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0264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3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其包括具有触控位的面板、安装于面板之下且用于检测触控位的第一PCB板及安装于第一PCB板之下的第二PCB板,第一PCB板上设置有用以感知触控位被操作的铜箔片,第二PCB板上设置有光源,铜箔片、光源与触控位是一一对应的;第一PCB板上开设有通孔,光源与通孔对应,光源产生的光线穿过通孔并照射于面板的对应触控位上;铜箔片与光源电性连接,光源于铜箔片感知按键被操作后被点亮,触控位对应于所述通孔处为透光区域。当人体触摸到触控位,通过检测铜箔片的电容变化来识别有触控位被操作,光源产生的光线透过通孔照射至面板的对应触控位上,使被操作的触控位点亮,实现低成本、透光的触控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触控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的空调、冰箱等家电都采用触摸按键,常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粘贴在装饰面板下面的透明ITO膜来检测用户触控的按键,面板下面的灯光通过透明的ITO膜,照亮电器面板,外观炫耀;但ITO膜价格很高、容易断裂,不利于广泛使用。另外一种是采用超薄不透光的PCB板来替代ITO膜,虽然也能检测用户的按键操作,但PCB不能透光,按键图案不能点亮,外观不友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ITO膜价格高及PCB不透光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触控装置,其包括具有触控位的面板、安装于所述面板之下且用于检测所述触控位的第一PCB板及安装于所述第一PCB板之下的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上设置有用以感知所述触控位被操作的铜箔片,所述第二PCB板上设置有光源,所述铜箔片、所述光源与所述触控位是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一PCB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光源与所述通孔对应,所述光源产生的光线穿过所述通孔并照射于所述面板的对应所述触控位上;所述铜箔片与所述光源电性连接,所述光源于所述铜箔片感知所述按键被操作后被点亮,所述触控位对应于所述通孔处为透光区域。进一步地,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于所述第一PCB板与所述第二PCB板贴合时相互插接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铜箔片电性连接并连接至一个控制芯片上,所述光源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PCB板薄于所述第二PCB板。进一步地,所述铜箔片围绕在所述通孔周围,所述铜箔片的内缘延伸至所述通孔的孔壁边沿。进一步地,所述铜箔片的环状的径向宽度不小于1mm且不大于10mm。进一步地,所述铜箔片紧贴于所述面板的下底部,且所述面板在所述触控位的厚度范围为0.5mm-4.5mm,所述面板在所述触控位的材质为玻璃。进一步地,所述铜箔片紧贴于所述面板的下底部,且所述面板在所述触控位的厚度范围为0.3mm-5.5mm,所述面板在所述触控位的材质为有机透明件。进一步地,所述铜箔片呈开环状或闭环状。进一步地,所述铜箔片呈方环、圆环或椭圆环。进一步地,所述触控位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铜箔片为若干个;所述光源为若干个;各个所述铜箔片、各个所述光源与各个所述触控位是一一对应的。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当人体触摸到面板上的触控位,通过检测铜箔片的电容变化来识别有触控位被操作,同时在第一PCB板上开设有通孔,光源与通孔对应光源产生的光线透过该通孔照射至面板的对应触控位上,使被操作的触控位点亮,本技术的触控装置可以替代ITO膜的使用,且还能完成透光的需求,实现低成本、透光的触控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触控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触控装置的第二PCB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触控装置的第一PCB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触控装置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100包括具有触控位11的面板10、安装于所述面板10之下且用于检测所述触控位11的第一PCB板20及安装于所述第一PCB板20之下的第二PCB板30,所述第一PCB板20上设置有用以感知所述触控位11被操作的铜箔片21,所述第二PCB板30上设置有光源31,所述铜箔片21、所述光源31与所述触控位11是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一PCB板20开设有通孔22,所述光源31与所述通孔22对应,所述光源31产生的光线穿过所述通孔22并照射于所述面板10的对应所述触控位11上;所述铜箔片21与所述光源31电性连接,所述光源31于所述铜箔片21感知所述触控位11被操作后被点亮,所述触控位11对应于所述通孔21处为透光区域。