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文斌雄专利>正文

九功能折叠式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34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九功能折叠式童车,包括有船形床体、前后轮、万向轮、方向盘、斜杆架和直杆架组成座位架,3条连杆和扶手组成折叠机构,调节器焊接在推把上,并开有一个以上的齿牙,靠背垫的卡钉卡在调节器上的齿牙,折叠卡板卡在支钉上,卡钉与折叠卡板之间用弹簧拉紧,推把上安装有篷布支撑架。优点是整体设计科学、结构简单、造价低、适应性广、具有九种功能、能折叠,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童车,特别是一种九功能折叠式童车。现有市售的童车,功能少,满月至7岁的婴幼儿,一个家庭必须购置几种不同功能的童车,才能满足不同时期幼儿的需要。这样不实用,花费大,而且不能折叠,对住高楼的使用者极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九个功能为一体,结构简单而又科学,造价低的折叠式童车。本技术的解决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整车是利用连杆机构原理,起到一动而百动,一静(定)而百静(定)作用。船形床体后两侧装有车轮。船形床体内四周装有万向轮。船形床体框架正前方装有大弯梁,大弯梁与前管连接,前管装进五件头,五件头上装有方向盘,下装有车叉,车叉装有前轮,船形床体上面有用连杆原理构成的坐架,靠背、扶手架、折叠开关、推把、调节器、篷布架等。变换车前轮、后轮、万向轮,和调节器、靠背本车就可以获得睡车、摇篮、坐栏、手推车、学步车、木马、三轮车、逍遥椅等功能,变换折叠卡板和调节器本车就可折叠起来。本技术的优点是整车设计科学、结构简单、造价低、适应性广、具有九种功能,能折叠使用,携带方便是高层楼房住宅者及老年人儿童的理想九功能折叠式童车。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安装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变换睡床功能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变换摇床功能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变换坐栏功能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变换学步功能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变换手推车功能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变换木马功能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变换三轮车功能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变换逍遥椅功能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变换折叠功能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后轮轴座部件局部俯视图。图14为技术的后轮轴座部件局部右视图。图15为本技术的调节板部件局部右视图。图16为本技术的调节板部件局部俯视图。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中,后轮(1)、船形床体(2)、车叉(3)、靠背架(4)、推把(5)、篷布支撑架(6、7)、扶手(8)、斜杆架(9)、直杆架(10)、方向盘(11)、前轮(12)、连杆(13、14、15)、万向轮(16)、车叉左右插销钉(17)、横杆(18)、调节器(19)、弹簧(20)、折叠卡板(21)、卡钉(22)、支钉(23)、大弯梁(24)、铰钉(25)、后轮座(26)、五件头(27)、铰钉(28、29)、前管(30)、扶拦杆(31)、座位架(32)、横杆(33)、后轮轴(34)、弹簧(35)、脚踏板(36)、脚踏板支架(37)、脚蹬(38)、学步车软带(39)、座位垫(40)。实施例,船形床体(2)用铁管或其它合金管弯制成弧形,圆弧半径约30-80厘米,长度约50-100厘米,右船舷有过渡圆弧正前方中间焊接有大弯梁(24),大弯梁(24)与前管(30)连接,前管(30)与五件头(27)连接,五件头上方装方向盘(11),下方装前轮(12),后船形床体两侧装有后轮座(26),后轮座(26)上开一凹坑,凹坑装后轮轴(34),后轮座(26)外面有圆垫片用螺栓螺固定,中心有圆孔,圆垫片中心有圆孔,圆孔穿过轴(34),轴两边是后轮(1),轴(34)陷入座(26)的凹坑,船形床体(2)后过渡圆弧上有一固定钉,钉上钩有弹簧(35),弹簧(35)钩紧在轴(34)上,弹簧(35)向后方,轴(34)的座(26)内侧有一关钉,当后轮(1)着地时卡压在船形床体(2)前方,关钉向前方,当折叠时关钉随后轮(1)和轴(34)转,后轮向前转向上,关钉向后转向上。