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1301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拆卸装置。该拆卸装置包括:钎杆拆卸部件和连接环拆卸部件;钎杆拆卸部件包括U型开口和第一手持部,U型开口未开口的一端与第一手持部连接;U型开口用于拆卸时与待拆卸的钎杆卡接;连接环拆卸部件包括卡接部和第二手持部,第二手持部设置在卡接部外侧;卡接部用于拆卸时套设并固定在连接环的外部;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用于拆卸时握持并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拆卸装置通过钎杆拆卸部件卡接钎杆,连接环拆卸部件卡接连接环,并通过两个手持部进行转动操作,将钎杆和连接环拆卸开,避免了敲击钎杆与连接环的连接部位使连接环损坏,甚至无法拆卸的问题,并提高了钎杆和连接环的拆卸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矿井生产过程中,在使用锚杆钻机进行打眼时,锚杆钻机的钎杆与钎杆之间是用连接环连接的,打眼后需要把钻杆一根一根的拆卸下来,由于锚杆钻机打眼时产生的扭矩力使钎杆与连接环紧紧的扣在一起,不易拆卸。现场通常要用两把板手才能将钎杆拆卸下来,而通常,在井下作业时职工一般都用锚杆钻机窝子反复敲击钎杆与连接环的连接部位,通过反复敲击的使连接环与钎杆产生松动,然后再行拆卸。但是,反复的敲击钎杆与连接环的连接部位有时会使连接环变形、损坏,甚至无法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拆卸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复的敲击钎杆与连接环的连接部位有时会使连接环变形、损坏,甚至无法拆卸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拆卸装置,包括:钎杆拆卸部件和连接环拆卸部件;所述钎杆拆卸部件包括U型开口和第一手持部,所述U型开口未开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手持部连接;所述U型开口用于拆卸时与待拆卸的钎杆卡接;所述连接环拆卸部件包括卡接部和第二手持部,所述第二手持部设置在所述卡接部外侧;所述卡接部用于拆卸时套设并固定在连接环的外部;所述第一手持部和所述第二手持部用于拆卸时握持并转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包括内径与所述连接环外径匹配的环状套筒。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环拆卸部件还包括螺栓,所述环状套筒上设置有螺栓孔;在拆卸连接环和钎杆时,所述环状套筒套设在所述连接环的外部,所述螺栓通过所述螺栓孔将所述连接环和所述连接环固定在一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杆拆卸部件的所述U型开口和所述第一手持部为钢水一体浇注成型的;所述连接环拆卸部件的卡接部和第二手持部为钢水一体浇注成型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钎杆的横截面为六边形时,所述U型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六边形的对边距离,且小于所述六边形的对角线长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钎杆拆卸部件的个数为两个。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拆卸装置,通过钎杆拆卸部件的U型开口卡接待拆卸的钎杆,连接环拆卸部件的卡接部卡接在连接环上,并通过两个手持部进行转动操作,将钎杆和连接环拆卸开,有效避免了敲击钎杆与连接环的连接部位使连接环损坏,甚至无法拆卸的问题,并提高了钎杆和连接环的拆卸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拆卸装置的另一实施例钎杆拆卸部件的三视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拆卸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连接环拆卸部件的三视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拆卸装置的一应用实例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拆卸装置的又一应用实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钎杆拆卸部件;2:连接环拆卸部件;11:U 型开口;12:第一手持部;21:卡接部;22:第二手持部;23:螺栓;211: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图1本专利技术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拆卸装置包括两个部分,钎杆拆卸部件I和连接环拆卸部件2 ;具体的,所述钎杆拆卸部件I包括U型开口 11和第一手持部12,所述U型开口 11未开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手持部12连接;所述U型开口 11用于拆卸时与待拆卸的钎杆卡接。