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包海成专利>正文

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修复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7095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修复圈,属机械修理配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修复圈,以解决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被磨损后的修复和降低修复费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圆箍和斜断开口构成,圆箍为由扁带制成的圆环形结构,其上开有用来配合维修的斜断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修复被磨薄了的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效果好和维修费用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修复圈,属机械修理配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履带式拖拉机运行时间一长,其承重轮的轮厚度则越磨越薄,导致承重力下降或承重轮损坏,修理的方法是更换承重轮,一更换数量就不少,费用也相当高,因此,极需专利技术一种新的修理方法或修理配件,以解决维修费用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修复圈,以解决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的修复费用高的问题,本技术由圆箍和斜断开口构成,圆箍为由扁带制成的圆环形结构,其上开有用来配合维修的斜断开口,本技术用于修复被磨薄了的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效果好和维修费用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图1的右视图图3未磨损前的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主视图;图4磨损修复后的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主视图;图5图4的右视图。图中1.圆箍,2.斜断开口,3.承重轮,4.承重轮外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再说明一下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和实施方式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由圆箍1和斜断开口2构成,圆箍1为由扁带制成的圆环形结构,其上开有用来配合维修的斜断开口2。实施方式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3磨损前,承重轮外缘4很厚,如图3所示;磨损后承重轮外缘4变薄,如图4所示,这时可把圆箍1套装在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3外,将前后的两圈圆接缝即承重轮外缘4与圆箍1间的两圈圆接缝和斜断开口2处焊牢即可;斜断开口2的作用是使其在维修中具有通用性,即承重轮3被磨损的轻重均可用其修补,即圆箍1的直径因为有斜断开口2而有调整的余地,如图5所示,以达到在修复时与承重轮外缘4的紧密结合,获得最好的修复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修复圈,由圆箍(1)和斜断开口(2)构成,其特征在于圆箍(1)为由扁带制成的圆环形结构,其上开有用来配合维修的斜断开口(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修复圈,属机械修理配件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修复圈,以解决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被磨损后的修复和降低修复费用的问题,本技术由圆箍和斜断开口构成,圆箍为由扁带制成的圆环形结构,其上开有用来配合维修的斜断开口,本技术用于修复被磨薄了的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效果好和维修费用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文档编号B62D55/15GK2784277SQ20052002047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5日专利技术者包海成 申请人:包海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式拖拉机承重轮修复圈,由圆箍(1)和斜断开口(2)构成,其特征在于:圆箍(1)为由扁带制成的圆环形结构,其上开有用来配合维修的斜断开口(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海成
申请(专利权)人:包海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