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驾驶室前倾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7790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倾翻装置,尤其是一种使驾驶室向前倾翻的装置,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它主要由能使驾驶室前倾翻的单扭杆弹簧倾翻机构和能使驾驶室固定锁紧的双锁体锁紧机构组成,驾驶室前倾翻时,在单扭杆弹簧的扭力作用下,驾驶室前端某一轴线旋转向前倾翻,当驾驶室复位时,双锁体所紧机构将驾驶室后端固定锁住车架,克服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成本高、易泄漏等不足,使驾驶室起落容易,方便维修、保养。(*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倾翻装置,尤其是一种使汽车驾驶室前倾翻的装置,属于汽车制造
现有的汽车由于技术和条件的限制,驾驶室总成一直没有一个简便可靠的方法使其前倾翻,现有的倾翻方法主要有一是采用双扭杆机构,该方法一般用在1.5T级以上的汽车、农用车上,结构复杂,成本高,前支承及扭杆机构布置困难,装配、维修不便;二是采用油缸顶起方式,该方法机构原理同千斤顶,需反复操作才能达到最大行程,操作不便,效率低,成本较高,且油路易漏,工作不安全;三是采用油泵带动油缸的方法,该方法虽然省力,但需有动力输出源,浪费能源,成本也较高,易漏油,不安全;现有的锁紧机构主要采用单点锁紧和螺栓联接,前者需要一根很大的梯形梁来保证驾驶室的支承和平衡,驾驶室抗扭强度差;后者虽然简单,但倾翻时需将左、右两个固定螺栓松开,落下时再将其扭紧,操作麻烦,效率低。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成本低的汽车驾驶室前倾翻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驾驶室前倾翻装置,主要由倾翻机构和锁紧机构组成,其特殊之处在于1、倾翻机构采用单扭杆倾翻,主要由扭杆弹簧1、扭杆调整板2、调整块3、卡环4、前支承横梁5、右前支承6、左前支承7组成,扭杆弹簧1为单根圆柱形结构的弹簧钢棍,两端带有外花键,前支成横梁5为一端带有内花键的空心管,扭杆弹簧1两端各通过一个外花键分别与前支承横梁5及扭杆调整板2相连接,扭杆调整板2的上端有内花键套,下端有一螺栓孔,通过螺栓和调整块3与左前支承7联成一体,前支承横梁5两端与左前支承7和右前支承6间隙连接,左前支承7和右前支承6为铸铁件,通过螺栓与车架8连成一体;2、锁紧机构为双锁体锁紧机构,主要由手柄9、主锁钩11、附锁钩12、锁体16、拉栓13、短拉杆15、长拉杆、14联接板18组成,锁体16为薄壁冲压件,通过螺栓20与驾驶室19连成一体,主锁钩11和附锁钩12为冲压件并分别通过圆柱销21、17与锁体16连接,附锁钩12用圆柱销22与联接板18连接,锁体16通过长拉杆14和短拉杆15与手柄9连在一起,主、附锁钩通过联接板实现同步反向运动。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单扭杆倾翻机构,使驾驶室倾翻时与扭杆产生的翻转力平衡,从而使驾驶室倾翻时省力、省时,成本较低,且扭杆体积小,安装布置方便,扭杆力可任意调整大小,保证了驾驶室抬起落下时轻松自如,可以方便地维修驾驶室下面的任何部件;采用可联动和同步运作的双锁体锁紧机构,操作简便,可靠性强。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倾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倾翻机构为一单扭杆倾翻机构,主要由扭杆弹簧1、扭杆调整板2、调整块3、卡环4、前支承横梁5、右前支承6、左前支承7组成,扭杆弹簧1为单根圆柱形结构的弹簧钢棍,两端带有外花键,前支承横梁5为一端带有内花键的空心管,扭杆弹簧1两端各通过一个外花键分别与前支承横梁5及扭杆调整板2上端的内花键相连接,驾驶室前端支承下部与前支承横梁5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使驾驶室总成与前支承横梁5成为一体,前支承横梁5与左前支承7、右前支承6间隙连接,前支承横梁5可以在右前支承6、左前支承7内转动,扭杆弹簧1用卡环4挡在空心的前支承横梁5内部,使之不能左右窜动,扭杆调整板2上部有内花键与扭杆弹簧1相连接,外部与左前支承7间隙配合,下端通过螺栓和调整块3与左前支承7连成一体,左前支承7和右前支承6通过螺栓与车架8连成一体;整体装配后,扭杆弹簧1的一端就与驾驶室成为一体,另一端与车架成为一体,当驾驶室绕轴线转动时,通过前支承横梁5传递扭力,扭转扭杆弹簧扭杆1,扭杆弹簧1给驾驶室一个反作用扭力;扭杆不受扭力时,驾驶室与水平线成48°-50°的角度,当驾驶室下落时,驾驶室的重力和扭杆弹簧1的扭力平衡在18°左右,在此角度下,抬起和落下驾驶室所需外力为零。