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板复合多孔钻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3298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1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辐板复合多孔钻床,包括:底板、立柱、传动箱、电机和电气箱;所述底板两侧固定设置立柱,所述底板中间设置液缸,所述液缸与液压站连接;所述立柱上端设置传动箱,所述传动箱上设置电机板,所述电机板上设置电机,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电气箱,所述立柱上设置工作台和中板,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液缸的上方,所述工作台上设置夹具部件,所述中板设置在所述传动箱下方的立柱上,所述中板上设置钻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圈轮辐多孔钻床,用于对钢圈螺栓孔进行钻、绞、锪等工序;进给采用液压、电器联合控制,安全可靠,机床的精度高、刚性好、操纵灵活、维修方便,工作效率高,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辐板复合多孔钻床
技术介绍
目前主流的汽车采用辐板式轮辐结构,由于辐板式轮辋与轮辐是铸成一体的,质量轻,尺寸精度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明显改善车轮的空气力学特性,从而降低一部分汽车油耗。辐板轮辋上通常设置多孔结构,通过钻床进行钻孔,传统的加工钻床结构简单,只能进行单孔加工,对于多孔加工的加工精度低,而且由于是单孔加工,加工效率低。加工精度相对较低,通常是采用单孔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辐板复合多孔钻床,解决由于单孔加工造成的加工不准确和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辐板复合多孔钻床,包括:底板、立柱、传动箱、电机和电气箱;所述底板两侧固定设置立柱,所述底板中间设置液缸,所述液缸与液压站连接;所述立柱上端设置传动箱,所述传动箱上设置电机板,所述电机板上设置电机,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电气箱,所述立柱上设置工作台和中板,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液缸的上方,所述工作台上设置夹具部件,所述中板设置在所述传动箱下方的立柱上,所述中板上设置钻头。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与底板之间设置冷却槽。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箱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下箱体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上箱体与所述下箱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箱内部设置主轴线轴承、过渡轴线轴承和中轴线轴承。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和所述中板通过立柱线轴承与立柱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钢圈轮辐多孔钻床,用于对钢圈螺栓孔进行钻、绞、锪等工序;进给采用液压、电器联合控制,安全可靠,机床的精度高、刚性好、操纵灵活、维修方便,工作效率高,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辐板复合多孔钻床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辐板复合多孔钻床结构图。如图1所示,一种辐板复合多孔钻床,包括:底板11、立柱8、传动箱、电机I和电气箱16 ;所述底板11两侧固定设置立柱8,所述底板11中间设置液缸17,所述液缸17与液压站18连接;所述立柱8上端设置传动箱,所述传动箱上设置电机板2,所述电机板2上设置电机1,所述底板11的一侧设置电气箱16,所述立柱8上设置工作台9和中板5,所述工作台7位于所述液缸17的上方,所述工作台9上设置夹具部件7,所述中板5设置在所述传动箱下方的立柱8上,所述中板5上设置钻头。本技术实施例中,将待加工的工件6放置在工作台8上并通过夹具部件进行工件固定,电气箱为电机提供驱动力,电机输出与传动箱连接,通过传动箱驱动中板向下移动,同时对中板上的钻头进行驱动,随着中板的下移,对工件进行钻孔,由于中板上根据辐板孔数设置多个钻头,中板下移一次即可完成辐板上所有的钻孔,钻孔速度快,一致性好。所述工作台9与底板11之间设置冷却槽10。本技术实施例中,将冷却槽设置在底板上,不需要将钻孔完成的工件转移到其他冷却槽进行冷却,工件在钻孔完成后,可以直接放入冷却槽中进行冷却,冷却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所述传动箱包括上箱体3和下箱体4,所述下箱体4与所述立柱8固定连接,所述上箱体3与所述下箱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箱内部设置主轴线轴承14、过渡轴线轴承13和中轴线轴承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中轴线轴承,过渡轴线轴承,主轴线轴承上都带有齿轮,在钻床中三个主轴起到传动作用,使得整个机器正常运作;在主电机运作时可以带动整个机器,主轴线轴承的运转需要靠中轴线轴承来传动,而过度轴承的作用就是连接主轴线轴承和主轴线轴承。