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立德专利>正文

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93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婴儿车,包含一个具有两个对应侧板的骨架,该婴儿车的骨架与椅座间组装有一个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架设在骨架的两对应侧板间,其包含一个架设在两侧板间并可前后摆动的摆架,以及至少一个钩设在摆架与其中一侧板间的弹簧,而供幼儿乘座的椅座则组装在该摆架上,藉缓冲装置以及椅座直接架设在摆架上的设计,使椅座在婴儿车受到震动时可以随著摆架前后摆动,以产生较佳的避震、缓冲效果。(*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特别是涉及一种椅座具有避震、缓冲效果,以增进乘坐舒适性的婴儿车。一般婴儿车大致是在一个骨架底端装设方便车体移位的车轮,骨架上方组装方便推移的推把及供幼儿乘座的椅座,为了婴儿车使用的安全性,有些婴儿车设置有刹车装置、定向装置或收合安全装置等,而由于婴儿车在使用过程会行驶在路面上,任何路面的不平坦都会造成乘坐上的不舒适,因此,有些婴儿车在前轮定向装置加设避震设备,使婴儿车行驶在路面时可藉由避震设备吸收部份的震动,以减轻幼儿乘坐时的不适感。这些在前轮设置避震、缓冲设备的婴儿车虽然可提供缓冲的功效,但是由于婴儿车受到的震动并不完全来自前轮,因此,其缓冲的效果并不好,使用上并不十分舒适。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较佳避震及缓冲效果的婴儿车。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婴儿车,包含一个具有两个对应侧板的骨架,该骨架的架体上设有多个车轮及一个可推移的推把,该骨架上组装一个椅座,该骨架的两侧板间组装有一个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包含一个枢接在该两侧板间并可前后摆动的摆架,以及一个钩设在该摆架与侧板间以恒拉该摆架上移的弹簧,而该椅座组装在该摆架上。该摆架包含两支横跨在该两侧板间的前、后主杆,以及两个衔接前、后主杆的连接板,该前、后主杆的两端分别形成一个可藉一个铆钉铆接在该侧板上的端脚,而该两连接板两端分别藉一个连接块与该前、后主杆相枢接,该弹簧则钩设在该前主杆其中一端脚与同侧的该侧板间。该座部底端对应于该前主杆处形成一个开口朝后的钩部,位于该座部底端枢设一个卡接装置,该卡接装置具有一个向前突出的弹性卡钩,该弹性卡钩钩设在该后主杆上。该两侧板上分别套设有一个套盖。藉缓冲装置以及椅座直接架设在摆架上的设计,使椅座在婴儿车受到震动时可以随著摆架前后摆动,以产生较佳的避震、缓冲效果,增进婴儿车乘坐的舒适性。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婴儿车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部分构件立体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部分构件组合后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在产生避震效果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6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如图1、2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婴儿车由一个骨架1、一个缓冲装置2及一个椅座3所构成。该骨架1具有两个左右对应的前支架11,该前支架11顶端分别藉一个枢座12与一个后支架13相枢接,两前支架11及两后支架13间分别横向设有一支前、后轮杆111、131,每一前、后轮杆111、131两侧则分别枢设一个车轮14,位于该两后支架13上具有两个左右对应的滑块15,两滑块15上分别枢设一个对应的摆动杆16,在同侧摆动杆16与后支架13顶端间以一个侧板17相连接,位在前支架11与摆动杆16间则利用一个连板组件161相枢设,上述侧板17具有一个横跨在后支架13与摆动杆16间的平行部171,该平行部171前方向上斜伸一个前倾部172,以与后支架13相枢接,该平行部171后方则向后上方斜伸一个后倾部173,以与同侧的摆动杆16相枢接,藉此使整个架体可以收合、连动,而为了方便架体的推移及确保婴儿车展开时的安全性,再于两对应滑块15间组装一个推把18,在后支架13靠近后方处组装一卡掣装置19,因该骨架1如何收合以及卡掣装置19如何卡掣、定位与本技术的特征无关,此设计可参考台湾专利公告号第二四三八○二号的专利案,在此不详述。