一种茶叶提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8442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茶叶提取装置,包括输送轴以及内盛溶剂的流通管,所述输送轴上设置有用于推送原料的螺旋板片,所述输送轴上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端面上开设有用于流通原料的通料孔,所述流通管连接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漂浮的茶叶压入到溶剂中的压板,输送轴带动凸轮旋转过程中,所述压板在螺旋板片与流通管的内侧壁之间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时,压板在凸轮和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将漂浮在溶剂上的茶叶压入到溶剂中,然后自动复位,如此反复动作,可以使得茶叶进入溶剂中效果更好,保证茶叶提取装置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提取物的提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提取装置
技术介绍
茶叶提取装置是以茶叶为原料,提取所需物质的设备,包括连续逆流提取设备,包括原料推进组件,原料推进组件中包括流通管和螺旋推进部,螺旋推进部设置于流通管中并可进行旋转运动。其工作过程为:茶叶和溶液的混合进入到流通管中,螺旋推进部旋转,并通过螺旋推进部上设置的螺旋板片推动茶叶与溶剂的混合物向前慢慢推进,原料中茶叶基本上是依靠重力下沉的,由于茶叶吸收溶剂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茶叶吸收溶剂的时间内,特别是一些较轻的茶叶原料会较长时间漂浮在溶剂上,从而降低茶叶原料的提取效果,降低了产品的提取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厂家设置茶叶提取装置,主要是在螺旋板片的外侧边缘上设置刮板,且刮板与流通管内壁间隙设置,通过刮板将漂浮于溶剂上的原料带入到溶剂中,从而提高原料对溶剂的吸收速度。然而,当溶剂液面高于刮板距离流通管的距离时,刮板不能将位于其上方的漂浮茶叶带到溶剂中,而当溶剂液面低于刮板距离流通管距离时,刮板带动漂浮的茶叶进入溶剂中效果不好,因此导致茶叶提取装置实用性比较差。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不会受溶剂液面影响,能可靠、高效的将溶剂上漂浮的茶叶带到溶剂中的茶叶提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受溶剂液面影响,能可靠、高效的将溶剂上漂浮的茶叶带到溶剂中的茶叶提取装置。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提取装置,包括输送轴以及内盛溶剂的流通管,所述输送轴上设置有用于推送原料的螺旋板片,所述输送轴上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端面上开设有用于流通原料的通料孔,所述流通管连接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漂浮的茶叶压入到溶剂中的压板,所述凸轮与压板抵接,输送轴带动凸轮旋转过程中,所述压板在螺旋板片与流通管的内侧壁之间上下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输送轴带动螺旋板片转动输送原料时,凸轮能带动压板上下运动,压板处于最高位置,弹性复位件被压缩,随着凸轮的继续转动,凸轮对压板的压力逐渐减小,压板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自动复位至溶剂液面下,向下移动过程中,压板将漂浮在溶剂液面上的茶叶压倒溶剂中,使得茶叶溶于溶剂的效果更好,速度更快;凸轮上开设通料孔,可以避免凸轮实心将原料挡住而使得原料不能向前输送等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背向输送轴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凸轮相抵接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压板的整体厚度;所述压板上沿压板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用于防止与所述螺旋板片抵接干扰的通孔,所述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螺旋板片的螺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压板向下压的距离更大,当流通管内溶剂少,溶剂液面低时,压板也能将液面上的茶叶压下,同时,设置通孔,当凸轮圆弧形端与压板抵接时,压板最低,位于输送轴轴线上方的部分螺旋板片可能会与压板抵接,设置通孔,可以使得螺旋板片处于通孔中使得螺旋板片不会被压死,当凸轮继续转动,压板上移,螺旋板片转动,此时,即便是螺旋板片不会正对通孔,压板上移可以避免压板压住螺旋板片。