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自损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3408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2 1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自损坏装置,其包括:外套管、平台、自损组件、以及中转组件;自损组件包括:顶杆、弹簧、以及第一齿形配合件,顶杆位于外套管中,且顶杆上设置有凹陷结构,弹簧套装于顶杆上,弹簧压缩时,为顶杆提供轴向的作用力,第一齿形配合件位于顶杆的一端;中转组件包括连接固定套管、传动杆、以及第二齿形配合件;第二齿形配合件位于传动杆的一端,并选择性地与第一齿形配合件相配合,二者配合时,第二齿形配合件产生限制第一齿形配合件旋转的作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次性自损坏装置实现了微针或纳米晶片产品的一次性使用,避免了重复利用的问题,在保证人体皮肤提高吸收效率的同时,保障了使用者的人身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自损坏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微针或纳米晶片。
技术介绍
目前,微针和纳米晶片可用于医疗或美容行业中。以美容行业为例,人体皮肤具有表皮和真皮,人体在涂抹美容产品是,美容产品需通过表皮进入真皮才能被人体吸收,但是由于表皮的阻挡作用,限制了美容产品的吸收效率。对此,可通过微针或纳米晶片刺破人体皮肤的表皮,从而打通皮肤通道。如此,因为没有作用于真皮,不会对人体造成创伤,又提高了皮肤的吸收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可将微针或纳米晶片置于一塑料组件的平台上,利用微针或纳米晶片对人体皮肤进行作用。考虑到交叉感染的问题,此类产品皆要求使用者一次性使用,但是,但市场行为中在利益驱使下进行重复使用的现象频繁发生,这使得此类产品在使用上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隐患。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自损坏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次性自损坏装置,其包括:外套管、平台、自损组件、以及中转组件;所述自损组件包括:顶杆、弹簧、以及第一齿形配合件,所述顶杆位于所述外套管中,且所述顶杆上设置有凹陷结构,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顶杆上,所述弹簧压缩时,为所述顶杆提供轴向的作用力,所述第一齿形配合件位于顶杆的一端,所述平台安装于所述顶杆的另一端,并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套管中;所述中转组件包括连接固定套管、传动杆、以及第二齿形配合件,所述外套管按照旋转方向与所述连接固定套管内侧壁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固定套管一端具有相应开口,另一端具有底面,所述底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传动杆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连接固定套管中,所述传动杆与通孔内壁之间的配合面相互抵靠;所述第二齿形配合件位于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并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齿形配合件相配合,二者配合时,所述第二齿形配合件产生限制所述第一齿形配合件旋转的作用力,所述限制所述第一齿形配合件旋转的作用力的方向与所述旋转方向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自损坏装置的改进,所述外套管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连接固定套管的内侧壁设置有可所述第一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自损坏装置的改进,所述一次性自损坏装置还包括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套装于所述内套管的一端,所述顶杆位于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限定的空间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自损坏装置的改进,所述凹陷结构对称设置于所述顶杆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自损坏装置的改进,所述顶杆上设置有凹陷结构的位置所承受的最大扭力,小于所述第二齿形配合件对所述第一齿形配合件施加的限制其旋转的作用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自损坏装置的改进,所述顶杆上设置有环形的凸起,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外套管和所述环形凸起之间,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可与所述外套管的端部和环形凸起相抵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自损坏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齿形配合件和第二齿形配合件分别为伞形齿轮,两个伞形齿轮具有单向的配合方向,所述单向的配合方向与旋转方向相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自损坏装置的改进,所述连接固定套管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外螺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自损坏装置的改进,所述传动杆为棱柱,所述通孔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的边数与所述棱柱的棱数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自损坏装置的改进,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还设置有连接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自损坏装置实现了微针或纳米晶片产品的一次性使用,避免了重复利用的问题,在保证人体皮肤提高吸收效率的同时,保障了使用者的人身健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自损坏装置中外套管、平台、以及自损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自损坏装置中中转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自损坏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自损坏装置包括:外套管10、平台20、自损组件、以及中转组件。所述自损组件用于实现本装置使用后的自损目的,其包括:顶杆11、弹簧12、以及第一齿形配合件13。其中,所述顶杆11位于所述外套管10中,其可相对外套管10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平台20安装于所述顶杆11的一端,并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套管10中。平台20的端面形成承载面,该承载面可用于放置微针或纳米晶片。从而,顶杆11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时,平台20随之运动,并带动微针或纳米晶片对人体皮肤进行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形配合件13位于顶杆11的另一端。所述弹簧12套装于所述顶杆11上,所述弹簧12压缩时,为所述顶杆11提供轴向的作用力。具体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顶杆11上设置有环形的凸起110,所述弹簧12位于所述外套管10和所述环形凸起110之间,所述弹簧12的两端分别可与所述外套管10的端部和环形凸起110相抵靠。此外,所述顶杆11上设置有凹陷结构111,该凹陷结构111使得顶杆11上形成一强度较弱点,当顶杆11收到较大的扭力时,该凹陷结构111可发生断裂。优选地,所述凹陷结构对称设置于所述顶杆11上。此外,所述一次性自损坏装置还包括内套管30,所述外套管10套装于所述内套管30的一端,所述顶杆11位于所述外套管10和内套管30限定的空间中。如图2所示,所述中转组件包括连接固定套管21、传动杆22、以及第二齿形配合件23。其中,连接固定套管21 —端的内侧壁上具有内螺纹,所述外套管10按照相应旋转方向与所述连接固定套管21内侧壁进行螺纹连接。相应地,外套管10的端部具有第一外螺纹。当按照相应旋转方向旋转外套管10时,可将外套管10和连接固定套管21螺接在一起。此夕卜,所述连接固定套管21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外螺纹。通过该第二外螺纹可将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自损坏装置安装在动力装置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固定套管21 —端具有相应开口,另一端具有底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次性自损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自损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自损坏装置包括:外套管、平台、自损组件、以及中转组件;所述自损组件包括:顶杆、弹簧、以及第一齿形配合件,所述顶杆位于所述外套管中,且所述顶杆上设置有凹陷结构,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顶杆上,所述弹簧压缩时,为所述顶杆提供轴向的作用力,所述第一齿形配合件位于顶杆的一端,所述平台安装于所述顶杆的另一端,并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套管中;所述中转组件包括连接固定套管、传动杆、以及第二齿形配合件,所述外套管按照旋转方向与所述连接固定套管内侧壁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固定套管一端具有相应开口,另一端具有底面,所述底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传动杆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连接固定套管中,所述传动杆与通孔内壁之间的配合面相互抵靠;所述第二齿形配合件位于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并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齿形配合件相配合,二者配合时,所述第二齿形配合件产生限制所述第一齿形配合件旋转的作用力,所述限制所述第一齿形配合件旋转的作用力的方向与所述旋转方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百朱红飞吴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纳通生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