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岛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超高灵敏检测凝血酶的比色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4120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灵敏检测凝血酶的比色法。采用滚环复制放大技术,形成大量DNA酶,放大检测信号,提高了凝血酶的检测灵敏度。采用96孔板连接引物,可消除未反应的hemin对反应的影响,提高信噪比,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采用灵敏的比色体系,利用过氧化氢将金离子还原成分散或团聚状态产生的红色或蓝色,直接判断有无靶分子的存在,无需预先制备纳米金溶液,简单易行,无需复杂仪器设备。通过本方法,可实现凝血酶的超高灵敏检测,检出限可达10-17M(约6个凝血酶分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化分析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凝血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由两条肽链组成,肽链之间以二硫键互相连接。凝血酶通过将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加速血小板的凝聚,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癌症患者肿瘤组织及肿瘤细胞的转移与扩散,都会使患者的凝血机制发生变化,可以通过检测凝血酶的浓度对癌症等疾病进行评估。目前检测凝血酶的方法主要有荧光法、发色底物法及电化学法,但这三种方法的灵敏度均不佳,检出限较高,无法达到现代医学要求的痕量检测;拉曼散射检测生物分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操作复杂,需要昂贵的仪器,成本较高。目前常用比色法进行检测。比色法是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信号是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肉眼检测,简便快捷。专利200810036219.1提供了一种基于纳米金与核酸结构的靶分子检测方法,有凝血酶存在时会与双链探针中的核酸适体结合,释放出的cDNA单链吸附到预先制备的纳米金表面,从而提高纳米金的耐盐性,使溶液保持红色,实现对凝血酶的检测。但信号仅由加入的凝血酶产生,使体系检出限较高。专利201210057638.X提供了一种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灵敏检测凝血酶的比色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细胞培养板表面包被戊二醛,通过共价方法固定捕获探针primer链;2)设计环形模板circle template,其可与凝血酶特异性结合,结合后阻挡滚环复制的继续;3)加入DNA连接酶,使上述的环形模板circle template在细胞培养板表面的primer链上成环;4)加入摩尔数为上述primer的0‑10‑11倍的待测液,通过DNA聚合酶作用进行滚环复制扩增反应;5)加入摩尔数为上述primer的2‑10倍的hemin,形成G‑四链体DNA酶;6)依次加入过氧化氢和氯金酸溶液,反应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并测吸光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花王赛毕赛夏建飞张菲菲杨敏桂日军李延辉夏延致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