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幼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62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残障幼童推车,包含背靠管、扶手管、座椅管、前脚架、置物架管及后脚架,其特征在于,该扶手管上设有多个背靠分段调整孔,该背靠管与该扶手管是藉由一背靠调整螺栓相结合,以通过该背靠调整螺栓调整该扶手管与该背靠管之间的相对角度。(*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有关一种多功能的残障幼童推车,尤其是关于一种能够调整背靠与收合,又能以脚踩刹车的新型残障幼童推车。(2)
技术介绍
由于幼童骨骼肌肉尚未发育完全,加上活泼好动,常常会有摔伤,甚至脱臼、骨折等现象;或者生病致使体力衰弱不便于行走,因此必须坐在幼童专用推车上由大人照顾。所以已知有多种残障幼童推车符合上述的需要,诸如美国专利第6105997号中揭示一种幼童推车(如图1A所示),其能折收至最小体积,但是它缺乏调整背靠的功能,且同时由于结构上的限制,无法具有置物架,因此大人在操作时如果持有物品将会相当不便。在美国专利第6113128号中亦揭示另一种幼童推车(如图1B所示),虽然它可以调整座椅与背靠的相对角度,但是结构复杂,连带地导致生产成本及重量的增加。(3)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习知残障幼童推车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残障幼童推车,加设有置物架与遮阳罩,能够分段调整靠背,也可以收合至最小体积便于运送,同时只须脚踩就能安全刹车。根据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包含背靠管、扶手管、座椅管、前脚架、置物架管及后脚架,其特点是,该扶手管上设有多个背靠分段调整孔,该背靠管与该扶手管是藉由背靠调整螺栓相结合,以通过该背靠调整螺栓调整该扶手管与该背靠管之间的相对角度。根据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该背靠分段调整孔是设置于一U形夹片上,该U形夹片是设置于该背靠管外侧的侧挡管之上,该扶手管藉由该背靠调整螺栓定位于U形夹片的背靠分段调整孔内,以使该扶手管与该U形夹片结合,以当该背靠调整螺栓定位于不同调整孔时,调整该扶手管与该背靠管之间的相对角度。根据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该背靠管上设有一车架固定钩,以与后脚架上的一车架支撑凸台相卡合,以固定整个车架结构。根据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该后脚架的左右后轮内侧设有一刹车机构,该刹车机构包括一铁线、二刹车鼓及二刹车铁片,每一该刹车铁片上设有一上挡翼片、一下挡翼片及一凸起部,该铁线沿着该刹车铁片上的凸起部的弧面转动挤压所产生的弹性变形,以使该铁线两端轴向进入该刹车鼓上的孔洞而实现刹车。根据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该车架固定钩形成有一封闭长槽、一开放长槽及枢接于该背靠管上的一T型铜套,该车架固定钩的一端是枢接于该背靠管上,另一端则以开放长槽卡合在该车架支撑凸台上,以将车架固定钩上的T型铜套向两侧拉出而使车架固定钩脱离该车架支撑凸台而使整个车架收合。根据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该车架固定钩形成有一封闭长槽及一开放长槽,该车架固定钩一端分别以一弹簧连接于该背靠管,而另一端则以该开放长槽卡合在该车架支撑凸台上,并且藉由一螺栓枢接于该背靠管上,而以该螺栓作为枢转中心;该车架固定钩之间焊接有一连杆,以便通过单手或单脚压下该连杆克服该弹簧的恢复力,而带动该车架固定钩绕着该螺栓产生枢转,使该车架固定钩脱离该车架支撑凸台,而收合整个车架。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能够根据乘坐的幼童的身材与需要分段调整靠背,车架的向前收合方式符合人体工学,加上一踩双刹的强效刹车功能,使用起来更显安全,而且结构简单,因此大幅度降低总重量及生产成本。(4)附图说明图1A是一立体图,显示一习知的残障幼童推车。图1B是一立体图,显示另一习知的残障幼童推车。图2是一立体图,显示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图3是一示意侧视图,显示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在使用展开时的状态。