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升降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839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压升降手推车,其结构为:两套四连杆机构开联组成的升降架的上下固定端分别与矩形上框架及下框架的前端铰接,升降架的上下滑动端分别置于上下框架两侧的滑槽内,液压缸16固定在下框架的后端,液压缸推杆10前端与两端置于下框架滑槽内的推拉杆8连接,推拉杆8通过两根连杆11与升降架的下滑动端连接。与现有手推车相比,可满足产品中的较重零部件在更换过程中的举升作业需求。(*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升降手推车。现有手推车的结构为有一个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架,其后端设有车把,下部的四角设有行走轮,承重板固定在框架上。因其无可使被载物品上下移动的举升装置,此车不具备对被载物品进行举升作业的功能,仅能用来运输被载物品,使用功能单一,缘于此,显然无法满足产品(如重型载重汽车和专用汽车、大型机床等)中的较重零部件(如汽车蓄电池和变速器、传动轴等)在更换过程中的举升作业需求,这给维修保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一则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二则维修过程中对人员和设备很不安全,易出现工伤事故。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升降手推车,与现有手推车相比,可满足产品中较重零部件更换过程中的举升作业需求。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的液压升降手推车,矩形下框架下部的四角设有行走轮,其结构特点在于两套四连杆机构并联组成的升降架的上下固定端分别与矩形上框架及下框架的前端铰接,升降架的上下滑动端分别置于上下框架两侧的滑槽内,液压缸16固定在下框架的后端,液压缸推杆10前端与两端置于下框架滑槽内的推拉杆8连接,推拉杆8通过两根连杆11与升降架的下滑动端连接。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当液压缸推杆10前移顶出时,推拉杆8、两根连杆11同步前移,推动升降架的下滑动端沿下框架两侧的滑槽向前滑动,进而又带动升降架的上滑动端沿上框架两侧的滑槽向前滑动,这样,升降架的向上举升高度增大,升起上框架上的零部件;反之,升降架及上框架上零部件可使液压缸推杆10后移缩进液压缸16内,即升降架逐步向下收缩,上框架上的被载零部件落下。综上所述,本技术因设有液压装置驱动的升降架,与现有手推车相比,可满足产品中的较重零部件在维修更换过程中的举升作业需求,维修人员在利用其从事产品的维修保养工作时,既安全方便,又相当省力。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以下结合本技术最佳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矩形上框架由二个纵向槽钢2和二个横向槽钢1以槽相对形式围合而成,矩形顶板22通过其宽度方向两平行侧边处的二个折边与上框架内的二个纵向槽钢2扣合,二个把手21对称地设于矩形顶板22的二个折边上,长轴3通过螺栓固设在二个纵向槽钢2的前端之间(图1左端为前端),长轴20两端的二只轴承置于二侧的滑槽2a内,下框架由二个纵向槽钢13和二个横向槽钢19以槽相对形式围合而成,后端的横向槽钢19中部固设一开口向前的三折竖直板18,该板18通过其内相互平行的两块竖直板上与插口指向下框架后方的杠杆插座17铰接,下与液压缸16的后端固接,液压缸推杆10自液压缸16的前端伸出,开口向前的三折竖直板15可前后滑动地套装在液压缸16上(因该板中靠后的竖直板上开有可与液压缸16外圆筒壁间隙配合的圆孔),该板中相互平行的两块竖直板的前后端上分别开有轴线共水平面的一对前孔和一对后孔,推拉杆8贯穿前孔和液压缸推杆10前端,其两端固设的两只轴承9置于二个滑槽13a内,三折竖直板15后端与二个纵向槽钢13之间设有二个对称短轴14,二个短轴14的一端分别置于二个后孔中并与三折竖直板15固接,二个短轴1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两只轴承12置于二个滑槽13a内,推拉杆8通过两根连杆11分别与二个短轴14连接,每套四连杆机构由杆4、杆5、杆6、杆7及其相连接的轴组成,杆4的上端与长轴3铰接,杆5的上端与长轴20铰接,杆6的下端与短轴14铰接。