当人体触摸到面板10上的触控位11,通过检测铜箔片21的电容变化来识别有触控位11被操作,同时在第一PCB板20上开设有通孔22,光源31与通孔22对应,光源31产生的光线透过该通孔22照射至面板10的对应触控位11上,使被操作的触控位11点亮,本技术的触控装置100可以替代ITO膜的使用,且还能完成透光的需求,实现低成本、透光的触控操作。所述触控位的透光区域可以为透明材质或半透明的材质,其上可以设置有功能图案,以使用户在触控时很容易识别触控位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CB板20薄于所述第二PCB板30,优选地,所述第一PCB板20为超薄PCB板,这里所说的超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认为的超薄PCB板,在这里不加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铜箔片21呈开环状或呈闭环状,总之,铜箔片21为环状。把超薄PCB板紧贴在面板10下面,超薄PCB板上绘制多个环形铜箔片21,人体触摸面板10时,通过检测铜箔片21的电容变化来识别是否有触控位11操作,同时光线可以通过通孔22照亮面板10,实现低成本、透光的触控操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PCB板20为用来检测触控位11的超薄PCB板,第二PCB板30为电器设备本身的电路板,这里所说的电器可以为空调、微波炉、热水壶、饮水机等等需要触控操作的电器设备。所述面板10为电器设备本身的面板10。进一步地,所述铜箔片21贴设于所述面板10的背面且对应于所述触控位11,上述的超薄PCB板上设计了多个环形的铜箔片21,人体相对地球是个电容体,当人体触摸面板10时,紧贴在面板10下面的铜箔片21感应到电容的变化,从而识那个触控位11被操作。所述铜箔片21紧贴于所述面板10的下底部,当所述面板10在所述触控位11的材质为玻璃时,所述面板10在所述触控位11的厚度范围为0.5mm-4.5mm。当所述面板在所述触控位的材质为有机透明件时,所述面板10在所述触控位11的厚度范围为0.3mm-5.5mm。针对不同的材质选择不同的触控位处的厚度,如果厚度太薄会影响到光照,如果厚度太厚会影响触控的灵敏度。所述铜箔片21的环状的径向宽度不小于1mm且不大于10mm。铜箔片21的宽度选择这一范围的目的是在最节省材料的情况下得到应有的触控灵敏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铜箔片21围绕在所述通孔22周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包括具有触控位的面板、安装于所述面板之下且用于检测所述触控位的第一PCB板及安装于所述第一PCB板之下的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上设置有用以感知所述触控位被操作的铜箔片,所述第二PCB板上设置有光源,所述铜箔片、所述光源与所述触控位是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一PCB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光源与所述通孔对应,所述光源产生的光线穿过所述通孔并照射于所述面板的对应所述触控位上;所述铜箔片与所述光源电性连接,所述光源于所述铜箔片感知所述触控位被操作后被点亮,所述触控位对应于所述通孔处为透光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包括具有触控位的面板、安装于所述面板之下且用于检测所述触控位的第一PCB板及安装于所述第一PCB板之下的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上设置有用以感知所述触控位被操作的铜箔片,所述第二PCB板上设置有光源,所述铜箔片、所述光源与所述触控位是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一PCB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光源与所述通孔对应,所述光源产生的光线穿过所述通孔并照射于所述面板的对应所述触控位上;所述铜箔片与所述光源电性连接,所述光源于所述铜箔片感知所述触控位被操作后被点亮,所述触控位对应于所述通孔处为透光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于所述第一PCB板与所述第二PCB板贴合时相互插接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铜箔片电性连接并连接至一个控制芯片上,所述光源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薄于所述第二PCB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华泉刘阳王甫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