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符清玉专利>正文

铁路车辆K18型成组风动开闭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3193 阅读:4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车辆K18型成组风动开闭控制装置,在中国K18型火车车辆上,增设一趟偏气管(11.2),支管(2.1)与风动开闭控制阀(8.1)的大端管接头相连;其中支管(3.1)与车门开闭控制气缸(10.1)的开门侧进气管接头相连,车门开闭控制气缸(10.1)的关门进气侧接头通过支管(9.1)与风动开闭控制阀(8.1)的垂直方向管接头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1)减少卸车人员,成组卸车由每组车数加一人,减为2人。(2)提高卸车速度,每组卸车时间由15分钟,减为10分钟。(3)卸车作业实现远端操作,避免了作业危险。(4)避免了有害作业环境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危害。(*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接应用于对多辆K18型铁路车辆底门的同步控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铁路车辆K18型成组风动开闭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K18型铁路车辆卸车作业模式一般为单车进行,每一辆车的开闭需要由一人蹬车操纵操作阀,车下另有一人指挥,完成卸车作业。有四辆一组、八辆一组和十辆一组。并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关工业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成组卸车的数量将不断增大。存在不足也越来越明显(1)用工人数多,效率低下。(2)卸车速度慢,每组耗时达15分钟。(3)作业环境存在一定危险,操作人员需要穿越接触面积很小的200×200网格状仓口篦子,容易踩空酿成事故。(4)作业环境产生粉尘,妨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的卸车作业方法的不足,从而提供了一种铁路车辆K18型成组风动开闭控制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技术在中国K18型火车车辆上,增设一趟偏气管,在偏气管两端各加装一个折角塞门,折角塞门接连接软管,在偏气管靠近车门控制风缸一侧,引出支管,从支管引出两个支管,支管与风动开闭控制阀的大端管接头相连;支管引出两个支管,其中支管与车门开闭控制气缸的开门侧进气管接头相连,支管与正装逆止阀相连后再经连接管与储气罐相连;储气罐另一接口通过支管与风动开闭控制阀的小端管接头相连;车门开闭控制气缸的关门进气侧接头通过支管与风动开闭控制阀的垂直方向管接头相连。本技术中风动开闭控制阀包括阀座,在阀座中设置有阀芯,在阀座上位于阀芯同侧安置有活节,活节通过活节固定螺母与阀座结合在一起。阀座由基座以及安置在基座上成直角分布的两根套管构成。阀座上开设有与阀芯外的空腔相连通的排气孔。阀芯是由阀杆及位于阀杆两端的同轴大小鞲鞴构成。在活节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圈。在阀芯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密封圈。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之安装于K18型漏斗车上,能够实现(1)减少卸车人员,成组卸车由每组车数加一人,减为2人。(2)提高卸车速度,每组卸车时间由15分钟,减为10分钟。(3)卸车作业实现远端操作,避免了作业危险。(4)避免了有害作业环境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危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风动开闭控制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以详细的描述如图所示,本技术在中国K18型火车车辆上,增设一趟偏气管(11.2),在偏气管(11.2)两端各加装一个折角塞门(11.1),折角塞门接连接软管(11.3),在偏气管(11.2)靠近车门控制风缸一侧,引出支管(1.1),从支管(1.1)引出两个支管(2.1)、(2.2),支管(2.1)与风动开闭控制阀(8.1)的大端管接头相连;支管(2.2)引出两个支管(3.1)、(3.2),其中支管(3.1)与车门开闭控制气缸(10.1)的开门侧进气管接头相连,支管(3.2)与正装逆止阀(4.1)相连后再经连接管(5.1)与储气罐(6.1)相连;储气罐另一接口通过支管(7.1)与风动开闭控制阀(8.1)的小端管接头相连;车门开闭控制气缸(10.1)的关门进气侧接头通过支管(9.1)与风动开闭控制阀(8.1)的垂直方向管接头相连。风动开闭控制阀(8.1)包括阀座(4),在阀座(4)中设置有阀芯(5),在阀座(4)上位于阀芯同侧安置有活节(1),活节(1)通过活节固定螺母(2)与阀座(4)结合在一起。阀座(4)由基座以及安置在基座上成直角分布的两根套管构成。阀座(4)上开设有与阀芯外的空腔相连通的排气孔(7)。