参见图2,图2主要反映升降架的结构特征,升降架由两套四连杆机构通过共用的长轴3、长轴24、长轴25、长轴26及图中被遮住的长轴20并联组成,长轴26固设在二个纵向槽钢13的前端之间,下框架一侧的纵向槽钢13上设有二个卡座27,本车在不用时,可将手动杠杆23从杠杆插座17中抽出并卡放在二个卡座27中。参见图3,图3中反映了单套四连杆机构的结构状况,杆4的上端即升降架的上固定端通过长轴3与上框架的前端铰接,杆7的下端即升降架的下固定端通过长轴26与下框架的前端铰接,杆5的上端即升降架的上滑动端通过长轴20两端的两只轴承28置于上框架二个滑槽2a内,杆6的下端即升降架的下滑动端与短轴14铰接,短轴14上的轴承12置于下框架滑槽13a内,杆7、杆6的中部铰接,杆6的上端与杆5的下端通过长轴24铰接,杆7的上端与杆4的下端通过长轴25铰接,杆5与杆4的中部铰接,矩形下框架下部的四角设有行走轮,二个前轮33为固定轮,二个后轮32为转向轮,图3中表示了其对称设置的一侧,后端的横向槽钢19两端对称设有二个倾斜向后的、采用槽钢制成的固定座31,该座的外侧竖直面上侧开有一矩形缺口31a,倒U形车把29的两端分别套装一空心圆柱状固定套30,每个固定套30的内侧均固设一可与缺口31a相适配的方形锁块30a,车把29的两端分别与二个固定座31铰接且二个方形锁块30a可分别插装在二个矩形缺口31a中,向上拉起二个固定套30,使方形锁块30a脱离相应的缺口31a,车把29就可绕其与二个固定座31的铰接点在120度角的范围内转动,另外,拉动把手21,顶板22也可相对上框架滑动,使得本手推车可以通过比较狭窄的拐角和通道,尽可能靠近产品中较重零部件的更换位置,均方便了产品的维修保养工作并降低了劳动强度。参见图4,手动杠杆23可旋转地插装在杠杆插座17中,液压缸16、液压缸推杆10、杠杆插座17、手动杠杆23全部采用上海宝得宝机电有限公司(原上海宝山千斤顶总厂)生产的T82251型卧式千斤顶中的相应部件,这些部件通过竖直板18重新组成一适合于本技术的卧式千斤顶,该卧式千斤顶在工作原理和效果上与T82251型卧式千斤顶完全相同,现简述如下顺时针转动手动杠杆23,关闭液压缸16后端内的回油阀(为简捷起见,图4中将处于杠杆插座17和液压缸16后端间的用以启闭回油阀的一对伞齿轮略去),再上下搬动手动杠杆23,杠杆插座17内的U形水平板17a将带动液压缸16后端的小活塞16a作往复升降的泵油运动,液压缸推杆10前端将从液压缸16内向前顶出,这样,升降架向上举升,使得上框架上的被载零部件升起;反之,逆时针转动手动杠杆23,开启液压缸16后端内的回油阀,液压缸推杆10在升降架及上框架上被载零部件的压迫下,得以后移缩进液压缸16内,升降架逐步向下收缩,上框架上的被载零部件下落。当然,所述升降架还可采用其它结构,如成对增加每套四连杆机构中的杆数,以便增大升降架的升降高度。同样,升降架的上下滑动端分别置于上下框架两侧的滑槽内,不局限于最佳实施例中描述的那种结构方式,还可采用其它结构方式,如在两套杆6的下部之间和两套杆5的上部之间分别连接二个可起撑开作用的长轴,这样便可拆掉三折板15、二个短轴14及长轴20,两套杆6的下端分别通过设于两根销轴(其长度小于短轴14)上的两只轴承与二个滑槽13a配合,两套杆5的上端再分别通过设于两根销轴(其长度小于短轴14)上的另外两只轴承与二个滑槽2a配合。矩形上下框架也可采用其它形状的材料制作,只须保证上下框架上分别设有二个可与轴承9、轴承12及轴承28相配合的滑槽即可。这样的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升降手推车,矩形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升降手推车,矩形下框架下部的四角设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两套四连杆机构并联组成的升降架的上下固定端分别与矩形上框架及下框架的前端铰接,升降架的上下滑动端分别置于上下框架两侧的滑槽内,液压缸(16)固定在下框架的后端,液压缸推杆(10)前端与两端置于下框架滑槽内的推拉杆(8)连接,推拉杆(8)通过两根连杆(11)与升降架的下滑动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刚杜愎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