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伟业专利>正文

防疲劳汽车座椅靠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5255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附件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座椅靠背相对人体腰部和肩部的位置有可以沿垂直于靠背平面方向运动的腰部运动单元和肩部运动单元,通过靠背侧面的旋钮调节和锁定运动单元的位置,改变人体脊柱的支撑状态,从而减轻乘员的疲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除疲劳效果好,调节简单方便,适用于各类车辆以及办公、家庭用椅,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附件领域,涉及对汽车座椅的改进。长时间驾驶或者乘坐车辆将导致驾驶员和乘员的疲劳。现在已有很多设法减轻乘员疲劳的技术方案,例如,中国专利93222929《振动按摩驾驶员保健座椅)》,是一种通过气动元件的运动来达到按摩驾驶员背部目的的座椅。中国专利97314553《人体曲线座椅)》是一种将靠背设计成人体曲线形状的座椅。德国Johnson Controls公司正在为奔驰和保时捷研制一种使座椅的轮廓和位置与驾驶者自动适配的座椅,在缓冲垫中插有气垫,气垫的气门由压力传感器和一个微处理机控制,在长途驾驶中,这些气垫支撑很快变得疲劳的身体部分,如肩、腰椎、或坐骨区。德国的Leer公司的构思方向也与前者相同,将靠背和背部按摩相结合,在动态运行中,气垫按一定周期充气和泄气,据此达到按摩效果。可以把现有的减轻疲劳的座椅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在座椅靠背中加入动力元件,通过其运动来按摩人的背部以达到缓解疲劳的目的;第二类是在座椅靠背中加入药物或磁性物质,通过药力或磁力作用来达到保健目的;第三类是让座椅的形状和人体的曲线相同,以达到使人舒适的目的。它们有个共同点就是以整个座椅靠背的调节为目标,缺乏对座椅局部的调节。也就是在调节过程中,人的脊柱曲线是固定的,并未得到调节,因此防疲劳的效果不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疲劳汽车座椅靠背,使乘坐者的脊柱曲线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以不断得到变化,从而,达到解除驾车者和乘车者疲劳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疲劳汽车座椅靠背,包括一个与靠背连接的头靠50,一个由左、右侧板、垂直于侧板的横梁焊接形成的靠背骨架,固定在靠背骨架上的平面弹簧,覆盖靠背骨架的泡沫软垫和包裹泡沫软垫的靠背面罩,其特征在于(1)在座椅靠背与坐姿人体腰部对应的位置有一个容纳腰部运动单元47的窗口52,在窗口52内水平固定一个导轨横梁21,两根导轨3沿垂直于窗口52的方向固定在导轨横梁21上,在窗口52中有一根水平放置的调节轴4,其两端从座椅靠背的侧面穿出,分别与调节旋钮36连接;(2)在窗口52内有一个腰部运动单元47,它由运动机构、覆盖运动机构的泡沫软垫和包裹泡沫软垫的面罩组成,运动机构由一个滑轨横梁33、与滑轨横梁33连接并与两根导轨3对应的两根滑轨1组成,滑轨1插入导轨3中,腰部运动单元47可以沿垂直于座椅靠背平面的方向运动;(3)在腰部运动单元47与调节轴4之间有一个齿轮传动机构;(4)在腰部运动单元47与调节轴4之间有一个限位机构。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解除疲劳效果好,通过调节腰部和肩部两个运动单元,使人体的脊柱支撑状况不断发生变化,既不影响驾车,又能解除疲劳。2、调节简单方便。3、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以及办公、家庭用椅,便于推广。4、制造工艺简单,容易实施,成本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外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金属构件的装配图。图4是图3局部I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4中A-A剖面的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带有局部剖面的正视图。图7是图6中B-B剖面的剖面图。图8是图7中C-C剖面的剖面图。图9是图6中D-D剖面的剖面图。图10是图6中E-E剖面的剖面图。图11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金属构件的装配图。图12是图11中F-F剖面的剖面图。以下结合附图所显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参见图1、2。带有头靠50的座椅靠背与坐垫53连接构成完整的座椅。为了实现对乘员脊柱支撑的调节,把座椅靠背分成固定单元49、腰部运动单元47和肩部运动单元48。