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绍君专利>正文

多功能登楼车的轮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0196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登楼车的轮架装置,由车架、轮架、前轮、万向轮后轮、两边轮组、定位机构构成;前轮、两边轮组、定位机构中的固定板均安装在固定于车架的轮架上,万向轮后轮经支撑杆固定联接在由车把和安装在其上的定位拉杆通过固定在下端的锁定销经动片带动的定位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平道或上下楼时作童车或搬运物品使用,具有结构紧凑、体轻、调整使用方便、上下楼时车体不倾斜、平稳不颠的优点和特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可在平地或上下楼作童车或搬运物品使用的多功能登楼车的轮架装置。目前,每个家庭中使用的儿童车虽然种类很多,但都是在平地上使用,上下楼梯时,由于车体倾斜、不安全可靠而不能使用;在搬运较重的物品上下楼时,也没有合适的运输工具,对于楼内居民、特别是没有电梯的楼内居民,当需要向楼上楼下运送病(老)人、婴儿或较重物品时,只能靠人工揹、抱、扛、抬,既费力又不安全,因此,经常给这些人带来很多的困难和麻烦。本技术的目的设计并提供一种不但能保证多功能登楼车在平地上使用也能在上下楼梯时行走自如、车体始终保持水平、平稳、可靠的多功能登楼车的轮架装置,达到向楼上、楼下运送病(老)人、婴儿及较重物品时,省时省力、安全可靠、调整使用方便、实用于身高不同的人的目的。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多功能登楼车的轮架装置由车架、前轮、万向轮后轮、两边轮组、轮架、定位机构组成,左右两组、接地点在同一斜面上、不同轴的前轮、两边轮组和定位机构中的固定板均安装在固定于车架两侧下方、相互平行的轮架上;轮架由∩形的外罩和固定在其内侧中间的平板式中心固定支架构成;不规则偏心(重)△形摆轮交错安装在中心固定支架的两侧;可变换多功能登楼车在平道或登楼时使用的定位机构由下端套在定位轴上其下侧方开槽的车把、与车把活动联接其下端垂直焊有锁定销的定位拉杆、定位弹簧、定位轴的支撑板、中心穿有定位轴并同其焊在一起的动片和固定在固定板上的定片及一端与定位轴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联接有万向轮后轮的支撑杆构成;动片和定片上的径向均匀开有相互对应的锁定孔;摆轮的一部分开有减轻重量的三角形孔,另一部分加有配重;纵向穿过定位拉杆并固定在车把侧方的圆柱形盒内安装有可将拉出后的定位拉杆弹回的定位弹簧;固定板和支撑板下方侧弯90°后焊接固定在中心固定支架的侧方。本技术的优点、特点及积极效果1、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灵活,使用方便。2、可保证多功能登楼车在平道和上下楼梯时使用。3、多功能登楼车的轮架装置中的车把高低调整容易,可保证身材高、低的人都能使用。4、可保证多功能登楼车用来向楼上、楼下运送病(老)人、婴儿、儿童及其它物品,避免了揹、抱、扛、抬,省时省力。5、由于前轮和收回后的万向轮后轮的接地点与安在平板式中心固定支架两侧的不规则偏心(重)△形摆轮的接地点处于同一斜面上,又由于摆轮在设计和安装上采用了多排和间隙互补而使多功能登楼车在上下楼梯时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图1多功能登楼车的轮架装置正视图(不含定位机构);图2图1的A-A’向剖视图(带有定位机构);图3图2中定位机构的正视图(不含万向轮后轮和支撑杆);图4图3的B-B’向剖视图。图中1车架,2前轮,3万向轮后轮,4两边轮组,5轮架,6定位机构,7固定板,8外罩,9中心固定支架,10摆轮,11定位轴,12开槽,13车把,14锁定销,15定位拉杆,16动片,17定片,18支撑杆,19锁定孔,20三角形孔,21配重,22圆柱形盒,23定位弹簧、24支撑板。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多功能登楼车的轮架装置由车架(1)、前轮(2)、万向轮后轮(3)、两边轮组(4)、轮架(5)、定位机构(6)组成,其左右两组、接地点在同一斜面上、不同轴的前轮(2)、两边轮组(4)和定位机构(6)中的固定板(7)均安装在固定于车架(1)两侧下方、相互平行的轮架(5)上;轮架(5)由∩形的外罩(8)和固定在其内侧中间的平板式中心固定支架(9)构成;由不规则偏心(重)△形摆轮(10)组成两边轮组(4),不规则偏心(重)△形摆轮(10)交错安装在中心固定支架(9)的两侧;可变换多功能登楼车在平道或登楼时使用的定位机构(6)由下端套在定位轴(11)上其下侧方开槽(12)的车把