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豆专用药肥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77043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豆专用药肥及其生产方法。它是以尿素、过磷酸钙、苏古米钾、钼酸铵、硼砂和DMPP复混造粒为内核,采用丸粒化材料进行2次丸粒化,再采用包衣剂进行包衣;其中第1次丸粒化材料的组分为:尿素、磷酸一铵、苏古米钾、复硝酚钾、茶皂素·烟碱、苦参碱、DMPP和胶悬液;第2次丸粒化材料的组分为:尿素、磷酸一铵、钙镁磷肥、苏古米钾、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盐、硼砂、DMPP和胶悬液;包衣剂的组分为:吡虫啉、福美双·萎锈灵、氟乐灵、都尔、成膜剂、珠光粉、钛白粉和染料。该药肥通过1次包衣、2次丸粒化和3次使用控释材料,将尿素的肥效期从15天提高到120天,还具有除草、杀虫、杀菌及促进植物生长坐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药肥一体化

技术介绍
食用豆类(Foodlegumes),是指以食用子粒为主,包括食用其干、鲜子粒和嫩荚为 主的各种豆类作物,大豆和花生习惯上不包括在食用豆类之中。食用豆类是人类三大食用 作物(禾谷类、豆类、薯类)之一,在农作物中的地位仅次于禾谷类。目前人类栽培的主要食 用豆有15个属、26个种,我国栽培并已收集、繁种入库的主要食用豆有11个属、17个种,主 要包括:绿豆、小豆、普通菜豆、多花菜豆、豌豆、蚕豆、小扁豆、饭豆等,其次为四棱豆、木豆、 利马豆、藕豆、鹰嘴豆、黎豆等。 我国是食用豆生产大国,品种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在山区粮食生产和出口 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其中蚕豆年产量 2. 5X106t,占世界产量的1/2,绿豆、小豆占世界产量的1/3。我国是食用豆出口大国,近些 年我国杂粮食用豆的出口总量占我国粮食出口总量的10%左右,出口创汇金额基本在每年 3亿美元左右。山东省是全国食用豆主要产区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地方品种资源丰富,常年 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山东具备沿海优势,食品加工和贸易出口企业较多,特别是近几年 随着人们营养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对食用豆及其加工产品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发展前景广 阔。 食用豆喜硝态氮、钾、钙、硼和钼等。山东规模化露地种植,一般在4月中下旬或6 月中下旬播种,全生育期70~120天,自播种到始收嫩荚约需50~90天,收获嫩荚需30~ 70天,生育期差别大,需氮较多,传统施肥要多次勤施,用工较多,生产成本较高。 利用掺混造粒、包膜、控释、丸粒化和包衣等技术实现一次基施解决食用豆全生育 期肥料需要,而且氮肥在开花结荚期(食用豆的需肥临界期)持续释放,将是本专利技术解决的 主要问题。本专利技术借鉴种子包衣的理论与实践,通过肥料包衣,解决了除草、杀虫、杀菌问 题,拓展了肥料的功能,提高了肥料的商品性,实现了药肥一体化,减少了用工,为实现食用 豆种、药肥机械化同播,发展快乐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该方法简单易行,丸粒化效果好,肥效期长,营养均衡,肥料利用率高,安全环保、生产成本 低,肥效显著。 本专利技术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豆专用药肥,其特征是,它 是以尿素、过磷酸钙、苏古米钾、钼酸铵、硼砂和DMPP复混造粒为内核,采用丸粒化材料进 行2次丸粒化,再采用包衣剂进行包衣;其中内核、第1次丸粒化材料、第2次丸粒化材料和 包衣剂的重量比为300~400 :80~100 :400~450 :20~30。 所述内核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尿素30~40、过磷酸钙40~60、苏古米钾200~ 300、硼砂10~20、钼酸铵10~20和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2~4。 所述第1次丸粒化材料的组分及重量份为:尿素30~40、磷酸一铵20~30、苏 古米钾10~20、复硝酚钾1~3、30%茶皂素?烟碱水剂1~3、0. 3%苦参碱水剂1~3、 DMPP1~3和胶悬液5~7。 所述第2次丸粒化材料的组分及重量份为:尿素90~110、磷酸一铵50~70、钙 镁磷肥50~70、苏古米钾150~170、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盐10~20、硼砂14~16、DMPP 2~4和胶悬液8~12 ;所述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盐为氨基酸螯合锌、氨基酸螯合锰、氨基 酸螯合铜、氨基酸螯合铁和氨基酸螯合钼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采用等质量的上述五种 螯合物进行组配。 所述包衣剂的组分及重量份为: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3、40%福美双?萎锈 灵悬浮剂(福美双20% +萎锈灵20% )8~12、48%氟乐灵乳油2~3、72%都尔乳油2~ 3、成膜剂2~4、珠光粉1. 5~2. 5、钛白粉1. 5~2. 5和染料0. 3~0. 8。 