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一体化水处理加压泵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78420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一体化水处理加压泵站设备,该设备包括沉沙池、絮凝池、斜流沉淀池、生化处理池、双性过滤池、消毒缓冲池和蓄水池,且依次连通;所述该设备还包括电控设备间,所述电控设备间内设有变频加压供水设备、消毒设备、电控阀门组合单元、加药桶、清水泵和可编程控制箱;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集成、可室外安置、设备占地面积小、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并且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的小型一体化水处理加压泵站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一体化水处理加压泵站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人类的发展及工业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由之带来水环境的污染,人类难以找到自然的可直接使用的生活用水。因此,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生活用水的水源都需要一定程度地进行净化处理。城市采用大规模自来水厂,投资大,占地大,产量高,适合高密度居住的人群。而城市以外的广大农村及自然地形单位,由于其人口分布散,地域辽阔,显然按城市标准兴建自来水厂难以实现。因此,此类人群不得不使用各种各样独立的水处理设备进行水源的净化处理。农村及自然地形单位的传统生活用水水处理设备及工艺,各结构组成独立而复杂,占地面积大,设备种类繁多且不可避免产生辅助设备重复现象。牵涉专业范围大,设备厂家多,各设备连接复杂,控制分散,后期维护维修量大,可靠性差。经济上包括土建投资和设备及安装投资,综合投资大,后期维护维修及人工成本高,难以大面积推广使用。处理后的水质不稳定,水中的由化肥及农药等造成的有机物污染难以去除,水质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高度集成、可室外安置、设备占地面积小、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并且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的小型一体化水处理加压泵站设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一体化水处理加压泵站设备,该设备包括沉沙池、絮凝池、斜流沉淀池、生化处理池、双性过滤池、消毒缓冲池和蓄水池,且依次连通;所述该设备还包括电控设备间,所述电控设备间内设有变频加压供水设备、消毒设备、电控阀门组合单元、加药桶、清水泵和可编程控制箱;所述絮凝池、斜流沉淀池和生化处理池下方均设有V型泥斗,所述V型泥斗内设有小孔排泥管,所述小孔排泥管出口端设有射流排泥阀,所述射流排泥阀一端连接电动阀,所述射流排泥阀一侧通过管道与变频加压供水设备连接,且管道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絮凝池、生化处理池和消毒缓冲池内一侧壁上设有射流孔,所述射流孔通过管道连接射流器,所述射流器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变频加压供水设备连接,所述连接絮凝池的射流器一侧通过管道与加药桶连接;所述连接消毒缓冲池的射流器一侧通过管道与消毒设备连接,所述连接生化处理池的射流器一侧设有进气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沉沙池内设有进水管、管式均流器、导流槽和V型泥斗,所述进水管与管式均流器连通,所述管式均流器开口向下,所述V型泥斗底部设有海底阀,所述导流槽设在沉沙池顶部,且与絮凝池内的均流器相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絮凝池内设有一级絮凝反应池、二级絮凝反应池、三级絮凝反应池和四级絮凝反应池,且依次连通,所述一、二、三、四级絮凝反应池内均设有折板,所述一级絮凝反应池和二级絮凝反应池之间上部设有通水口,所述二级絮凝反应池和三级絮凝反应池之间下部设有通水口,所述三级絮凝反应池和四级絮凝反应池之间上部设有通水口,所述四级絮凝反应池一侧壁与斜流沉淀池的布水管相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斜流沉淀池内设有斜流管层和导流槽,所述斜流管层在布水管上方,所述导流槽在斜流管层上方,所述导流槽将水输送至生化处理池。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生化处理池内设有弹性生物填料层、导流槽和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与斜流沉淀池内导流槽相连通,所述弹性生物填料层在布水管上方,所述导流槽在弹性生物填料层上方,所述导流槽将水输送至双性过滤池。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双性过滤池内设有石英砂滤料层、导流槽、水头差传感器、上方布水管、下方布水管和反冲洗水槽,所述上方布水管与生化处理池内导流槽相连通,所述反冲洗水槽位于上方布水管下部,所述反冲洗水槽一端设有反冲洗排放阀,所述石英砂滤料层位于反冲洗水槽与下方布水管之间,所述下方布水管通过三通电动阀与消毒缓冲池内水头差传感管和变频加压供水设备相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水头差传感管上设有水头差传感器、全流调节阀、半流阀和全流孔。