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刹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7219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婴儿车刹车装置,其含有连接婴儿车的刹车座;刹车鼓,其固定于该婴儿车的轮子上且可转动地连接至该刹车座;刹车皮,其固定不动地连接至该刹车鼓的周边上以及刹车片,其用不同于刹车皮的材质制成且可操作地安装于该刹车座上,用以可操作地与刹车皮接触,并借助刹车皮与不同材质的刹车片之间的摩擦力来刹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用的刹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婴儿车用的手动式刹车装置。
技术介绍
婴儿车的方便性已使其成为家有婴幼儿的家长带家中婴幼儿出门活动时,如到公园散步、逛街购物甚至是带着婴幼儿从事慢跑运动等的必要用具。从事户外活动时常会遇到各种需要使用到刹车装置的不同路况,例如行走在下坡路段上时。然而,现有的婴儿车刹车装置绝大部分都是用脚来动作的装置,而这些用脚来动作的刹车装置对于推着婴儿车慢跑的人而言是极为不便且不实用。此外,现有的婴儿车刹车装置中,刹车鼓上的刹车皮与刹车片皆为橡胶材质,其在摩擦时极易卡住,造成刹车不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用手致动的慢跑型婴儿车用的刹车装置,方便慢跑者于慢跑期间用手来实施刹车操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利用刹车鼓与刹车片的材质不同来达到刹车功效的刹车装置。本技术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婴儿车刹车装置,其主要包含刹车座连接该婴儿车,其具有座体及座盖;刹车鼓,其固定于该婴儿车的轮子上且可转动地连接至该刹车座的座体上;刹车皮,其固定不动地连接至该刹车鼓的周边上;及刹车片,其用不同于刹车皮的材质制成且可操作地安装于该刹车座的座体上,用以可操作地与刹车皮接触。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其中该刹车鼓的周边上形成有多个卡合齿及该刹车皮为一套设在刹车鼓的周边上的橡胶圈,其具有多个卡合槽用来与刹车鼓的卡合齿相啮合。该刹车片为金属片,其以一种与该刹车皮之间保持间隙的方式被安装在该刹车皮的周围,且其一端固定在刹车座的座体上,另一端则与该致动机构连接。最好是,该金属片与该刹车皮相接触的一面经过表面处理,以增加表面粗糙度及增加与刹车皮之间的摩擦力。该致动机构包含钢线其一端与该刹车片相连结,固定在该刹车座上且可让该钢线穿过的套圈,及复位弹簧,其设置在该钢线与刹车片结合处与该套圈之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婴儿车用刹车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婴儿车用刹车装置的分解立体图;以及图3为立体图,其中该刹车座的座盖被取下,以显示出本技术的婴儿车用刹车装置局部结构关系。具体实施方式现参照附图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婴儿车用的刹车装置主要包含刹车座10,刹车鼓20,刹车皮30,刹车片40及致动机构50。刹车座10包括座体12,其中心处设有轴孔16用来可转动地与婴儿车的轮轴(未图示)相连接;座盖13,其上开设有一可供部分刹车鼓20伸出的开孔17且借助螺钉15可拆解地固定于该座体12上及与座体12一体形成的安装部14,用来安装置婴儿车的车架(未图示)上。刹车鼓20为圆柱形的构件,其具有第一直径部分21及第二直径部分22,其中该第一直径的部分21的直径小于等于座盖13上的开孔17的直径,使其可由开孔17穿出,该第二直径部分22的直径大于该开孔17的直径。刹车鼓20被不可转动地固定于婴儿车的轮子(未图示)上。或者,刹车鼓20可与轮子一体形成而成为轮子的一部分。此外,在该刹车鼓20的中央处设有用来与婴儿车的轮轴可转动地相结合的中心孔23且该刹车鼓20是以该中心孔23与该轴孔16对准的方式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座体12内。该刹车鼓20进一步在其第二直径部分22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多个径向朝外突伸出的卡合齿24。该刹车皮30在此实施例中为橡胶制成的具有一定高度及厚度的橡胶圈,其内周壁上形成有多个与刹车鼓20的卡合相对应的卡合槽32,并以卡合槽32与卡合齿24相啮合的方式套设在该刹车鼓20的第二直径部分22上,使得刹车皮30与刹车鼓20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运动,如图3所示。