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燃气反应发生炉,包括第一反应炉,包括第一容器,第一容器内设有止燃器,上端部设有冷却水入口、下端部与循环水管相通,第一容器的上端部设有进料口,下端部设有炭出口,上端部、下端部设有燃气出口与燃气输出管道连通,下部设有燃烧头;第二反应炉,包括第二容器,第二容器内设有第二止燃器,上端部设有第二冷却水入口、炭入口,下部设有炉渣出口,上端部设有第三燃气出口与燃气输出管道连通,下部设有第二燃烧头;炭出口通过输送器与炭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第一、第二反应炉,将生物质燃料分解出的炭进一步与水反应生成水煤气,有效提高了生物质燃料的热值,减少了废气和废渣的排放,具有高能、高效、清洁环保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气发生炉,特别是一种生物质燃气反应发生炉。
技术介绍
生物质燃料包括植物材料和动物废料等有机物质在内的燃料,特别是来源于农业资源和工业加工的包括农业生产和加工中废弃的各类能源植物,如秸秆、稻壳、玉米芯、花生壳、甘蔗渣、棉籽壳、木屑、竹屑等,以及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如居民生活垃圾、商业服务业垃圾等,这些废弃物相对集中,容易收集处理,可作为生物质燃料使用。 目前市面上的现有设备,对生物质燃料的利用率低,大型设备对气体处理装置庞大,而且对生物质燃料利用后所产生的焦油难处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尤其是易对本身设备的输气管路造成堵塞,使其无法正常长期运转,也对附属设备造成连带影响,使其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能、高效、清洁环保的生物质燃气反应发生炉。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生物质燃气反应发生炉,包括第一反应炉,包括常压密闭的第一容器,第一容器内设有第一止燃器,第一容器的上端部设有第一冷却水入口、下端部与循环水管相通,第一容器的上端部设有进料口,下端部设有炭出口,上端部设有第一燃气出口、下端部设有第二燃气出口与燃气输出管道连通;第一容器内腔的下部设有第一燃烧头,第一燃烧头旁边的第一容器壁上设有第一空气入口;第二反应炉,包括常压密闭的第二容器,第二容器内设有第二止燃器,第二容器的上端部设有第二冷却水入口、炭入口,下部设有炉渣出口,上端部设有第三燃气出口与燃气输出管道连通;第二容器内腔的下部设有第二燃烧头,第二燃烧头旁边的第二容器壁上设有第二空气入口;所述的炭出口通过第二输送器与炭入口连通。第一止燃器与第二止燃器结构相同,以第一止燃器为例,第一止燃器包括第一止燃器电机、拨叉和螺旋杆,所述的拨叉为X字形拨叉,螺旋杆设置在拨叉的中部,拨叉与第一止燃器电机连接。设有破碎机,破碎机上设有原料入口,破碎机的出口通过第一输送器与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容器的中部设有环形通气道与第一空气入口连通,环形通气道上设有多个空气出口与第一容器内腔相通。所述的燃气输出管道上设有分离水蒸气与燃气的水气分离器,水气分离器上设有水泵,水泵与循环水管连接,循环水管上设有电控水开关,其中第一电控水开关控制第一容器的下端部冷却水出口,第二电控水开关控制破碎机冷却水入口,第三电控水开关控制破碎机冷却水出口,第四电控水开关控制进入第一容器的第一冷却水入口,第五电控水开关控制第二容器的第二冷却水入口,水气分离器内设有水限位传感器。第二容器内设有炭护栅,炭护栅与炉渣出口之间设有第三输送器。所述第一容器内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容器内腔的上部设有第一物料限位传感器,第一物料限位传感器包括第一物料上限位传感器和第一物料下限位传感器,下部设有第二物料限位传感器。所述第二容器内腔的上部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容器内腔的上部设有第三物料限位传感器,第三物料限位传感器包括第三物料上限位传感器和第三物料下限位传感器,下部设有第四物料限位传感器。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物料上限位传感器、第一物料下限位传感器、第二物料限位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物料上限位传感器、第三物料下限位传感器、第四物料限位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控水开关、第二电控水开关、第三电控水开关、第四电控水开关、第五电控水开关、水限位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与破碎机电机、第一输送器电机、第一风机、第一止燃器电机、炭出口电机、第二输送器电机、第二止燃器电机、水泵、第二风机、第三输送器连接。本技术的第一反应炉为生物质炭化炉,第二反应炉为燃气发生炉,在第一反应炉内对生物质燃料进行初步干馏、分解、生产初级燃气,在第二反应炉内进行炭与水反应,根据C+H2O=CO+H2,生成CO和H2可燃性气体。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上端设置冷水喷头,为上喷水冷法,是为了在炉内就把生物质燃料反应时所产生的焦油、飞灰滤除,降低燃气出口温度,防止焦油气化,同时提供了与炭发生反应的水。容器内设置的止燃器,可避免生物质燃料在高温下结块形成空腔,产生废气CO2使反应无法正常进行,还可避免过高的温度气化焦油混入可燃气,堵塞管路,降低产气率。