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驱动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6108 阅读:1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驱动轮,它包括轮本体和轮齿,其中轮齿包括圆弧形的齿顶部分和齿根部分,以及位于齿顶部分和齿根部分之间的呈渐开线形的啮合部分。因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驱动轮的啮合部分为渐开线弧形,所以当啮入两块履带板所形成的空档时,减少了直线型驱动轮轮齿啮入、啮出时所产生的冲击、相对摩擦,使得整个行走过程中啮合平稳、连贯。(*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驱动轮,特别涉及一种履带驱动轮,它可用于各 种履带行走的机械,尤其适用于大型履带起重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履带式行走机构,其所用驱动轮的轮齿齿顶与齿根部分采用圆 弧过渡,啮合部分采用直线形,这样在重载情况下,这种驱动轮都存在与 履带板啮合不平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履带板啮合的更加平 稳的履带驱动轮,它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履带驱动轮,它包括轮本 体和轮齿,其中轮齿包括圆弧形的齿顶部分和齿根部分,以及位于齿顶部 分和齿根部分之间的呈渐开线弧形的啮合部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中轮齿啮合部分为渐开线形,所以当驱动轮轮齿啮入 两块履带板所形成的空档时,类似于齿轮齿条的啮合运动,减少了直线型 驱动轮轮齿啮入、啮出时所产生的冲击、相对摩擦,使得整个行走过程中 啮合平稳、连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轮齿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l、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履带驱动轮包括轮本体1和轮齿2;其中轮齿2,包括圆弧形的齿顶部分201和齿根部分203,以及位于齿顶部分201和齿根部分203之间的呈渐开线形的啮合部分202。在实际技术设计中,根据整机驱动牵引力的需要,结合所选液压马达 的输出力矩,计算出驱动轮所需的啮合直径,以此作为驱动轮的分度圆直 径d。通过该直径值,根据齿轮渐开线展开方法,由此得到此驱动轮的渐 开线。根据强度要求,计算出驱动轮轮齿2的齿高。根据轮齿2的齿高, 截取对应的一段渐开线作为驱动轮轮齿2啮合部分202的线型,其齿顶部 分201与齿根部分203采用圆弧过渡即可。由于本技术中轮齿2的啮合部分202为渐开线形,所以当啮入两 块履带板所形成的空档时,类似于齿轮齿条的啮合运动,减少了直线型驱 动轮轮齿啮入、啮出时所产生的冲击及相对摩擦,使得整个行走过程中啮 合平稳、连贯。权利要求1.一种履带驱动轮,包括轮本体和轮齿,其中轮齿包括圆弧形的齿顶部分和齿根部分,以及位于齿顶部分和齿根部分之间的啮合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齿啮合部分呈渐开线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驱动轮,它包括轮本体和轮齿,其中轮齿包括圆弧形的齿顶部分和齿根部分,以及位于齿顶部分和齿根部分之间的呈渐开线形的啮合部分。因为本技术驱动轮的啮合部分为渐开线弧形,所以当啮入两块履带板所形成的空档时,减少了直线型驱动轮轮齿啮入、啮出时所产生的冲击、相对摩擦,使得整个行走过程中啮合平稳、连贯。文档编号B62D55/12GK201116142SQ20072007332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6日专利技术者宗全喜, 刚 徐 申请人: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驱动轮,包括轮本体和轮齿,其中轮齿包括圆弧形的齿顶部分和齿根部分,以及位于齿顶部分和齿根部分之间的啮合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齿啮合部分呈渐开线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刚宗全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