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小型一体化水处理加压泵站设备,该设备将沉沙池、絮凝池、斜流沉淀池、生化处理池、双性过滤池、消毒缓冲池、蓄水池、电控设备间集中于一体,并通过可编程控制器的智能控制,可室外安置,不需要建设设备房,并且各结构组成互联互通,无需另外安装连接,控制集中。同时絮凝池、斜流沉淀池、生化处理池、消毒缓冲池所需的加药、曝气、排泥辅助设备均采用射流器及射流阀,动力来自变频加压供水设备,无需加药泵及排泥泵和风机;双性过滤池的压力反冲洗水也来自变频加压供水设备;所有射流器及射流阀及反冲洗阀均采用电磁阀及电动阀,由可编程控制箱自动控制;各装置之间互为辅助,集合射流加药絮凝反应、射流曝气生化反应、射流辅助排泥、双性过滤池的过滤及自动脉冲反冲洗重生功能,使设备效率得以提高,辅助装置得以减少,占地面积大大缩小,设备寿命很大地延长,同时节省了人工操作和维护维修的费用。【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专利技术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侧面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沉沙池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絮凝池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斜流沉淀池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生化处理池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双性过滤池和消毒缓冲池的剖视图;:1-沉沙池,2-絮凝池,3-斜流沉淀池,4-生化处理池,5-双性过滤池,6_消毒缓冲池,7-蓄水池,8-电控设备间,9-变频加压供水设备,10-消毒设备,11-电控阀门组合单元,12-加药桶,13-清水泵,14-可编程控制箱,15-V型泥斗,16-小孔排泥管,17-射流排泥阀,18-电动阀,19-电磁阀,20-射流孔,21-进水管,22-管式均流器,23-导流槽,24-海底阀,25- —级絮凝反应池,26- 二级絮凝反应池,27-三级絮凝反应池,28-四级絮凝反应池,29-折板,30-均流器,31-布水管,32-斜流管层,33-弹性生物填料层,34-石英砂滤料层,35-反冲洗水槽,36-反冲洗排放阀,37-三通电动阀,38-水头差传感器,39-全流孔,40-全流调节阀,41-半流阀,42-水头差传感管。具体实施例为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其次,本专利技术利用示意图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以此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例中,利用图1?图2的结构示意图对按本专利技术一种小型一体化水处理加压泵站设备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时,为了便于说明,各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绘制并进行了局部放大及省略处理,因此,应避免以此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一体化水处理加压泵站设备,该设备包括沉沙池1、絮凝池2、斜流沉淀池3、生化处理池4、双性过滤池5、消毒缓冲池6和蓄水池7,且依次连通;该设备还包括电控设备间8,电控设备间8内设有变频加压供水设备9、消毒设备10、电控阀门组合单元11、加药桶12、清水泵13和可编程控制箱14 ;絮凝池2、斜流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一体化水处理加压泵站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沉沙池、絮凝池、斜流沉淀池、生化处理池、双性过滤池、消毒缓冲池和蓄水池,且依次连通;所述该设备还包括电控设备间,所述电控设备间内设有变频加压供水设备、消毒设备、电控阀门组合单元、加药桶、清水泵和可编程控制箱;所述絮凝池、斜流沉淀池和生化处理池下方均设有V型泥斗,所述V型泥斗内设有小孔排泥管,所述小孔排泥管出口端设有射流排泥阀,所述射流排泥阀一端连接电动阀,所述射流排泥阀一侧通过管道与变频加压供水设备连接,且管道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絮凝池、生化处理池和消毒缓冲池内一侧壁上设有射流孔,所述射流孔通过管道连接射流器,所述射流器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变频加压供水设备连接,所述连接絮凝池的射流器一侧通过管道与加药桶连接;所述连接消毒缓冲池的射流器一侧通过管道与消毒设备连接,所述连接生化处理池的射流器一侧设有进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尧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攀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