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齐剑专利>正文

一种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99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童车,该童车的支架与底盘之间采用尼龙带等弹性材料带连接,支架处于悬挂状态,有效吸收童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保护了婴幼儿的大脑及内脏器官。(*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童车。现有童车一般未安装减振缓冲装置,乘座的儿童或婴儿的大脑和内脏器官易受到振动的损害,对于儿童和婴儿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装有特殊构造减振装置的童车,该减振装置减缓了童车运行时,车轮与地面产生的振动对童车上部安装的童床的影响,避免乘童车的儿童或婴儿受到振动的直接作用。为解决上述任务,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所述童车,由童床、支架、底盘、车把、车轮组成,童床安装并固定于支架(3)上部的键槽(2)中,车把(1)与支架(3)相连接,底盘(4)固定于车轴(5)上,车轴(5)两端装有车轮,为完成本技术,将支架(3)与底盘(4)之间采用弹性材料带连接起来。本技术所述童车水平放置时,弹性材料带(6)与支架(3)的接触点(A)低于弹性材料带(6)与底盘(4)的接触点(B)所在的水平高度,使得支架(3)处于悬挂状态。上述的弹性材料带可以是弹簧、尼龙带、布带等。本技术由于车架(3)与底盘(4)之间不是直接焊接或螺栓固定,而是采用有弹性的尼龙带、布带、弹簧等材料悬挂连接,车轮及底盘的振动被弹性材料吸收,童车上部的童床受到的振动大大减弱,保护了乘座的婴儿和儿童大脑及内脏,对于婴儿和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车把安装在童车的支架3上,支架3由两段U型钢管结合而成,在支架的上端装有键槽2,童床通过键槽2固定在支架3上,童车的底盘4固定在轮轴5上,轮轴5的两端装有车轮,前述底盘4与童车的支架通过尼龙带6连接在一起,本实施方式中,底盘与尼龙带6的结合处B加工成钩状,以固定尼龙带6,防止脱开,尼龙带6另一端套在支架3的U型钢管上,四根尼龙带6分别将支架3的U型管的四个端部与底盘4上的四个带钩端部连成一体,为便于装卸,尼龙带可采用搭扣方式联接,另外尼龙带连接,不是唯一方式也可采用弹簧,布带等连接。为减少支架3的晃动,一般要求尼龙带6尽可能短,以使支架3与尼龙带的接触点A在水平高度上略低于底盘4与尼龙带的接触点B的水平高度。权利要求1.一种童车、由童床、支架、车把、底盘、车轴、车轮组成,童床安装并固定于支架(3)上部的键槽(2)中,车把(1)与支架(3)相连接,底盘(4)固定于车轴(5)上,车轴(5)两端装有车轮,其特征在于前述支架(3)与底盘(5)之间采用弹性材料带(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童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童车水平放置时,弹性材料带(6)与支架(3)的接触点(A)低于弹性材料带(6)与底盘(4)的接触点(B)所在的水平高度,支架(3)处于悬挂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支架(3)与底盘(4)之间采用弹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支架(3)与底盘(4)之间采用软带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支架(3)与底盘(4)之间采用尼龙带悬挂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童车,该童车的支架与底盘之间采用尼龙带等弹性材料带连接,支架处于悬挂状态,有效吸收童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保护了婴幼儿的大脑及内脏器官。文档编号B62B9/10GK2237582SQ9523615公开日1996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23日专利技术者齐剑 申请人:齐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童车、由童床、支架、车把、底盘、车轴、车轮组成,童床安装并固定于支架(3)上部的键槽(2)中,车把(1)与支架(3)相连接,底盘(4)固定于车轴(5)上,车轴(5)两端装有车轮,其特征在于:前述支架(3)与底盘(5)之间采用弹性材料带(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剑
申请(专利权)人:齐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