(13)、与车把(13)活动联接其下端垂直焊有锁定销(14)的定位拉杆(15)、定位弹簧(23)、定位轴(11)的支撑板(24)、中心穿有定位轴(11)并同其焊在一起的动片(16)和固定在固定板(7)上的定片(17)及一端与定位轴(11)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联接有万向轮后轮(3)的支撑杆(18)构成;动片(16)和定片(17)上的径向均匀开有相互对应的锁定孔(19);摆轮(10)的一部分开有减轻重量的三角形孔(20),另一部分加有配重(21);纵向穿过定位拉杆(15)并固定在车把(13)侧方的圆柱形盒(22)内安装有可将拉出后的定位拉杆(15)弹回的定位弹簧(23);固定板(7)和支撑板(24)下方侧弯90°后焊接固定在中心固定支架(9)的侧方。多功能登楼车的轮架装置可使多功能登楼车在平道或上下楼时使用。多功能登楼车在上下楼梯后,向上提拉定位拉杆(15)使锁定销(14)离开定片(17)的锁定孔(19)但停留在动片(16)的锁定孔(19)内并向车后搬动车把(13)可在锁定销(14)的作用下,动片(16)带动定位轴(11)顺时针旋转将万向轮后轮(3)放下,松开定位拉杆(15),在定位弹簧(23)的作用下定位拉杆(15)被弹回,锁定销(14)落到定片(17)的对应锁定孔(19)内,此时多功能登楼车可在平地或道路上做童车或运物品使用;在这种情况下车把可适合一般人或身材较矮的人使用;如果车把(13)过低、推车人又较高时,则可用定位拉杆(15)将锁定销(14)从定片(17)和动片(16)的锁定孔(19)内全部拉出,车把(13)上的开槽(12)可保证锁定销(14)在其内上下移动,逆时针转动车把(13)到合适的位置,松开定位拉杆(15),在定位弹簧(23)的作用下,定位拉杆(15)下移并使锁定销(14)落入相应的动片(16)和定片(17)的锁定孔(19)内,而放下的万向轮后轮(3)并不改变位置,此时则适合身材较高的人使用了。说明多功能登楼车的轮架装置可适应各种身材高、矮的人使用多功能登楼车。多功能登楼车在平道上使用后,向上提拉定位拉杆(15)使锁定销(14)离开定片(17)的锁定孔(19)但停留在动片(16)的锁定孔(19)内,再向车前搬动车把(13)可在锁定销(14)的作用下,动片(16)带动定位轴(11)逆时针旋转将万向轮后轮(3)抬起到上下楼时的合适位置,松开定位拉杆(15),在定位弹簧(23)的作用下定位拉杆(15)被弹回,锁定销(14)落到定片(17)的对应锁定孔(19)内,此时可保证多功能登楼车用来向楼上、楼下运送病(老)人、婴儿、儿童及其它物品,避免了揹、抱、扛、抬,省时省力。由于安在平板式中心固定支架(9)两侧的不规则偏心(重)△形摆轮(10)在设计和安装上采用了多排和间隙互补而使多功能登楼车在上下楼梯时平稳可靠。又由于在不规则偏心(重)△形摆轮(10)上开有三角形孔(20)和加有配重(21),可使每一个摆轮(10)在经过一个楼梯台阶后自动回归到原来的下垂位置以备再用。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登楼车的轮架装置,由车架(1)、前轮(2)、万向轮后轮(3)、两边轮组(4)、轮架(5)、定位机构(6)组成,其特征在于a、左右两组、接地点在同一斜面上、不同轴的前轮(2)、两边轮组(4)和定位机构(6)中的固定板(7)均安装在固定于车架(1)两侧下方、相互平行的轮架(5)上;b、轮架(5)由∩形的外罩(8)和固定在其内侧中间的平板式中心固定支架(9)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登楼车的轮架装置,由车架(1)、前轮(2)、万向轮后轮(3)、两边轮组(4)、轮架(5)、定位机构(6)组成,其特征在于:a、左右两组、接地点在同一斜面上、不同轴的前轮(2)、两边轮组(4)和定位机构(6)中的固定板(7)均安 装在固定于车架(1)两侧下方、相互平行的轮架(5)上;b、轮架(5)由∩形的外罩(8)和固定在其内侧中间的平板式中心固定支架(9)构成;c、由不规则偏心(重)Δ形摆轮(10)组成两边轮组(4),不规则偏心(重)Δ形摆轮(10)交错安 装在中心固定支架(9)的两侧;d、可变换多功能登楼车在平道或登楼时使用的定位机构(6)由下端套在定位轴(11)上其下侧方开槽(12)的车把(13)、与车把(13)活动联接其下端垂直焊有锁定销(14)的定位拉杆(15)、定位弹簧(23)、 定位轴(11)的支撑板(24)、中心穿有定位轴(11)并同其焊在一起的动片(16)和固定在固定板(7)上的定片(17)及一端与定位轴(11)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联接有万向轮后轮(3)的支撑杆(18)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君
申请(专利权)人:王绍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