优选的,所述内核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尿素35、过磷酸钙50、苏古米钾250、硼砂 15、钼酸铵15和DMPP3。 优选的,所述第1次丸粒化材料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尿素35、磷酸一铵25、苏古米 钾15、复硝酚钾2、30 %茶皂素?烟碱水剂2、0. 3 %苦参碱水剂2、DMPP2和胶悬液6。 优选的,所述第2次丸粒化材料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尿素100、磷酸一铵60、钙镁磷 肥60、苏古米钾160、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盐15、硼砂15、DMPP3和胶悬液10。 优选的,所述包衣剂各组分的重量份为:70 %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 5、40 %福美 双*萎锈灵悬浮剂(福美双20%+萎锈灵20%)10、48%氟乐灵乳油2.5、72%都尔乳油 2. 5、成膜剂3、珠光粉2、钛白粉2和染料0. 5。 进一步地,所述胶悬液是由明胶与丙二醇丁醚按照重量比8. 5~9. 2 :0. 8~1. 5 的比例配制而成,优选重量比为9 :1。 进一步地,所述成膜剂是由丙烯酰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按照重量比1 :0. 8~ 1. 2 :0. 8~1. 2的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合物,优选重量比为1 :1 :1。 其中,各原料的主要成分含量为:尿素含N彡46%;磷酸一铵含N彡11%、 P205多50%;过磷酸钙P205多16%;钙镁磷肥P205多12%;苏古米钾1(20多44.5%、 N彡13. 5% ;硼砂B彡11% ;钼酸铵含Mo彡54%。 生产方法,具体如下: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内核原料:尿素、过磷酸钙、苏古米钾、硼砂、钼酸铵和DMPP;将上述原料混匀、粉碎、造粒、干燥、筛分;粒度为巾0. 8~2. 8mm的颗粒作为内核通 过输送机进入第1次丸粒化机,其余大小颗粒重新返回粉碎、造粒、干燥、筛分; (2)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第1次丸粒化原料(粉状):尿素、磷酸一铵、苏古米钾、 复硝酚钾、30 %茶皂素?烟碱水剂(雾化混入)、0. 3 %苦参碱水剂(雾化混入)和DMPP;将 上述原料混匀及粉碎后制成丸粒化粉料,通过输送带输入第1次丸粒化机; (3)将胶悬液通过计量压力泵、管道及喷头雾化进入第1次丸粒化机;在第1次丸 粒化机中,以(1)筛分出的内核颗粒为内核,粉状物料在雾化后的胶悬液粘合作用下进行 丸粒化; (4)将丸粒化后的物料输入干燥机进行干燥,然后送入冷却机进行冷却;所述干 燥机入口温度205~255°C,干燥机出口物料温度65~85°C;所述冷却机出口物料温度 45±5°C; (5)将冷却后的物料输入振动筛,进行第2次筛分,粒径介于1~2. 5mm的物料输 入第2次丸粒化机,其余进入步骤(2)的破碎机破碎后重新丸粒化; (6)按上述重量份称取第2次丸粒化各原料(粉状):尿素、磷酸一铵、钙镁磷肥、 苏古米钾、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盐、硼砂和DMPP;将上述原料混匀及粉碎后制成丸粒化粉 料,通过输送带输入第2次丸粒化机; (7)将胶悬液通过计量压力泵、管道及喷头雾化进入第2次丸粒化机;在第2次丸 粒化机中,以(5)筛分出的第1次丸粒化颗粒为内核,粉状物料在雾化后的胶悬液粘合作用 下进行丸粒化; (8)将丸粒化后的物料输入干燥机进行干燥,然后送入冷却机进行冷却;所述干 燥机入口温度205~255°C,干燥机出口物料温度65~85°C;所述冷却机出口物料温度 45±5°C; (9)将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豆专用药肥,其特征是,它是以尿素、过磷酸钙、苏古米钾、钼酸铵、硼砂和DMPP复混造粒为内核,采用丸粒化材料进行2次丸粒化,再采用包衣剂进行包衣;其中内核、第1次丸粒化材料、第2次丸粒化材料和包衣剂的重量比为300~400:80~100:400~450:20~30;所述内核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尿素30~40、过磷酸钙40~60、苏古米钾200~300、硼砂10~20、钼酸铵10~20和DMPP 2~4;所述第1次丸粒化材料的组分及重量份为:尿素30~40、磷酸一铵20~30、苏古米钾10~20、复硝酚钾1~3、30%茶皂素·烟碱水剂1~3、0.3%苦参碱水剂1~3、DMPP 1~3和胶悬液5~7;所述第2次丸粒化材料的组分及重量份为:尿素90~110、磷酸一铵50~70、钙镁磷肥50~70、苏古米钾150~170、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盐10~20、硼砂14~16、DMPP 2~4和胶悬液8~12;所述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盐为氨基酸螯合锌、氨基酸螯合锰、氨基酸螯合铜、氨基酸螯合铁和氨基酸螯合钼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包衣剂的组分及重量份为: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3、40%福美双·萎锈灵悬浮剂8~12、48%氟乐灵乳油2~3、72%都尔乳油2~3、成膜剂2~4、珠光粉1.5~2.5、钛白粉1.5~2.5和染料0.3~0.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邦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