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切迹可固定式弧形神经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84161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切迹可固定式弧形神经拉钩,包括手柄和拉钩部,所述的拉钩部设置在手柄前端,包括连杆和连杆前端设置的牵拉杆,牵拉杆的长度可调节,牵拉杆的前端设置有拉钩;在牵拉杆上套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穿透固定板的斜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将神经拉至指定位置后固定,操作者只需扶持手柄使其保持固定位置即可(或者将拉钩手柄搭在切口对侧皮肤上),无需再对其施力,拉钩体也不会因人为因素发生移动,操作位置准确,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低切迹可固定式弧形神经拉钩,主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PLIF手术等。
技术介绍
目前,PLIF手术暴露责任椎间隙(椎间盘)并找到神经根后,助手要用神经拉钩将神经根及硬膜囊拉开,暴露椎间盘的纤维环,然后进行椎间隙的处理。术中,术者处理椎间隙时偶尔会碰到神经拉钩,使神经拉钩移动,造成神经损伤。为使神经拉钩的位置不能变动,助手需保持一个姿势并始终对神经拉钩施力,坚持至处理椎间隙完毕、植入椎间融合器结束,不仅费力,而且容易由于长期保持同一姿势造成手臂麻木、神经拉钩移动,触碰神经,造成严重后果。此外,神经拉钩的体部常会对术者操作形成阻挡,干扰术者的操作。临床上常见的神经根拉钩结构比较简单,由后端的手柄和前端的牵拉部分组成,牵拉部分和手柄可具有一定的角度。牵拉部分为“一”字形设计,牵拉过程中不能适应神经根自硬膜囊出发后呈30-45°左右的弧度,往往在拉钩边缘与神经根接触处形成一个直接的剪切力,牵拉过于用力或者牵拉时间过长,容易使神经根产生医源性损伤,后果比较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位置准确、拉拽省力、安全可靠的可调节、低切迹可固定的神经拉钩。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切迹可固定式弧形神经拉钩,包括手柄和拉钩部,所述的拉钩部设置在手柄前端,包括连杆和连杆前端设置的牵拉杆,牵拉杆的长度可调节,牵拉杆的前端设置有拉钩;在牵拉杆上套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穿透固定板的斜槽。进一步地,所述的牵拉杆为两部分,包括与牵拉杆前端连接的空心套杆和部分伸入到套杆中的调节杆,调节杆可相对于套杆的轴向滑动;所述的拉钩设置在调节杆的前端。进一步地,所述的套杆内部设置有旋塞,旋塞上设置有外螺纹,套杆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旋塞顶部固定连接有伸出套杆之外的转杆,转杆上设置有旋钮;旋塞底部活动式连接所述的调节杆。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杆顶部通过连接轴连接一个伸入到旋塞底部的转盘,转盘可在旋塞中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杆上设置有卡板,套杆内壁上设置有与卡板配合的卡槽。进一步地,所述的拉钩为扁平状,并且拉钩的厚度沿靠近拉钩前端的方向渐缩。进一步地,所述的拉钩的前端沿远离调节杆的方向平滑弯折,当调节杆垂直于水平面时,拉钩前端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5°。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板固结在套杆外部,固定板的板面与套杆轴向垂直;固定板上的斜槽至少设置一对,分布在套杆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的套杆两侧的一对斜槽纵向截面呈八字形。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柄上设置有波浪式凹陷。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采用凹陷波浪式防滑纹的手柄设计结构,使神经拉钩的握持更加方便,符合人体工学,便于操作;2.神经拉钩的端部位置可调节,能针对不同的情况,方便地调整位置,使神经拉钩具有更佳的实用性;3.神经拉钩的末端为扁平斜形设计,使拉钩前端能符合神经根自硬膜囊发出后的角度,在使用过程中可避免神经根损伤;4.结构简单,在将神经拉至指定位置后固定,操作者只需扶持手柄使其保持固定位置即可(或者将拉钩手柄搭在切口对侧皮肤上),无需再对其施力,拉钩体也不会因人为因素发生移动,操作位置准确,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牵拉杆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中标号代表:1—手柄,11—凹陷,2—连杆,3—旋钮,31—转杆,32—旋塞,4—牵拉杆,41一套杆,42—调节杆,43—转盘,44一连接轴,45—内螺纹,46—卡板,5—固定钉,6一固定板,7一拉钩。【具体实施方式】传统的神经拉钩结构简单,操作时需要助手长时间握持并保持同一姿势,稍有不慎可牵动神经,造成神经损伤,并且拉钩的端部设计也不合理,容易使神经根受损。针对这些问题,本方案中提出一种方便固定、可调节的神经拉钩:一种低切迹可固定式弧形神经拉钩,包括手柄I和拉钩部,所述的拉钩部设置在手柄I前端,包括连杆2和连杆2前端设置的牵拉杆4,牵拉杆4的长度可调节,牵拉杆4的前端设置有拉钩7 ;在牵拉杆4上套装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上开设有穿透固定板6的斜槽。手柄I设置在拉钩部的后端,而拉钩部包括两部分,与手柄I长度相向相同的连杆2,和在连杆2前端设置的牵拉杆4。牵拉杆4和连杆2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两者之间的角度以90°为宜,方便前端的拉钩7操作,也可以根据实际手术需求采用其他的角度。牵拉杆4的长度是可以调节的,以便调整前端拉钩7的位置。拉钩7设置在牵拉杆4的最前端,这样可以根据硬膜囊和锥体的位置来调节拉钩7到连杆2之间的距离,使拉钩7能完全适应不同患者的生理结构和手术的牵拉要求。牵拉杆4上套装的固定板6,其作用是为了固定整个神经拉钩。固定板6上开设的斜槽,可在手术过程中,设置好拉钩7位置后,利用固定钉5穿过斜槽,钉入到锥体上,从而使固定板6的位置得到固定,也就保持了整个神经拉钩位置的稳定。通过这种方式,不再需要助手长时间握持手柄1,且固定非常牢靠,即使碰触也不会轻易改变拉钩7位置,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拉钩7位置移动而造成的神经损伤,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在本方案中:牵拉杆4为两部分,包括与牵拉杆4前端连接的空心套杆41和部分伸入到套杆41中的调节杆42,调节杆42可相对于套杆41的轴向滑动;所述的拉钩7设置在调节杆42的前端。牵拉杆4是两部分结构,以满足其长度可调节的要求。牵拉杆4的两部分分别是套杆41和调节杆42,其中套杆41是空心的,调节杆42的一部分从下端伸入到套杆41中,可沿套杆41轴向移动,类似于伸缩杆结构;拉钩7设置在调节杆42前端,调节杆42移动时,带动拉钩7靠近或远离连杆2的方向运动,以调整拉钩7的位置。套杆41内部设置有旋塞32,旋塞32上设置有外螺纹,套杆41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45,旋塞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切迹可固定式弧形神经拉钩,包括手柄(1)和拉钩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钩部设置在手柄(1)前端,包括连杆(2)和连杆(2)前端设置的牵拉杆(4),牵拉杆(4)的长度可调节,牵拉杆(4)的前端设置有拉钩(7);在牵拉杆(4)上套装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上开设有穿透固定板(6)的斜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晓东刘娟芳孙宏慧张利旺朱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