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新忠专利>正文

可调式履带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698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为有小孩的家庭上下楼使用的可调式履带童车。该车是在两侧槽轮3设置连接履带4,车把6与后轮轴2间活动支承的车把调节器和与车把6平行设置的车斗调节器来实现的。该车可在楼梯上自如行驶,且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楼梯与马路两用,实用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童车。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百姓基本上都住进了楼房,这本是一件大好事,但却给有小孩的家庭上下楼带来一定困难。尽管市场上有各式各样的童车,却不能在楼梯上正常行驶。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在楼梯上行驶,确实能给有小孩的家庭提供便利的可调式履带童车。本技术的方案如下所述该技术包括支架、槽轮、轮轴、车斗、车把、弹簧和弧形齿板,通过在两侧槽轮设置连接履带,车把与后轮轴间活动支承的车把调节器以及与车把平行设置的车斗调节器来实现的。本技术由于采取了两侧槽轮间的履带结构以及车把,车斗调节器的有机结合,使该技术可在楼梯上自如行走,不仅能可靠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且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楼梯与马路两用,实用方便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可调式履带童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可调式履带童车的履带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可调式履带童车的履带链节结构示意图。由图1-图3所示的可调式履带童车是在对称三角形支架1的两底角固定轮轴2,轮轴2上分别连接槽轮3,两侧对应的槽轮3上连接履带4。履带4是由中部设有凸起16,两对应边沿为相互交错的空心柱17、且两侧分别设有凸凹卡的数个链节18通过穿销将相邻两链节的空心柱17贯穿连接构成的链条。三角形支架1的顶角对称固定连接片5,并活动连接车把6,车把6内侧分布有限位套管7,沿车把6内侧设有可在限位套管7内移动的调节杆8,调节杆8上对称固定限位卡,靠限位卡的调节杆8上套有弹簧9,调节杆8端部固定有弧型齿板(可称移动齿板)10,而连接片5上设限位缺口,缺口内设短轴,通过短轴连接车斗11和固定在车斗11两侧的齿轮或弧形齿板(也称固定齿板)12,该齿板12与调节杆8末端弧形齿板10相啮合并与调节杆8共同组成车斗调节器。在车把6与后轮轴2之间设有车把调节器,该调节器是在对称的支撑杆13之间横向设一支撑筋14,支撑杆13顶端固定连接套15,套在车把6上,底端与后轮轴2活动连接。使用过程中若车把6低,可将支撑杆13向车斗11方向即向前推,可抬高车把6。反之则使车把6降低。当车上下楼时,用手把调节杆8向后拉,弹簧被压缩,调节杆8末端的弧形齿板10脱离车斗11上的固定齿板12,同时抬高车身前部,放在楼梯上,这时车斗11在自身重力下自动找好位置,松开调节杆8弹簧9恢复,使调节杆8末端的弧形齿板10又与固定齿板12啮合,即可在楼梯上行走。在马路上行走时,也可将履带4御下。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履带童车,包括支架(1)、槽轮(3)、轮轴(2)、车斗(11)、车把(6)弹簧(9)和弧形齿板(10、12),其特征在于两侧槽轮(3)上设置连接履带(4),车把(6)与后轮轴(2)间活动支承的车把调节器以及与车把(6)平行设置的车斗调节器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履带童车,其特征在于车斗调节器是由可在车把(6)内侧的限位套管(7)内移动的调节杆(8)、调节杆(8)上对称设置的限位卡和套在调节杆(8)上的弹簧(9)以及端部固定的弧形齿板(10),且该齿板(10)与车斗(11)上的固定齿轮或弧形齿板(12)相啮合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履带童车,其特征在于车把调节器是由中间设有支撑筋(14)的对称支撑杆(13),该支撑杆(13)顶端固定的连接套(15)套于车把(6),且底端与后轮轴(2)活动连接的支架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履带童车,其特征在于履带(4)是由中部设有凸起(16)、两对应边沿为相互交错的空心柱(17)且两侧分别设有凸凹卡的数个链节(18)再由穿销将相邻两链节(18)贯穿连接构成的链条。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为有小孩的家庭上下楼使用的可调式履带童车。该车是在两侧槽轮3设置连接履带4,车把6与后轮轴2间活动支承的车把调节器和与车把6平行设置的车斗调节器来实现的。该车可在楼梯上自如行驶,且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楼梯与马路两用,实用方便等优点。文档编号B62B7/00GK2466017SQ0121192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8日专利技术者王新忠 申请人:王新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履带童车,包括支架(1)、槽轮(3)、轮轴(2)、车斗(11)、车把(6)弹簧(9)和弧形齿板(10、12),其特征在于:两侧槽轮(3)上设置连接履带(4),车把(6)与后轮轴(2)间活动支承的车把调节器以及与车把(6)平行设置的车斗调节器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忠
申请(专利权)人:王新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