所述工作台9和所述中板5通过立柱线轴承15与立柱8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立柱线轴承,工作台和中板可以在立柱上上下移动。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多孔钻床时,首先检查机床的基本情况,确认机床正常时,把待加工的工件放置正确的位置后工件夹夹紧工件;电气箱中接通电源,启动电机和油泵,油泵启动运转并打油;通过下降按钮使工作台下降到下限位,随后中板上的钻头在电机的驱动下一次性加工多孔的扩铰,完成整个扩铰工作大概只需要6秒钟;然后按上升按钮使工作台上升至上限位后放松工件夹,取出工件,一次加工完成。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钢圈轮辐多孔钻床,用于对钢圈螺栓孔进行钻、绞、锪等工序;进给采用液压、电器联合控制,安全可靠,机床的精度高、刚性好、操纵灵活、维修方便,工作效率高,能比较大幅度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以上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主权项】1.一种辐板复合多孔钻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1)、立柱(8)、传动箱、电机(I)和电气箱(16);所述底板(11)两侧固定设置立柱(8),所述底板(11)中间设置液缸(17),所述液缸(17)与液压站(18)连接;所述立柱(8)上端设置传动箱,所述传动箱上设置电机板(2),所述电机板(2)上设置电机(1),所述底板(11)的一侧设置电气箱(16),所述立柱(8)上设置工作台(9)和中板(5),所述工作台(7)位于所述液缸(17)的上方,所述工作台(9)上设置夹具部件(7),所述中板(5)设置在所述传动箱下方的立柱(8)上,所述中板(5)上设置钻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板复合多孔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9)与底板(11)之间设置冷却槽(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板复合多孔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包括上箱体(3)和下箱体(4),所述下箱体(4)与所述立柱(8)固定连接,所述上箱体(3)与所述下箱体(4 )通过螺钉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板复合多孔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内部设置主轴线轴承(14)、过渡轴线轴承(13)和中轴线轴承(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板复合多孔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9)和所述中板(5)通过立柱线轴承(15)与立柱(8)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辐板复合多孔钻床,包括:底板、立柱、传动箱、电机和电气箱;所述底板两侧固定设置立柱,所述底板中间设置液缸,所述液缸与液压站连接;所述立柱上端设置传动箱,所述传动箱上设置电机板,所述电机板上设置电机,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电气箱,所述立柱上设置工作台和中板,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液缸的上方,所述工作台上设置夹具部件,所述中板设置在所述传动箱下方的立柱上,所述中板上设置钻头。本技术提供的钢圈轮辐多孔钻床,用于对钢圈螺栓孔进行钻、绞、锪等工序;进给采用液压、电器联合控制,安全可靠,机床的精度高、刚性好、操纵灵活、维修方便,工作效率高,降低工人劳动强度。【IPC分类】B23B41-00, B23Q1-25, B23B39-16, B23B47-02, B23Q1-01, B23Q11-10【公开号】CN204353523【申请号】CN201420820991【专利技术人】许奇 【申请人】合肥润德车轮制造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辐板复合多孔钻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1)、立柱(8)、传动箱、电机(1)和电气箱(16);所述底板(11)两侧固定设置立柱(8),所述底板(11)中间设置液缸(17),所述液缸(17)与液压站(18)连接;所述立柱(8)上端设置传动箱,所述传动箱上设置电机板(2),所述电机板(2)上设置电机(1),所述底板(11)的一侧设置电气箱(16),所述立柱(8)上设置工作台(9)和中板(5),所述工作台(7)位于所述液缸(17)的上方,所述工作台(9)上设置夹具部件(7),所述中板(5)设置在所述传动箱下方的立柱(8)上,所述中板(5)上设置钻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润德车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