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第二反应炉,将生物质燃料分解出的炭进一步与水反应生成水煤气,充分利用了资源,有效提高了生物质燃料的热值,同时也减少了废气和废渣的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本技术具有高能、高效、清洁环保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第一止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控制系统与发生炉的方框连接示意图。图中,1.第一容器 2.第一止燃器 2-1.拨叉 2-2.螺旋杆 3.第一冷却水入口 4.进料口 5.第一输送器 6.破碎机 7.原料入口 8.循环水管 9.外供水入口 10.第一燃气出口 11.燃气输出管道 12.炭入口 13.水气分离器 14.第三燃气出口 15.第二冷却水入口 16.第三温度传感器 17.第二止燃器 18. 第三物料上限位传感器19.第三物料下限位传感器 20.第二容器 21.炭护栅 22.第二空气入口 23.第四物料限位传感器 24.第三输送器 25.炉渣出口 26.第二输送器 27.第一温度传感器 28.第一物料上限位传感器 29.第一物料下限位传感器 30.环形通气道 31.第二物料限位传感器 32.第二燃气出口 33.第二温度传感器 34.炭出口 35.第一空气入口 36.第一风机 37.第一输送器电机 38.破碎机电机 39.第一电控水开关 40.第二电控水开关 41.第三电控水开关 42.第一止燃器电机 43.第四电控水开关 44.第五电控水开关 45.第二输送器电机 46.第二止燃器电机 47.水泵 48.水限位传感器 49.第二风机 50.炭出口电机 51.第一燃烧头 52.第二燃烧头 53.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参照图1-图3,一种生物质燃气反应发生炉,包括第一反应炉,包括常压密闭的第一容器1,第一容器1内设有第一止燃器2,第一容器1的上端部设有第一冷却水入口3、下端部与循环水管8相通,第一容器1的上端部设有进料口4,下端部设有炭出口34,上端部设有第一燃气出口10、下端部设有第二燃气出口32与燃气输出管道11连通;第一容器内腔的下部设有第一燃烧头51,第一燃烧头51旁边的第一容器壁上设有第一空气入口35;第二反应炉,包括常压密闭的第二容器20,第二容器20内设有第二止燃器17,第二容器20的上端部设有第二冷却水入口15、炭入口12,下部设有炉渣出口25,上端部设有第三燃气出口14与燃气输出管道11连通;第二容器内腔的下部设有第二燃烧头52,第二燃烧头52旁边的第二容器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燃气反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应炉,包括常压密闭的第一容器,第一容器的上端部设有第一冷却水入口、下端部与循环水管相通,第一容器的上端部设有进料口,下端部设有炭出口,上端部设有第一燃气出口、下端部设有第二燃气出口与燃气输出管道连通;第一容器内腔的下部设有第一燃烧头,第一燃烧头旁边的第一容器壁上设有第一空气入口;第二反应炉,包括常压密闭的第二容器,第二容器的上端部设有第二冷却水入口、炭入口,下部设有炉渣出口,上端部设有第三燃气出口与燃气输出管道连通;第二容器内腔的下部设有第二燃烧头,第二燃烧头旁边的第二容器壁上设有第二空气入口;所述的炭出口通过第二输送器与炭入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04 CN 20132054681461.一种生物质燃气反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反应炉,包括常压密闭的第一容器,第一容器的上端部设有第一冷却水入口、下端部与循环水管相通,第一容器的上端部设有进料口,下端部设有炭出口,上端部设有第一燃气出口、下端部设有第二燃气出口与燃气输出管道连通;第一容器内腔的下部设有第一燃烧头,第一燃烧头旁边的第一容器壁上设有第一空气入口;
第二反应炉,包括常压密闭的第二容器,第二容器的上端部设有第二冷却水入口、炭入口,下部设有炉渣出口,上端部设有第三燃气出口与燃气输出管道连通;第二容器内腔的下部设有第二燃烧头,第二燃烧头旁边的第二容器壁上设有第二空气入口;
所述的炭出口通过第二输送器与炭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燃气反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容器内设有第一止燃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燃气反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容器内设有第二止燃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燃气反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止燃器包括第一止燃器电机、拨叉和螺旋杆,所述的拨叉为X字形拨叉,螺旋杆设置在拨叉的中部,拨叉与第一止燃器电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燃气反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设有破碎机,破碎机上设有原料入口,破碎机的出口通过第一输送器与进料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燃气反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的中部设有环形通气道与第一空气入口连通,环形通气道上设有多个空气出口与第一容器内腔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燃气反应发生炉,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银传,
申请(专利权)人:马银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