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道床调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3670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滑动道床调车机,它主要由气动绞车牵引机构、道床运行机构、无极钢丝绳和卡绳器组成,气动绞车牵引机构由调车绞车及气路控制屏组成,设在耙斗机的卸载槽支柱上;道床运行机构由双线道床短节和对称弹簧道岔、对称综合道岔及斜坡轨道短节组成。将装岩转载和矿车调度编组两种功能合二为一,不仅加快了调车装岩速度,也减少了调车场的铺设工程;直巷调车转载生产率为94m↑[3]/h,弯巷转载生产率62m↑[3]/h,直弯巷两种转载生产率均超过0.3m↑[3]型耙斗机的铭牌生产率,达到0.6m↑[3]型耙斗机的平均生产率。一次可以调7辆矿车,可以加快空重车的装岩调运,减少了调车场的铺设工程,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成本低,效率高,省时省力。(*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滑动道床调车机,尤其适用于矿山平巷、交通隧道、城市地下工程等施工的排矸转载调车。二
技术介绍
近三十年来,国内平巷施工月成巷一直徘徊在六十多米的水平,比立井、斜巷(井)都发展慢,其原因是机械作业线后配套未找到较理想的机具。以耙斗机配调车盘为形式的作业线,只能用于双轨巷,铺轨工作量大,矿车轴承损耗也大;以侧装机、钻车、皮带转载机组成的作业线,也是只能在双轨巷应用。皮带机遇到弯巷不能通过,而且设备价格及维修费高;梭式矿车,也因广大的煤矿平巷内没有卸矸暗井而不能应用。大部分装岩转载作业靠人工倒车,装岩不能连续进行,不仅劳动繁重,装岩生产率只能发挥铭牌的20%~30%,大大阻碍了平巷的施工速度和矿井等工程的投产,加剧了能源供应的短缺。因此研制一种适应各种巷道的转载机,实现巷道连续地快速排矸,非常必要。三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提高生产效率、省时省力、能在单双轨平巷、弯曲巷等转载绞车的滑动道床调车机。本技术滑动道床调车机,它主要由气动绞车牵引机构、道床运行机构、无极钢丝绳和卡绳器组成,气动绞车牵引机构由调车绞车及气路控制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动道床调车机,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气动绞车牵引机构、道床运行机构、无极钢丝绳(3)和卡绳器(6)组成,气动绞车牵引机构由调车绞车及气路控制屏(2)组成,设在耙斗机(1)的卸载槽支柱上;道床运行机构由双线道床短节(12)和对称弹簧道岔(7)、对称综合道岔(16)及斜坡轨道短节(5)组成;双线道床短节(12)设有卡道器(13)和支腿(11),最后一节双线道床短节的重车线上设有挡车器(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王有庆李艾民孙执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