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端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124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简单的结构获得能够有效地进行增强的车顶端缘结构。在端缘上盖板(24)上形成加强筋(28),所述加强筋(28)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是连续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最深,向车辆宽度方向的两端深度逐渐减小。加强筋(28)的突出端(下端)在车辆宽度中央与端缘下盖板(26)接合。由于利用加强筋(28)加强端缘上盖板(24),进而,整个前端缘部(22)被加强,所以,利用简单的结构,能够可靠地加强前端缘部(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顶端缘结构,更详细地说,涉及在车辆上,由沿上 下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端缘盖板(例如,端缘上盖板 和端缘下盖板)构成的车顶端缘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加强车辆的车顶端缘部,例如,在专利文献l中揭示了一种 在前部上边梁的后方侧竖起的壁上,从与隅角构件的结合部起向车辆 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架设并接合有加强筋的汽车的车身结构。这样,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进行加强,有必要重新设置加强筋等 加强构件,增加车顶端缘部的结构构件的板厚,所以,希望能够利用 更简单的结构有效地加强。专利文献l:特许第25781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到上述事实,以利用能够简单的结构有效地进行加强 的车顶端缘结构作为i果题。本专利技术方案l所述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或者沿上下方 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端缘盖板,并具有设置在前述端缘盖板的至少 一个上、且在车的宽度方向上连续的加强筋。从而,利用加强筋加强端缘盖板。作为车顶端缘结构,利用只在 端缘盖板上设置加强筋的简单结构,就可以有效地进行加强。另外,对于构成车顶端缘结构的端缘盖板的个数没有特定的限制, 可以是一个,但是, 一般地,大多以端缘上盖板和端缘下盖板两个构 成。在利用多个端缘盖板构成的情况下,在其中至少一个上设置加强 筋即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方案l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由前述多个端缘盖板构成,前述加强筋朝着与设置了该加强筋的端缘盖板 不同的另外的端缘盖板突出,接合到该突出方向侧的端缘盖板上。这样,通过将加强筋和位于加强筋的突出方向侧的端缘盖板接合 起来,与不接合的结构相比,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加强。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方案l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前述 加强筋的突出长度从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向端部逐渐减小。这样,通过在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与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相 比缩短加强筋的突出长度,能够确保扩大车室内的空间。而且,由于加强筋的突出长度逐渐减小,没有急剧变化的部位, 所以,可以抑制局部的强度降低。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在车 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将前述加强筋接合到位于加强筋的突出方向侧 的前述端缘盖板上。这样,只需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将加强筋和端缘盖板接合的 简单结构,就可以更有效地加强车顶端缘结构。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方案l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由多 个前述端缘盖板构成,前述加强筋向与设置该加强筋的端缘盖板不同 的另外的端缘盖板突出,并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展宽的范围内对该突 出方向侧的端缘盖板接触的方式突出。这样,利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展宽的范围内加强筋和端缘盖板相 接触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加强车顶端缘结构。另外,这种所谓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展宽的范围内接触"当然 也包括加强筋与端缘盖板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线状接触,但是,此外, 例如,也包括在车辆宽度的方向上存在着多个点状的接触部位的情况。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前述 加强筋以在整个车辆宽度上相对于作为前述接合对象的端缘盖板接触 的方式突出。方案7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前述 加强筋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多个部位处接合到位于加强筋的突出方向侧的前述端缘盖板上。由于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多个部位处将加强筋和端缘盖板接合起 来,所以,可以更有效地加强车顶端缘结构。方案8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前述 加强筋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及其两侧的位置上,接合到前述突出 方向侧的端缘盖板上。方案9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方案l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前述 端缘盖板以向上方凸出的方式向车辆宽度方向弯曲地形成,前述加强 筋向下方突出。从而,由于车顶端缘结构的图心位置移动到端缘盖板的下侧、即 弯曲的内侧,所以,例如,在从车辆宽度方向的两端向端缘盖板上作 用压缩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反抗作用到车顶端缘结构的宽度方向中央 部的弯曲力矩,可以有效地防止纵向弯曲。方案IO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方案l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前述 端缘盖板具有相对地位于车室内侧的端缘下盖板、以及相对于前述端 缘下盖板而言位于上方的端缘上盖板,前述加强筋设置在前述端缘上 盖板上。由于本专利技术具有上述结构,所以,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有效地加 强车顶端缘结构。 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的透视图。图2A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前端缘部的、 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2B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笫一种实施形式的前端缘部的、 图2A的B-B线的剖视图。图2C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前端缘部的、 图2A的C-C线的剖视图。图2D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前端缘部的、 图2A的D-D线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在横向力作用情况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形式 的前端缘部的图心位置的说明图。图4A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形式的前端缘部的、 与图2A相同位置处的剖视图。图4B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形式的前端缘部的、 图4A的B-B线剖视图。图4C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形式的前端缘部的、 图4A的C-C线剖视图。图4D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形式的前端缘部的、 图4A的D-D线剖视图。图5是表示在横向力作用情况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形式 的前端缘部的图心位置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2 汽车14 车顶16 前柱22 前端缘部24 端缘上盖板26 端缘下盖板28 加强筋30 接合部32 后端缘部62 前端缘部68 加强筋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表示配备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前端缘部 22的汽车12。另外,在图2中,表示前端缘部22的具体的结构。另 外,在下面的实施形式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车顶端缘结构的例子,列举 了位于汽车12的车顶14的前部部分的前端缘部22。在各个附图中,分别用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用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用箭 头OUT表示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前端缘部22具有连接汽车的前柱16的上下一对端缘上盖板24 和端缘下盖板26。端缘上盖板24和端缘下盖板26都以与车顶14的 形状相一致地向上凸出的方式弯曲,提高了相对于来自于上方的负荷 的强度,同时,可以确保车室内部宽敞。如可以从图2(A)看出的那样,在端缘上盖板24上形成沿车辆 宽度方向连续的加强筋28。如图2(B) ~ (D)所示,加强筋28通 过在端缘上盖板24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将端缘上盖板24部分地向 下方突出而构成,加强筋28的截面呈大致的矩形。另外,如通过比较图2 (C)和图2 (B)及图2 (D)可以看出的 那样,加强筋28的深度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最深,向车辆宽度方 向两端逐渐减小。并且,加强筋28的突出端(下端)在车辆宽度方向 的中央与端缘下盖板26接触,该接触部分成为接合部30,加强筋28 与端缘下盖板26接合。在这样构成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前端缘部22中,借助加强筋28 对端缘上盖板24进行加强,进而,作为整个前端缘部22也被加强。 从而,通过只设置加强筋22的简单的结构,可靠地加强前端缘部22, 可以防止由于外力造成的意外的变形。在图3中,分别用双点划线表示如本实施形式那样设置了加强筋 28的前端缘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顶端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端缘结构具有:一个或者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端缘盖板、和设置在前述端缘盖板中的至少一个上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连续的加强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谷孝士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