阀芯(5)是由阀杆及位于阀杆两端的同轴大小鞲鞴构成。在活节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圈(3)。在阀芯(5)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密封圈(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每一辆K18型车辆上,增设一趟偏气管(11.2),位置和规格与原有制动风管一致。偏气管两端各加装一个折角塞门(11.1),折角塞门接连接软管(11.3)。在偏气管靠近车门控制风缸一侧,引出(1.1)支管,从(1.1)支管引出(2.1)、(2.2)两个支管,(2.1)支管与风动开闭控制阀(8.1)的大端管接头相连;(2.2)支管引出(3.1)、(3.2)两个支管,其中(3.1)支管与车门开闭控制气缸(10.1)的开门侧进气管接头相连,(3.2)支管与一各正装逆止阀(4.1)相连后再经连接管(5.1)与160L储气罐(6.1)相连。储气罐另一接口通过(7.1)支管与风动开闭控制阀(8.1)的小端管接头相连。车门开闭控制气缸(10.1)的关门进气侧接头通过(9.1)支管与风动开闭控制阀(8.1)的垂直方向管接头相连。使用时,将一组K18型车辆的偏气管首尾相连,每一组车辆的尾端偏气管折角塞门关闭,操纵人员在控制室给列车偏气管送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11.2)、(1.1)到达(8.1)的大端鞲鞴侧,通过(2.2)(3.1)到达(10.1)鞲鞴的开门进气侧,通过(3.2)、(4.1)、(5.1)、(6.1)、(7.1)到达(8.1)的小端鞲鞴侧。(8.1)大小鞲鞴在压力空气的作用下,因大鞲鞴侧作用力大于小鞲鞴侧作用力,大小鞲鞴向小鞲鞴一侧移动,到达止点。(10.1)的关门进气侧、通过(9.1)与(8.1)相通。车门在来自于(2.1)支管的压缩空气作用下被打开,车辆成组同步卸载。卸车结束,操纵人员在控制室将偏气管(0.2)中的压缩空气排向大气,(8.1)大端鞲鞴侧与车门控制开闭气缸开门进气侧压力降低,直至压力为零。(8.1)在来自(6.1)、(7.1)的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大小鞲鞴向大鞲鞴端移动,直至止点.这时(7.1)支管通过(8.1)和(9.1)、(10.1)的关门进气侧连同,来自(6.1)的压缩空气进入(10.1)关门进气侧,车门被关闭。整个过程需一人操纵,一人巡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成组卸车人员减少,以推广的某企业,原来每组卸车数位8辆,用人9人,采用本技术后卸车人员减为2人,每班净减7人,三班定岗人员由38人减为9人,减少定员29人,每年节约工资支出30余万元。同时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职工的健康和人身安全得到了进一步保证。缩短了卸车作业时间,提高了车辆的运转效率,为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车辆K18型成组风动开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中国K18型火车车辆上,增设一趟偏气管(11.2),在偏气管(11.2)两端各加装一个折角塞门(11.1),折角塞门接连接软管(11.3),在偏气管(11.2)靠近车门控制风缸一侧,引出支管(1.1),从支管(1.1)引出两个支管(2.1)、(2.2),支管(2.1)与风动开闭控制阀(8.1)的大端管接头相连;支管(2.2)引出两个支管(3.1)、(3.2),其中支管(3.1)与车门开闭控制气缸(10.1)的开门侧进气管接头相连,支管(3.2)与正装逆止阀(4.1)相连后再经连接管(5.1)与储气罐(6.1)相连;储气罐另一接口通过支管(7.1)与风动开闭控制阀(8.1)的小端管接头相连;车门开闭控制气缸(10.1)的关门进气侧接头通过支管(9.1)与风动开闭控制阀(8.1)的垂直方向管接头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K18型成组风动开闭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车辆K18型成组风动开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中国K18型火车车辆上,增设一趟偏气管(11.2),在偏气管(11.2)两端各加装一个折角塞门(11.1),折角塞门接连接软管(11.3),在偏气管(11.2)靠近车门控制风缸一侧,引出支管(1.1),从支管(1.1)引出两个支管(2.1)、(2.2),支管(2.1)与风动开闭控制阀(8.1)的大端管接头相连;支管(2.2)引出两个支管(3.1)、(3.2),其中支管(3.1)与车门开闭控制气缸(10.1)的开门侧进气管接头相连,支管(3.2)与正装逆止阀(4.1)相连后再经连接管(5.1)与储气罐(6.1)相连;储气罐另一接口通过支管(7.1)与风动开闭控制阀(8.1)的小端管接头相连;车门开闭控制气缸(10.1)的关门进气侧接头通过支管(9.1)与风动开闭控制阀(8.1)的垂直方向管接头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清玉
申请(专利权)人:符清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