船形床体(2)框架内侧两边和横杆(33)两侧装有万向轮(16),变换车时万向轮可上下活动。船形床体(2)两侧上装有斜杆架(9)和直杆架(10)组成座位架(32),由连杆(13、14、15)和扶手(8)组成的折叠机构。推手(5)用圆管弯成U型,开口端两侧焊接有调节器(19),调节器(19)中间开有一个以上的齿牙,靠背架(4)用圆管弯成U型,并焊有2条以上的横杆(18)支撑睡垫或背垫。靠背架(4)开口端两侧有2个卡钉(22)卡在调节器(19)的齿牙上,可调节靠背架(4)变换不同的功能。卡钉(22)与折叠卡板(21)之间用弹簧(20)拉紧。折叠卡板(21)上的挂钩卡在连杆(15)上的支钉(23),卡板(21)脱离支钉(23)整个车体通过连杆(13、14、15)和扶手(8)的支点折叠。推把(5)上安装有篷布支撑架(6、7)。对本技术变换各个功能进一步说明一、婴儿睡床功能,参照示意图4所示,把前后车轮(12、1)着地,把靠背架(4)放下至调节器(19)的第四档位使其与座位架(32)成略水平线,再把脚踏板(36)的脚踏板支架(37)顶着脚踏板(36),即完成实施工序,成为平稳安全、舒适的婴儿睡床、来回轻轻推动,使婴儿进入甜蜜的梦乡。二、婴儿摇床功能,参照示意图5所示,在第一功能的使用状态中,只变换前后轮。把前车叉插孔的销钉(17)拔出即把前轮(12)提起插入另一个插孔。把前轮固定。在童车的左边,把后车轮(1)顺时针提起,至车轮旁边的弹簧(35)收缩成原状,两个后轮即升起固定。船形床体(2)贴地,即成为摇篮功能,摆动推把(5)使床体(2)轻轻摆动,使婴儿慢慢入睡。三、婴儿坐栏车功能,参加示意图6所示,把前后车轮调成着地形状,把靠背架(4)提到调节器(19)的第一档位。把坐栏扶栏杆(31)插入两边扶手(8)用插梢插入固定,坐栏车把软带上下端,在扶栏杆(31)中间用扣纽扣住,软布带的下端扣紧于坐位架(32)前边中间,把脚踏板支架(37)放下,脚踏板(36)垂下即成为婴儿坐栏功能,把前轮(12)向左右两边均可转180°即可起万向轮(16)作用,轻轻把坐栏车随意推动,随意旋转,逗乐婴儿。四、幼儿学步车功能,参照示意图7所示,把前后轮升起如第二功能,把四个万向轮(16)放下,把座位垫(40)拿掉,学步车用软带(39)与座位架(32)的内外两端扣住,再把外方内圆的护栏垫放于扶手(8)之顶端,用插梢或带子绑紧,幼儿两手攀放于外方内圆的护栏杆处,两脚着地,即可学步行走,随意转向,安全可靠,锻炼婴儿的脚力。五、幼儿手推车功能,参照示意内8所示,把外方内圆的护栏杆垫拿掉,把座位坐垫(40)放回座位处,把四个万向轮(16)升起,让前后车轮着地,前轮向左或右往里面转180度,成万向轮作用,幼儿坐时把靠背架(4)拉起成垂直形状,睡时可把靠背架(4)放下与座位垫(40)成水平线,把脚踏板(36)提起,用支架(37)顶住,即成睡床,推车可坐,睡两用随意左右行走,转向自如。若幼儿有理智会听话,可把前轮向外转180度,成正常形状由幼儿自己左右拐弯,启发幼儿智力。六、幼儿摇马功能,参照示意图9所示,把篷布拆掉,把靠背架(4)调成垂直形状,把前后车轮升起,四个方向轮(16)也升起,幼儿手把方向盘(11),身子向前后稍用力倾斜,即如摇木马一样玩耍,乐趣无穷。七、幼儿三轮车功能,参照示意图10所示,按摇马功能的形状,只把前后车轮(12、1)着地,幼儿手把方向盘,脚踏脚蹬(38),用力踩动。如幼儿1至两岁,脚腿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九功能折叠式童车,包括车轮、踏板、篷布,其特征在于船形床体(2),正前方连接有大弯梁(24)。大弯梁(24)与前管(30)连接,前管(30)与方向盘(11)连接,船形床体(2)框架中间里向上的前方和两侧装有万向轮(16),后船形床体(2)两侧上装有后轮轴座(26),轴座(26)装有后轮轴(34),后轮轴(34)两边装后轮(1),船形床体(2)连接同斜杆架(9)和直杆架(10)组成的座位架(32),扶手(8)和连杆(13、14、15)组成的折叠机构,斜杆架(9)和连杆(15)铰接,直杆架(10)与连杆(13)铰接,折叠卡板(21)卡在连杆(15)上的支钉(23),卡板(21)中间有一个支钉支承,尾部钩有弹簧(20),弹簧(20)与卡钉(22)钩紧,调节器(19)焊接在推把(5)上,并有一个以上的调节齿牙,靠背架(4)上焊接有横杆(18)支撑睡垫或背垫,靠背架(4)上的卡钉(22)卡进调节齿牙,推把(5)上有一个以上的连接孔,用铰钉(29)连接扶手(8)和连杆(15),斜杆架(9)与直杆架(10)的顶端与扶手(8)一端用铰钉连接,铰钉尾部有一连接耳,用销钉锁紧护栏杆(31),在推把(5)上端安装有篷布支撑架(6、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斌雄文锋
申请(专利权)人:文斌雄文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