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色龙形及龟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4913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5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色龙形及龟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组合,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单体机器人相互扣合而成,其中,所述单体机器人包括变色龙形机器人和龟形机器人,所述龟形机器人作为变形玩具组合的主体,所述变色龙形机器人可拆卸地扣接于龟形机器人的背上。通过两种变形玩具的变形和组合,给小朋友带来很多动手的乐趣,装配结构简单,操作简化,变形组合富有机械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形玩具,尤其是指一种新型变色龙形及龟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组合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变形玩具很多,但这些现有的变形玩具往往是单一的形态进行变形,缺少多款不同的变形玩具可组合的玩具,仅限于单体变形玩具的肢体变形,变形玩具的构造单一化,变形玩法也受到一定局限,因此,为了扩展变形玩具的多样化,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将多款变形玩具相互组合的玩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一种趣味性强、装配组装简易的变形机器人组合玩具,以将多款可变形的机器人进行拆解、组合,获得全新的变形玩具组合形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色龙形及龟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组合,由多个单体机器人相互扣合而成,其中,所述单体机器人包括变色龙形机器人和龟形机器人,所述龟形机器人作为变形玩具组合的主体,所述变色龙形机器人可拆卸地扣接于龟形机器人的背上。所述龟形机器人的背上设有凸块或凹槽,所述变色龙形机器人的后背设有凹槽或凸块,通过凸块和凹槽相互扣合,将变色龙形机器人扣接于龟形机器人的背上。所述龟形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头、机器人身、机器人上肢、机器人下肢、机器人胸铠、机器人护甲,其中,机器人头由机器人身上方伸出,机器人上肢从机器人身的左右两侧伸出,机器人护甲安装于机器人上肢上,并可与机器人上肢相互联动,机器人下肢可伸缩地从机器人身下方伸出,机器人胸铠可转动地安装于机器人身的前方,所述龟下肢从机器人身的下半身伸出。所述龟形机器人进一步包括一对柱形炮筒,其可拆卸地插入机器人身上。所述龟形机器人进一步包括武器,其可拆卸地握持于机器人上肢中。所述变色龙形机器人包括变色龙头、变色龙身、变色龙上肢、变色龙下肢和变色龙头盔,其中,所述变色龙头盔可转动地罩在变色龙头的上方,所述变色龙上肢连接于变色龙身的两侧,所述变色龙下肢与变色龙身下部相连接,并可向两侧张开。所述变色龙形机器人还进一步包括龙形机器人上肢和机器人下肢,所述机器人上肢对称地由变色龙头的两侧伸出,机器人下肢包裹于变色龙身中。所述变色龙下肢包括活动连接的变色龙大腿、活动关节、变色龙小腿和变色龙脚,其中,活动关节可折叠转动地连接于变色龙大腿和变色龙小腿之间,变色龙小腿与活动关节相连接并可弯曲或拉伸,改变变形体的姿态。所述变形玩具的组合中,所述变色龙形机器人的机器人上肢可由龟形机器人的身后向其身前伸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变色龙形及龟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组合,将两种变形玩具进行变形和组合而成。龟形机器人作为主体,通过卡扣结构将变色龙形机器人装配于龟形机器人身的背后,将两者相互组合,并改变变色龙形机器人的原有形态,将变色龙头盔反向罩设于变色龙头上,避免其尖部对阻挡变色龙机器人与龟形机器人之间的扣合,将龙形机器人上肢向前伸直,龙形机器人下肢向内弯曲,当变色龙形机器人与龟形机器人相互扣合时,龙形机器人上肢从龟形机器人的机器人上肢与机器人身之间的空隙中伸出,获得全新的变形玩具组合的形态,通过两种变形玩具的变形和组合,给小朋友带来很多动手的乐趣,装配结构简单,操作简化,变形组合富有机械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变色龙形及龟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组合的组装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变色龙形及龟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组合的拆解图一;图3为本技术一种变色龙形及龟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组合的拆解图二。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色龙形及龟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组合,由多个单体机器人相互扣合而成,其中,所述单体机器人包括变色龙形机器人1和龟形机器人2,所述龟形机器人2作为变形玩具组合的主体,所述变色龙形机器人1可拆卸地扣接于龟形机器人2的背上。