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取消肩部运动单元,仅保留腰部运动单元47。腰部运动单元的中心应位于乘坐者的腰曲部位,肩部运动单元的中心位于乘坐者的5-6胸椎之间。该乘坐者的身高以90%中国人的平均身高为准。腰部和肩部的两个运动单元可相对靠背固定单元各自独立地做前后方向运动,从而可各自独立地加强或减弱腰部和肩部的支撑,自由地改变人体脊柱曲线。固定单元和运动单元都由金属骨架、泡沫软垫、面罩三部分组成。其中,腰部和肩部两个单元的泡沫软垫的密度和回弹率最好比靠背固定单元的大一倍,以便加强这两个部位的支撑效果。通过手动调节旋钮36,可以使腰部单元和肩部单元前后移动,不断地改变人体脊柱曲线,解除乘员疲劳。图2显示了将运动单元外面的泡沫软垫和面罩拿开后的情况。可以清楚地显示座椅靠背固定单元上的容纳运动单元的窗口,即腰部运动单元窗口52和肩部运动单元窗口51。图3给出了本技术靠背骨架金属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图。靠背骨架是一个由左侧板11、右侧板15、头靠横梁13、第一横梁12、第二横梁10、第三横梁19、第四横梁24和第五横梁23焊接构成的矩形框架。头靠横梁上有两个连接头靠50的头靠滑道14。在第三横梁19与第四横梁24之间是腰部运动单元窗口,第一横梁12与第二横梁10之间是肩部运动单元窗口。在第二横梁10和第三横梁19之间有通过卡片17固定的蛇形平面弹簧18。对于没有肩部运动单元的实施例,第一横梁12与第二横梁10之间也要固定平面弹簧。为了连接腰部、肩部运动单元,在第三横梁19与第四横梁24之间和第一横梁12与第二横梁10之间水平固定一根导轨横梁21,两根导轨3相互平行,分布在导轨横梁21两边,沿垂直于靠背骨架平面的方向固定在导轨横梁21上。在图3中使用螺栓6、垫圈7、弹簧垫圈8和螺母9将导轨3固定在导轨横梁21的下表面。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者其他方式固定导轨3。腰部、肩部运动单元47、48具有相同的结构,它们都由运动机构、覆盖运动机构的泡沫软垫和包裹泡沫软垫的面罩组成,运动机构由一个滑轨横梁33、与滑轨横梁33连接并与两根导轨3对应的两根滑轨1组成,滑轨1插入导轨3中,钢珠2位于导轨3和滑轨1之间。这样腰部、肩部运动单元47、48可以沿垂直于座椅靠背平面的方向轻快地运动。在滑轨横梁21上还可以固定由金属条折成的护板16,图3中显示在滑轨横梁上均布了3个护板16,从图9中可以看到护板16的侧面形状。事实上护板16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例如矩形。护板16的作用是为了给护套34和38提供限位。护板16可以通过焊接、螺钉或者铆接等方式与滑轨横梁21连接。也可以将护套34、38直接固定在滑轨横梁21上,这时护板16可以取消。图3给出了一种调节腰部运动单元和肩部运动单元的传动实施例。调节轴4安装在窗口52和51中,在腰部运动单元47与调节轴4之间以及肩部运动单元48与调节轴4之间的齿轮传动机构由一个传动齿轮20、一个固定在滑轨横梁33上的齿条22组成,传动齿轮20与调节轴4通过键25连接,齿条22通过焊接或者螺钉与滑轨横梁21连接。当滑轨1与导轨3结合后,传动齿轮20恰好与齿条22啮合,齿条22与滑轨1平行。转动调节轴4,传动齿轮20通过齿条22使腰部运动单元或者肩部运动单元前后运动。参见图4、5。为了锁定腰部运动单元或者肩部运动单元,在腰部运动单元47与调节轴4之间以及肩部运动单元48与调节轴4之间有限位机构,它由一个与调节轴4键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20a、位于滑轨横梁33上与第二传动齿轮20a位置对应的一排限位孔63和位于第二传动齿轮20a与限位孔63之间的拨叉机构组成,拨叉机构由固定在导轨横梁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疲劳汽车座椅靠背,包括一个与靠背连接的头靠[50]、一个由左、右侧板、垂直于侧板的横梁焊接形成的靠背骨架、固定在靠背骨架上的平面弹簧、覆盖靠背骨架的泡沫软垫和包裹泡沫软垫的靠背面罩,其特征在于,(1)在座椅靠背与坐姿人体腰部对应的 位置有一个容纳腰部运动单元[47]的窗口[52],在窗口[52]内水平固定一个导轨横梁[21],两根导轨[3]沿垂直于窗口[52]的方向固定在导轨横梁[21]上,在窗口[52]中有一根水平放置的调节轴[4],其两端从座椅靠背的侧面穿出,分别与调节旋钮[36]连接,(2)在窗口[52]内有一个腰部运动单元[47],它由运动机构、覆盖运动机构的泡沫软垫和包裹泡沫软垫的面罩组成,运动机构由一个滑轨横梁[33]、与滑轨横梁[33]连接并与两根导轨[3]对应的两根滑轨[1]组成,滑 轨[1]插入导轨[3]中,腰部运动单元[47]可以沿垂直于座椅靠背平面的方向运动,(3)在腰部运动单元[47]与调节轴[4]之间有一个齿轮传动机构,(4)在腰部运动单元[47]与调节轴[4]之间有一个限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业
申请(专利权)人:张伟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