该缓冲装置2组装在两个左右对应的侧板17之间,且由一个摆架20、两个弹簧21及两个套盖22所构成。该摆架20具有两支横跨在侧板17间的前、后主杆23、24,该前主杆23两端分别向前弯弧延伸形成一个前端脚231,两前端脚231分别藉一个铆钉25枢设在侧板17的平行部171靠近前方处,而该后主杆24也具有两个向前斜伸的后端脚241,两后端脚241分别藉一个铆钉26枢设在两侧板17的平行部171靠近后方处,位于该前、后主杆23、24间藉四个连接块27架设两个连接板28,每一连接块27上具有供前、后主杆23、24穿伸而可在其内旋转的卡槽271,卡槽271一端延伸一个开口相向的缝隙272,以供一个连接板28一端卡设,藉多支螺杆281的螺设以及连接块27的连接,将连接板28及前、后主杆23、24枢设成一体。该两弹簧21分别具有两个钩持部211、212,其中一个钩持部211钩持在前主杆23的前端脚231上,另一钩持部211则钩设在同侧的侧板17靠近中央处。该两套盖22分别盖设在两侧板17上,其相向一侧具有一个可靠抵在两连接板28上方的突出部221。配合图1、3所示,该椅座3组装在缓冲装置2的摆架20上,其是在一个座部31后方枢设一个靠部32,该座部31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扶手部33,两扶手部33间设有一支前围杆331,在座部31底端靠近前方则突出两个开口朝后且与摆架20的前主杆23对应的钩部311,位在座部31底端靠近后方组装一个卡接装置34,该卡接装置34具有两个向前突伸的弹性卡钩341,该弹性卡钩341至钩部311间的距离等于该摆架20的前、后主杆23、24间的宽度,因为该卡接装置34的构造以及椅座3如何组装在缓冲装置2上,并非本技术特征重点,所以在此不详述。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在椅座3上未乘坐幼儿的状态下,受到两个弹簧21的拉引,该摆架20位在侧板17下方且两者很靠近。当椅座3上乘坐有幼儿且婴儿车行驶在颠簸路段时,虽然骨架1会受到震动,但是由于椅座3是架设在可以铆钉25、26为支点上下摆动的摆架20上,因此,在骨架1震动时,椅座3仍可藉由弹簧21的牵引,随著摆架20产生上下摆动的动作,以吸收骨架1所受到的震动力。上述实施例中,该骨架1是一种前、后支架11、13一端相接,而推把18藉一个滑块15、摆动杆16设在后支架12上的构造,这种骨架1上配备缓冲装置2,以供椅座3枢设的构造,使椅座3具有缓冲的效果,而其他不同基本型态的婴儿车只要具有两对应的侧板17,同样可达到前述的效果。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婴儿车的骨架4同样具有两个对应的前支架41,该两前支架41底端分别枢设一个车轮411,且架体靠上方则分别藉一个枢座42与一个后支架43枢接,该后支架43底端也各枢设有一个车轮431,位在两对应的前支架41顶端间再藉两个连接座44组装一个推把45,上述两连接座44间设有一支后连杆46,该后连杆46与后支架43间藉一个侧板47及一支前连杆48相连接,位在两侧板47内侧再组装一个缓冲装置5,该缓冲装置5的构造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此缓冲装置5的两对应前、后主杆51、52间同样加设有一个椅座53。藉前述骨架4不同的构造,同样可达到使椅座53具有缓冲效果的目的。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婴儿车的骨架6是由两个左右对称的支架组件61及一推把62所构成,该支架组件61是在一支两端弧弯的底杆611上方组装两个连接块612,该连接块612顶端分别连接一个中央交叉枢接的前、后支架613、614,该前、后支架613、614顶端间横向设有一个侧板615,两后支架614顶端则组装该推把62,前述两对应的底杆611前后端间再横向设有两支前、后轮杆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包含一个具有两个对应侧板的骨架,该骨架的架体上设有多个车轮及一个可推移的推把,该骨架上组装一个椅座,其特征在于:该骨架的两侧板间组装有一个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包含一个枢接在该两侧板间并可前后摆动的摆架,以及一个钩设在该摆架与 侧板间以恒拉该摆架上移的弹簧,而该椅座组装在该摆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德
申请(专利权)人:王立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