其中,所述龟形机器人2作为变形玩具组合的主体,其包括机器人头20、机器人身21、机器人上肢22、机器人下肢23、机器人胸铠24、机器人护甲25和龟下肢26,其中,机器人头20由机器人身21上方伸出,机器人上肢22从机器人身21的左右两侧伸出,机器人护甲25安装于机器人上肢22上,并可与机器人上肢22相互联动,机器人下肢23可伸缩地从机器人身21下方伸出,机器人胸铠24可转动地安装于机器人身21的前方,所述龟下肢26从机器人身21的下半身伸出。优选地,所述龟形机器人2进一步包括一对柱形炮筒27,其可拆卸地插入机器人身21上。优选地,所述龟形机器人2进一步包括武器28,其可拆卸地握持于机器人上肢22中。所述变色龙形机器人1包括变色龙头10、变色龙身11、变色龙上肢12、变色龙下肢13和变色龙头盔14,其中,所述变色龙头盔14可转动地罩在变色龙头10的上方,所述变色龙上肢12连接于变色龙身11的两侧,所述变色龙下肢13与变色龙身11下部相连接,并可向两侧张开。当需要将变色龙机器人扣接于龟形机器人上时,所述变色龙头盔14反向罩在变色龙头10上,使得变色龙头盔14尖部不会遮挡变色龙机器人与龟形机器人之间的配合。所述变色龙下肢13从变色龙身11的侧部伸出,包括活动连接的变色龙大腿130、变色龙小腿131和变色龙脚132,其中,变色龙小腿131可折叠转动地连接于变色龙大腿130和变色龙脚132之间,使得变色龙脚132可弯曲或拉伸,改变变形体的姿态。当需要将变色龙机器人扣接于龟形机器人上时,所述变色龙下肢13的变色龙小腿131和变色龙脚132向前弯曲,使其包裹于龟形机器人的背后。优选地,所述变色龙形机器人1还进一步包括龙形机器人上肢15和龙形机器人下肢(未标示),所述龙形机器人上肢15对称地由变色龙头10的两侧伸出,龙形机器人下肢包裹于变色龙身11中。当需要将变色龙机器人扣接于龟形机器人时,转动龙形机器人上肢15,并将其向前伸直,当两个机器人相互扣合时,所述变色龙形机器人的龙形机器人上肢15可由龟形机器人2的身后向其身前伸出,即龙形机器人上肢15可由龟形机器人的机器人上肢23与机器人身21之间的空隙中伸出。所述龟形机器人2的背上设有凹槽29,所述变色龙头10的后背设有凸块16,通过凸块16和凹槽29相互扣合,将变色龙机器人扣接于龟形机器人的背上。可以理解,所述凹槽和凸块的位置也可互换,即龟形机器人的背上设有凸块,相对应地,变色龙头的后背亦可以设置凹槽。所述卡扣结构可设置多处,多点卡扣配合,装配更为紧密。通过凹槽与凸块之间的扣合,将变色龙机器人装配于龟形机器人2的背上。本申请的变色龙形及龟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组合,将两种变形玩具进行变形和组合而成。龟形机器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色龙形及龟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组合,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单体机器人相互扣合而成,其中,所述单体机器人包括变色龙形机器人和龟形机器人,所述龟形机器人作为变形玩具组合的主体,所述变色龙形机器人可拆卸地扣接于龟形机器人的背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色龙形及龟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组合,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单体机器人相
互扣合而成,其中,所述单体机器人包括变色龙形机器人和龟形机器人,所述
龟形机器人作为变形玩具组合的主体,所述变色龙形机器人可拆卸地扣接于龟
形机器人的背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龙形及龟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
述龟形机器人的背上设有凸块或凹槽,所述变色龙形机器人的后背设有凹槽或
凸块,通过凸块和凹槽相互扣合,将变色龙形机器人扣接于龟形机器人的背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龙形及龟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
述龟形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头、机器人身、机器人上肢、机器人下肢、机器人胸
铠、机器人护甲,其中,机器人头由机器人身上方伸出,机器人上肢从机器人
身的左右两侧伸出,机器人护甲安装于机器人上肢上,并可与机器人上肢相互
联动,机器人下肢可伸缩地从机器人身下方伸出,机器人胸铠可转动地安装于
机器人身的前方,所述龟下肢从机器人身的下半身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色龙形及龟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
述龟形机器人进一步包括一对柱形炮筒,其可拆卸地插入机器人身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色龙形及龟形机器人变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灵动创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