如图2及图3所示,该刹车片40在此实施例中为金属材质制成的圆形的金属带,其以与该刹车皮30相隔间距的方式被设置在该刹车皮30周围,且其一端借助铆钉41被固定在该刹车座10的座体12上,其另一端则设有结合孔42。此外,该刹车片40的面向该刹车皮30的一面最好是接受表面处理,例如压花或形成特定表面纹路,以增加表面粗糙度及增加与刹车皮之间的摩擦力。该致动装置50包含钢线52,其一端借助穿过刹车片40上的结合孔42的铆钉51及垫圈53而结合至该刹车片40,其另一端则连接至婴儿车的刹车操作构件(未图示)。该致动装置50进一步包含一固定在该刹车座10的座体12上的套圈54,该钢线52可由其间穿过。此外,复位弹簧56被设置在该套圈54与该铆钉51之间,如图3所示。在操作上,当使用者拉动婴儿车上的刹车操作构件(未图示)时,钢线52受到图3的箭头所示的作用力F而被拉动时,此时,复位弹簧56会被压缩且刹车片40会顺着图3的的逆时钟方向被拉紧而与刹车鼓20上的刹车皮30形成圆周性地接触,并借助刹车片40与刹车皮30之间的摩擦力来让刹车鼓20及与刹车鼓20相连结的婴儿车的轮子停止转动,进而达到将婴儿车刹车的功效。当要让被煞停的婴儿车恢复运动时,只要放松刹车操作构件(未图示),此时钢线52已不再受力,被压缩的复位弹簧56会因位其本身的弹力恢复至其原来的长度,进而将刹车片40推回至其原来未与刹车皮30接触的状态,使得刹车鼓20可以再度相对于刹车座10转动,让婴儿车能够再度自由运动。虽然本技术已依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于上文中加以说明,但这并不表示本技术的范围只局限于上述的结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的说明之后将可很容易地发展出等效的替代结构,而这些等效的替代结构亦是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刹车座,其连接所述婴儿车并其具有座体及座盖;刹车鼓,其固定于所述婴儿车的轮子上且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刹车座的座体上;刹车皮,其固定不动地连接至所述刹车鼓的周边上;及刹车片,其用不同于刹车皮的材质制成且可操作地安装于所述刹车座的座体上,用以可操作地与刹车皮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鼓的周边上形成有多个卡合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皮为套设在刹车鼓的周边上的橡胶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皮在其面向所述刹车鼓的一侧上具有多个卡合槽用来与刹车鼓的卡合齿相啮合。5.如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婴儿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片为金属片。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与所述刹车皮相接触的一面具有表面纹路。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致动机构,其与所述刹车片连接以致动所述刹车片,所述刹车片是以一种与所述刹车皮之间保持间隙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刹车皮的周围,且其一端固定在刹车座的座体上,另一端则与所述致动机构连接。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致动机构,其与所述刹车片连接以致动所述刹车片,所述刹车片是以一种与所述刹车皮之间保持间隙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刹车皮的周围,且其一端固定在刹车车座的座体上,另一端则与所述致动机构连接。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机构包含钢线,其一端与所述刹车片相连结,固定在所述刹车座上且可让所述钢线穿过的套圈及复位弹簧,其设置在所述钢线与刹车片结合处与所述套圈之间。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车刹车装置,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刹车座,其连接所述婴儿车并其具有座体及座盖;    刹车鼓,其固定于所述婴儿车的轮子上且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刹车座的座体上;    刹车皮,其固定不动地连接至所述刹车鼓的周边上;及    刹车片,其用不同于刹车皮的材质制成且可操作地安装于所述刹车座的座体上,用以可操作地与刹车皮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舜民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