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径导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2545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8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径导向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内部半径可变的变径导向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没有适合不同管道半径的导向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导向杆和设置在导向杆上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一端固定在导向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滑套上,滑套套在导向杆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时可根据不同管道半径调节导向器支撑架半径,使支撑架撑开半径与管道半径相配合,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便于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向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内部半径可变的变径导向器
技术介绍
在检测管道内部焊缝、腐蚀、堵塞、差异、异物等情况时,需要将镜头等放入管道内部进行检测,但是不同的管道半径是不同的,这就需要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管道半径的导向器,目前还没有适合的导向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没有适合不同管道半径的导向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不同半径管道的变径导向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变径导向器,包括导向杆和设置在导向杆上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一端固定在导向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滑套上,滑套套在导向杆上。所述的支撑架包括至少一根支撑杆,每根支撑杆包括长杆和短杆,长杆和短杆之间为铰接连接。所述的长杆和短杆铰接处设有滚轮。所述的支撑杆有六根,六根支撑杆的长杆和短杆交叉排列。所述的滑套设有锁紧螺母。所述的导向杆底部设有手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时可根据不同管道半径调节导向器支撑架半径,使支撑架撑开半径与管道半径相配合,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便于检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收起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导向杆I和设置在导向杆I上的支撑架2,所述的支撑架2 —端固定在导向杆I上,另一端固定在滑套3上,滑套3套在导向杆I上。支撑架2与导向杆I和滑套均为活动连接。所述的支撑架2包括至少一根支撑杆4,每根支撑杆4包括长杆41和短杆42,长杆41和短杆42之间为铰接连接。所述的长杆41和短杆42铰接处设有滚轮43。滚轮的设置便于导向器在管道内滑动。所述的支撑杆4有六根,六根支撑杆4的长杆41和短杆42交叉排列。即从支撑架一端看六根支撑看排列为长杆41、短杆42、长杆41、短杆42、长杆41、短杆42,另一端则相反为短杆42、长杆41、短杆42、长杆41、短杆42、长杆41,这样支撑杆4撑起时在导向杆I上形成两个半径相同的圆周面,起到支撑导向的作用。支撑杆4有六根可以是6根,也可以是4根、8根、10根等。所述的滑套3设有锁紧螺母6。根据管道半径,支撑架2可以撑起半径90-900_的管道,根据不同管道的半径调节支撑架2撑起的半径,调好后拧紧锁紧螺母6,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的导向杆I底部设有手柄5,便于拿放设备。【主权项】1.一种变径导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杆(I)和设置在导向杆(I)上的支撑架(2),所述的支撑架(2)—端固定在导向杆(I)上,另一端固定在滑套(3)上,滑套(3)套在导向杆(I)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2)包括至少一根支撑杆(4),每根支撑杆(4)包括长杆(41)和短杆(42 ),长杆(41)和短杆(42 )之间为铰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径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杆(41)和短杆(42)铰接处设有滚轮(4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径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4)有六根,六根支撑杆(4 )的长杆(41)和短杆(42 )交叉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套(3)设有锁紧螺母(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杆(I)底部设有手柄(5)。【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径导向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内部半径可变的变径导向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没有适合不同管道半径的导向器,本专利技术包括导向杆和设置在导向杆上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一端固定在导向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滑套上,滑套套在导向杆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时可根据不同管道半径调节导向器支撑架半径,使支撑架撑开半径与管道半径相配合,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便于检测。【IPC分类】F16L101-30, F16L55-28【公开号】CN104712877【申请号】CN201310668652【专利技术人】孙景照, 杨守运, 朱剑涛 【申请人】郑州新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申请日】2013年12月1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径导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杆(1)和设置在导向杆(1)上的支撑架(2),所述的支撑架(2)一端固定在导向杆(1)上,另一端固定在滑套(3)上,滑套(3)套在导向杆(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景照杨守运朱剑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新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