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国华专利>正文

小行李车登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234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这是一种手推车附件,它是一对杆状条轮,条轮是由杆体(1)和连接在杆体(1)两端的杆头(2),以及固装在杆体(1)上的偏重调节装置所构成。需拖拉小车载物上楼时,将条轮装于小行李车的车轴两端部位上,由于偏重调节装置的作用,条轮两端杆头便轮换着当作撑杆,撑抬小车逐级登爬上各级踏步,从而使普通小行李车具备登楼的功能。(*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推车附件,特别是一种适于装在旅行用小行李车的车轴上,以使之能轻便平稳地拖拉着登楼的小行李车登楼器。现今所知的登楼手推车种类繁多,有通过改造车轮的结构,来实现载物登楼的功能的,例如改为星行轮式或者排列轮式等等;也有从整车改革以实现载物登楼的,加杠杆移步车等,这不仅使整车的结构更为复杂,需大大增加生产成本,且限制了其原来在平地轻便灵活的使用性能。本技术的目的,是为提供一种无需对车轮或者车架结构进行改造,而只需在原车轴两端简单地装上一对附件,便更使小行李车具备登楼功能的小行李车登楼器。本技术的原理,是将小行李车原有的车轴稍加长一点,以便在其车轮外的两端部位上各套装一杆状条轮。该条轮上设有偏重装置,拖拉小车上楼时,条轮上的偏重装置便会使其前端下垂,抵触在楼梯踏步的下沿,于是条轮的前端就成了支撑点,而条轮的中心轴孔成了铰接点。向上用力拖车,条轮便作为撑杆,通过中心轴孔抬起车轴,这样整个车架也就跟着提升起来。待小车的车轮一越到上一级踏步上,并朝前稍前进一点,该级踏步的边沿就会将条轮拨向前转,因而使条轮原来的前端变成了后端,而其原来的后端(即转动时的上端)就转换成了前端,此时条轮上的偏重装置同时起作用,又使前端下垂抵触更上一级楼梯踏步的下沿,形成新支点,以使新的升越动作又可开始。如此反复,小行李车便载着行李一级级登上了楼。普通的小行李车配装本技术,不需改动其车轮或者车架的结构,只要将原来车轴适当地稍加长一点,有安装条轮的位置就可以了;杆状条轮的构造极为简单,容易制作,生产成本很低,且非常方便装卸,装上后,小行李车就具备了方便载物登楼的功能,卸下条轮,仍可使小行李车在平地上方便灵活地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工作状态示图;图2是条轮的结构示图;图3是本技术装配示意图;图4是偏重滑块与偏重块滑槽装配结构示图。本技术是成对地套装在小行李车的车轴上使用的。杆状条轮是由杆体(1)和连接在其两端的杆头(2)以及偏重调节装置所构成。两杆头(2)端部到杆体(1)中心轴孔的距离是根据经常需登爬的楼梯踏步的高度加上小行李车车轮半径来确定,故杆头(2)与杆体(1)最好设计成可调节式的,待其长度调妥后,便用锁紧螺母(4)锁紧。为减少杆头(2)端部与踏步平面的摩擦,在杆头(2)前端可装一个小滚轮(3)。条轮的偏重调节装置,是由固定装在杆体(1)中心轴孔的垂直端面上的两条偏重块滑槽(5)和以松动配合装在偏重块滑槽(5)内的偏重滑块(6)构成。两偏重块滑槽(5)是以杆体(1)的中心轴孔为对称中心,对称、平行、并朝行进方向下斜地装在杆体(1)中心轴孔的垂直端面上,且与条轮的轴线所成的内错锐角为30°~75°,同时偏重块滑槽(5)近条轮中心轴孔的一端,不宜超出其所处平面上,与条轮轴线相垂直的直线的位置。这样,条轮装到车轴上后,基于上述偏重装置结构所致,其前端由于偏重滑块(6)的作用自然要往下垂,这就便于支顶到楼梯踏步的下沿。而当条轮竖立起,并被上一级踏步面的前沿拨向前转时,两偏重块滑槽(5)的斜向也就跟着倒转,偏重滑块(6)便会滚落到偏重块滑槽(5)的另一端,从而使条轮又失去平衡,其新转换成的前端就下垂又抵触到更上一级踏步的下沿。条轮杆体(1)可用直径较车轴大的金属管制作,两端旋制上内螺纹,以装配杆头(2)。两端所配杆头(2)的重量应相等,即为在偏重滑块(6)无作用的情况下,保证条轮两端能平衡。偏重块滑槽(5)用金属薄壁管或薄板制作,为减轻重量,同时也是为增加偏重滑块(6)的活动空间,减少摩擦面,偏重块滑槽(5)可制成各侧面封闭,对外一面呈收边敝口的形状,且槽内壁面必须光滑,使偏重滑块(6)装在其中能灵便地滑动。偏重滑块(6)简单点,就用钢球或轴承的滚柱代替。权利要求1.一种手推车附件,特别是一种适于成对装在小行李车的车轴两端上使用的小行李车登楼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杆体(1)和连接在杆体(1)两端的杆头(2)以及固装在杆体(1)上的偏重调节装置所构成的杆状条轮,偏重调节装置由条偏重块滑槽(5)和以松动配合装在偏重块滑槽(5)内的偏重滑块(6)构成,两偏重块滑槽(5)以杆体(1)的中心轴孔为对称中心,对称、平行、并朝行进方向下斜地固装在杆体(1)中心轴孔的垂直端面上,且与条轮轴线所成的内错锐角为30°~75°。专利摘要这是一种手推车附件,它是一对杆状条轮,条轮是由杆体(1)和连接在杆体(1)两端的杆头(2),以及固装在杆体(1)上的偏重调节装置所构成。需拖拉小车载物上楼时,将条轮装于小行李车的车轴两端部位上,由于偏重调节装置的作用,条轮两端杆头便轮换着当作撑杆,撑抬小车逐级登爬上各级踏步,从而使普通小行李车具备登楼的功能。文档编号B62B5/02GK2059140SQ89218948公开日1990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1989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1989年11月2日专利技术者朱国华 申请人:朱国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推车附件,特别是一种适于成对装在小行李车的车轴两端上使用的小行李车登楼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杆体(1)和连接在杆体(1)两端的杆头(2)以及固装在杆体(1)上的偏重调节装置所构成的杆状条轮,偏重调节装置由条偏重块滑槽(5)和以松动配合装在偏重块滑槽(5)内的偏重滑块(6)构成,两偏重块滑槽(5)以杆体(1)的中心轴孔为对称中心,对称、平行、并朝行进方向下斜地固装在杆体(1)中心轴孔的垂直端面上,且与条轮轴线所成的内错锐角为30°~7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朱国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