该U型开口 11的内侧相对的两侧是平行的,U型开口 11内侧底部可以是平滑的也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棱角,该U型开口 11可以与待拆卸的钎杆卡接后能够相对固定即可,对具体的开口形状不作限制。所述连接环拆卸部件2包括卡接部21和第二手持部22,所述第二手持部22设置在所述卡接部21外侧;所述卡接部21用于拆卸时套设并固定在连接环的外部;所述第一手持部12和所述第二手持部22用于拆卸时握持并转动。该卡接部21使用的过程中是套设在钎杆之间的连接环上的,卡接部21与待拆卸的连接环相对固定,U型开口 11与待拆卸的钎杆卡接固定住,然后通过分别操作第一手持部12和第二手持部22向相反的方向扭转,将连接环和钎杆拆开。本实施例提供的拆卸装置,通过钎杆拆卸部件的U型开口卡接待拆卸的钎杆,连接环拆卸部件的卡接部卡接在连接环上,并通过两个手持部进行转动操作,将钎杆和连接环拆卸开,有效避免了敲击钎杆与连接环的连接部位使连接环损坏,甚至无法拆卸的问题。图2a为本专利技术拆卸装置的另一实施例钎杆拆卸部件的三视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拆卸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连接环拆卸部件的三视图;如图2a和图2b所示,连接环拆卸部件2包括的所述卡接部21包括内径与所述连接环外径匹配的环状套筒。在该卡接部21为环状套筒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环拆卸部件2还包括螺栓23 (参考图3b),所述环状套筒上设置有螺栓孔211 ;在拆卸连接环和钎杆时,所述环状套筒套设在所述连接环的外部,所述螺栓23通过所述螺栓孔211将所述连接环和所述连接环固定在一起。即环状套筒套在连接环外部时,与连接环之间相对不是固定的,可以转动,因此需要在环状套筒上设置螺栓孔211,并使用螺栓23将该环状套筒与连接环固定死,以便用过第二手持部22操作的时候,卡接部21和待拆卸的连接不会相对滑动。图3a为本专利技术拆卸装置的一应用实例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拆卸装置的又一应用实例示意图,如图3a和图3b所示,实际应用中该拆卸装置包括两个钎杆拆卸部件I和一个连接环拆卸部件2。所述钎杆拆卸部件I的所述U型开口 11和所述第一手持部12为钢水一体浇注成型的;所述连接环拆卸部件2的卡接部21和第二手持部22为钢水一体浇注成型的。在实际应用中,该钎杆一般为正六棱柱,即所述钎杆的横截面为六边形时,所述U型开口 11的宽度大于所述六边形的对边距离,且小于所述六边形的对角线长度。即钎杆卡入该U型开口 11时,不会在开口内转动,能够通过第一手持部12掰动该钎杆相对连接环运动。具体的,钎杆拆卸部件I (也称为:锚杆钻机钻杆拆卸部件)、连接环拆卸部件2 (也称为:钻头拆卸部件)一套共3个铸造件,均采用35#钢水铸造而成,其中钎杆拆卸部件2个,连接环拆卸部件I个,配合使用。该两个部件的铸造工艺流程具体为:压蜡(射蜡制蜡模)修蜡、蜡检、组树(腊模组树)、制壳(先沾浆、淋沙、再沾浆、最后模壳风干)、脱蜡(蒸汽脱蜡)、模壳焙烧、化性分析、浇注(在模壳内浇注钢水)、震动脱壳、铸件与浇棒切割分离、磨浇口、初检(毛胚检)、抛丸清理、机加工、抛光、成品检验。该拆卸装置可使用模具采用35#钢水浇注批量加工,费用较低;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操作方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拆卸装置的使用范围为煤矿通用的锚杆钻机钻杆、钻头拆卸均可使用。具体的拆卸两个钎杆时,将两个钎杆拆卸部件I的U型开口的凹槽位置与待拆钎杆卡牢,逆时针方向旋转拆卸。拆卸钎杆和连接环时,连接环拆卸部件的卡接部套于连接环(钻头)圆柱体上,通过螺栓孔安装的螺栓将钻头卡死,将钎杆拆卸部件I的U型开口的凹槽位置与待拆钎杆卡牢,逆时针方向旋转拆卸。本实施例提供的拆卸装置通过现场使用能够有效缩短钻杆及钻头的拆卸时间提高工效;同时解决了在井下用窝子反复大力敲击钎杆或连接环时可能产生火花或铁肩飞溅的不安全问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钎杆拆卸部件和连接环拆卸部件;所述钎杆拆卸部件包括U型开口和第一手持部,所述U型开口未开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手持部连接;所述U型开口用于拆卸时与待拆卸的钎杆卡接;所述连接环拆卸部件包括卡接部和第二手持部,所述第二手持部设置在所述卡接部外侧;所述卡接部用于拆卸时套设并固定在连接环的外部;所述第一手持部和所述第二手持部用于拆卸时握持并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传连黄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