综上所述,保证了本技术的工作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上设置有斜面且所述斜面斜向下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面的设置,可以避免漂浮在溶剂液面上的茶叶在压板向下压时漂到压板上方而不能落到溶剂中与溶剂更充分的接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流通管包括有原料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输送轴朝向出口端的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原料进入流通管更快速、无阻碍,保证了本技术工作快速、效率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流通管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弹性复位件处于被压缩状态时,所述压板和弹性复位件均位于凹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压板和弹性复位件必定有一定的厚度,当溶剂充满与流通管上壁接触时,压板和弹性复位件必定会低于溶剂液面,因此,设置凹槽,可以使得压板和弹性复位件位于凹槽内时高于溶剂液面,使得压板向下压茶叶时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茶叶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输送轴、螺旋叶片和凸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压板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流通管;11、凹槽;12、进口端;13、出口端;2、输送轴;3、螺旋板片;4、凸轮;41、通料孔;5、压板;51、通孔;52、延伸部;53、斜面;6、弹性复位件。【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一种茶叶提取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茶叶提取装置,包括内盛溶剂的流通管1、输送轴2,所述输送轴2上设置有用于推送原料的螺旋板片3,所述输送轴2上还设置有凸轮4,所述凸轮4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流通原料的通料孔41 ;所述流通管I顶部连接有弹性复位件6,所述弹性复位件6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漂浮的茶叶压入到溶剂中的压板5,所述凸轮4包括圆弧形端和抛物线段,所述圆弧形端与凸轮4的轴心距离小于抛物线段和凸轮4轴心的距离,抛物线段与压板5正向抵接时,所述弹性复位件6处于被压缩状态,所述凸轮4圆弧形端与所述压板5正向抵接时,所述压板5浸没在溶剂中;所述凸轮4圆弧形端与所述输送轴2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螺旋板片3的半径,具体为所述输送轴2轴线的距离比所述螺旋板片3与所述输送轴2轴线的距离大O?10mm,为了保证压板5能将漂浮在溶剂液面上的茶叶更好的压入到溶剂中,茶叶溶于溶剂更充分,优选所述凸轮4圆弧形端与所述输送轴2轴线的距离大出所述螺旋板片3与所述输送轴2轴线的距离为O,即两者相等,同时,所述压板5背向输送轴2 —侧设置有与所述凸轮4相抵接的延伸部52,所述延伸部52的厚度小于所述压板5的整体厚度,凸轮4与延伸部52抵接;这样,即便是溶剂液面低,压板5也能正常工作将茶叶压入到溶剂中。由于所述凸轮4圆弧形端与所述输送轴2轴线的距离和所述螺旋板片3与所述输送轴2轴线的距离相等时,当压板5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压板5必定会与螺旋板片3抵接,因此,所述压板5上沿压板5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用于防止与所述螺旋板片3抵接干扰的通孔51,所述相邻两个通孔51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螺旋板片3的螺距。当凸轮4圆弧形端与延伸部52抵接时,压板5最低,位于输送轴2轴线上方的部分螺旋板片3可能会与压板5抵接,设置通孔51,可以使得螺旋板片3处于通孔51中使得螺旋板片3不会被压死,当凸轮4继续转动,压板5上移,螺旋板片3转动,此时,即便是螺旋板片3不正对通孔51,压板5上移可以避免压板5压住螺旋板片3。由于压板5和弹性复位件6必定有一定的厚度,当溶剂充满与流通管I上壁接触时,压板5和弹性复位件6必定会低于溶剂液面,因此,所述流通管I顶部设置有凹槽11,所述弹性复位件6处于被压缩状态时,所述压板5和弹性复位件6均位于凹槽内,可以使得压板5和弹性复位件6位于凹槽11内时高于溶剂液面,使得压板5向下压茶叶时效果更好。当溶剂液面低于所述螺旋板片3时,螺旋板片3转动时其自身会将液面上的茶叶带到溶剂中。所述压板5上设置有斜面53且所述斜面53斜向下设置,即压板5顶面面积小于压板5的地面面积,压板5的侧面斜向下设置,可以避免漂浮在溶剂液面上的茶叶在压板5向下压时漂到压板5上面而不能落到溶剂中与溶剂更充分的接触。所述流通管I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提取装置,包括输送轴以及内盛溶剂的流通管,所述输送轴上设置有用于推送原料的螺旋板片,其特征是:所述输送轴上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端面上开设有用于流通原料的通料孔,所述流通管连接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漂浮的茶叶压入到溶剂中的压板,所述凸轮与压板抵接,输送轴带动凸轮旋转过程中,所述压板在螺旋板片与流通管的内侧壁之间上下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盈昌肖前贵吕华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茗宝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