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语音信号处理
,尤其设及一种语音定位和增强方法。
技术介绍
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雷达和通信系统中。自适应波束形成 通过调节各阵元的加权幅度和加权相位,来改变阵列的方向图,使阵列天线的主瓣对准期 望用户,同时阵列天线的零点和副瓣对准其他用户,从而提高接收信噪比。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准则是最常用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广义旁瓣相消 器(GSC)是LCMV的一种等效的实现结构,GSC结构将自适应波束形成的约束优化问题转换 为无约束的优化问题,分为自适应和非自适应两个支路,分别称为主支路和辅助支路,要求 期望信号只能从非自适应的主支路通过,而自适应的辅助支路中仅含有干扰和噪声分量, 在高信噪比的情况下,将有一部分期望信号泄漏到辅助支路中,出现了信号相消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分部处理式阵列式语音定位和增 强方法,采用传递函数广义旁瓣抵消器结构和后置维纳滤波器结构,将其自适应模块的输 入信号分解到分量滤波结构中进行处理,并将多通道维纳滤波模块引入传递函数的非自适 应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部处理式阵列式语音定位和增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把拾音器以线阵排列,拾音器个数3个或者3个以上,接受外界声音信号;步骤2:利用每路信号的互相关函数求出接收信号的时延,对每路信号进行时延补偿对齐每路信号,利用求出的时延可以准确估计出声源方向,实现目标生源的定位;步骤3:补偿后的数字信号包含噪声,送入优化后的自适应阻塞矩阵模块,剥离出比总路数少一路的噪声信号;步骤4:把该噪声信号送入自适应的分量滤波器,滤波后得到方向性噪声量;步骤5:该步骤和步骤4同时进行,把补偿后的信号送入多通道后置维纳滤波器模块,得到初级去噪结果,此时仍然包含方向性噪声;步骤6:步骤5的结果与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滨温,王兆阳,王明江,刘明,蒋贤慧,张健,曹彬,曾伟浩,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