图4是一示意侧视图,显示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在收拢时的状态。图5A是一立体图,显示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的车架固定钩及相关构件,其中车架固定钩卡合在后脚架的车架支撑凸台上。图5B是另一立体图,显示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的车架固定钩及相关构件,其中车架固定钩已脱离后脚架的车架支撑凸台。图6是一示意图,显示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的刹车机构。图7是一立体图,显示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的另一实施例。图8是一示意图,显示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的另一实施例的车架固定钩及相关构件,其中车架固定钩卡合在车架支撑凸台上,且将侧挡管移开。图9是一示意图,显示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的另一实施例的背靠调整方式。(5)具体实施方式本下将参考附图说明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由于车架结构是左右对称,故此仅以侧面标示相关的组件符号。首先,说明本技术残障幼童推车的主要车架结构。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包含背靠管10、扶手管14、座椅管16、前脚架20、置物架管32及后脚架34等部分,其中背靠管10与扶手管14藉由两侧旋入的背靠调整螺栓12而结合在一起,扶手管14与前脚架20于第一枢转点p1藉由螺栓结合,前脚架20与置物架管32于第二枢转点p2藉由铆钉结合,置物架管32与后脚架34于第三枢转点p3藉由铆钉结合,后脚架34则与座椅管16焊接成一体。在背靠管10上额外设有一车架固定钩40,其一端藉由铆钉44枢转式地固定在背靠管10上,另一端则是以一开放长槽卡合于后脚架34上焊接的一车架支撑凸台42,以便固定整个车架形成一连杆结构。当使用者欲收合本技术的残障幼童推车时,仅需以双手将车架固定钩40上的T型铜套46向两侧拉出,则车架固定钩40可以向前脱离车架支撑凸台42,则整个车架结构将可收拢置最小体积,这一点稍后会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扶手管14上设有三个背靠分段调整孔11,背靠管10与扶手管14藉由一背靠调整螺栓12而结合在一起且藉此调整背靠角度。背靠管10的自由端弯曲成握把部以便使用者握持,顶端延伸增设一遮阳罩架13,用以放置枕头与遮阳罩,提供舒适贴心的乘坐环境。座椅管16内部设有一座椅内管18,该座椅内管18可以在座椅管16内进行伸缩,以便根据乘坐幼童的需要调整座椅长度。前脚架20的自由端附近焊接有一脚踏板支架22,上面设有一脚踏板升降滑套26,此滑套26上枢接一脚踏板24,其中脚踏板升降滑套26与脚踏板支架22上均钻设有配合的孔洞,以便藉由脚踏板升降滑套26在脚踏板支架22上的升降滑动来调整脚踏板24的高度,当调整好适当的高度的后,可以一螺栓(未显示)穿过脚踏板升降滑套26与脚踏板支架22的孔洞,以便固定脚踏板24的高度。前脚架20的自由端弯曲部位枢转式地设有一前轮支架28,并附设一前轮30,致使前轮30可以任意变换方向在地面上转动。置物架管32下设有一置物架,当使用者手中有物品有碍操作推车时,可以将此物品安放于置物架内,相当方便。其次,在说明本技术残障幼童推车的收合操作前,先说明车架固定钩40的结构。参考图5A与5B,后脚架34上焊接一车架支撑凸台42,车架固定钩40为一近似椭圆板状铁片,其一端以铆钉44枢接于背靠管10上,另一端则以一开放长槽卡合在车架支撑凸台42上。在车架固定钩40上额外设置一封闭长槽及一T型铜套46,T型铜套46内设有一铆钉亦枢接于背靠管10上。该封闭长槽设有两个卡位,其孔径恰好等于T型铜套46的外径,而两个卡位中间的路径宽度则小于T型铜套46的外径。因此,当T型铜套46在压簧(未显示)的限制下尚未向外侧拉出时,则因为其外径的阻碍无法在此封闭长槽内产生相对移动,唯有将T型铜套46往外拉脱出封闭长槽,则车架固定钩40才能绕着铆钉44向前枢转,进而开放长槽即可脱离车架支撑凸台42,以达成整个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舜民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