参阅图2,可联动和同步运作的双锁体锁紧机构,主要由手柄9,主锁钩11、附锁钩12、拉栓13、短拉杆15、长拉杆14、保险钩手柄10、锁体16及联接板18组成,锁体16为薄壁冲压件,通过螺栓20与驾驶室19连成一体,主锁钩11和附锁钩12为冲压件并分别通过圆柱销21、17与锁体16连接,附锁钩12用圆柱销22与联接板18连接,锁体16用圆柱销分别与长拉杆14、短拉杆15连接,并通过长拉杆14和短拉杆15与手柄9连在一起,通过长拉杆14联动,通过短拉杆15传递手柄9的外力,主、附锁钩通过联接板实现同步反向运动,向上抬起手柄9时,两锁体的主、附锁钩反向同时打开,脱离拉栓13;向下拉动手柄9时,两锁体的主、附锁钩反向同时关闭,起到锁紧作用。权利要求一种汽车驾驶室前倾翻装置,主要由倾翻机构和锁紧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1、倾翻机构采用单扭杆倾翻,主要由扭杆弹簧(1)、扭杆调整板(2)、调整块(3)、卡环(4)、前支承横梁(5)、右前支承(6)、左前支承(7)组成;扭杆弹簧(1)为单根圆柱形结构的弹簧钢棍,两端带有外花键,前支成横梁(5)为一端带有内花键的空心管,扭杆弹簧(1)两端各通过一个外花键分别与前支承横梁(5)及扭杆调整板(2)相连接,扭杆调整板(2)的上端有内花键套,下端有一螺栓孔,通过螺栓和调整块(3)与左前支承(7)联成一体,前支承横梁(5)两端与左前支承(7)和右前支承(6)间隙连接,左前支承(7)和右前支承(6)为铸铁件,通过螺栓与车架(8)连成一体;2.锁紧机构为双锁体锁紧机构,主要由手柄(9)、主锁钩(11)、附锁钩(12)、锁体(16)、拉栓(13)、短拉杆(15)、长拉杆(14)、联接板(18)组成,锁体(16)为薄壁冲压件,通过螺栓(20)与驾驶室(19)连成一体,主锁钩(11)和附锁钩(12)为冲压件并分别通过圆柱销(21)、(17)与锁体(16)连接,附锁钩(12)用圆柱销(22)与联接板(18)连接,锁体(16)通过长拉杆(14)和短拉杆(15)与手柄(9)连在一起。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倾翻装置,尤其是一种使驾驶室向前倾翻的装置,属于汽车制造
,它主要由能使驾驶室前倾翻的单扭杆弹簧倾翻机构和能使驾驶室固定锁紧的双锁体锁紧机构组成,驾驶室前倾翻时,在单扭杆弹簧的扭力作用下,驾驶室前端某一轴线旋转向前倾翻,当驾驶室复位时,双锁体所紧机构将驾驶室后端固定锁住车架,克服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成本高、易泄漏等不足,使驾驶室起落容易,方便维修、保养。文档编号B62D33/06GK2443902SQ9922104公开日2001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28日专利技术者吴金利, 火来典, 赵燕, 黄黎波, 于乐升 申请人:烟台汽车制造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驾驶室前倾翻装置,主要由倾翻机构和锁紧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倾翻机构采用单扭杆倾翻,主要由扭杆弹簧(1)、扭杆调整板(2)、调整块(3)、卡环(4)、前支承横梁(5)、右前支承(6)、左前支承(7)组成;扭杆弹簧(1)为单根圆柱 形结构的弹簧钢棍,两端带有外花键,前支成横梁(5)为一端带有内花键的空心管,扭杆弹簧(1)两端各通过一个外花键分别与前支承横梁(5)及扭杆调整板(2)相连接,扭杆调整板(2)的上端有内花键套,下端有一螺栓孔,通过螺栓和调整块(3)与左前支承(7)联成一体,前支承横梁(5)两端与左前支承(7)和右前支承(6)间隙连接,左前支承(7)和右前支承(6)为铸铁件,通过螺栓与车架(8)连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利火来典赵燕黄黎波于乐升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汽车制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