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芯式复合材质铁路车辆心盘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2520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合于各种铁路车辆和机车使用的网芯式复合材质心盘垫板,这种垫板是用树脂类高分子化合物和粉碎状纤维物复合,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模压制成,其结构特点是在复合材质基体中加进用钢丝编制的网芯,并在复合材质基体的承压表面粘附薄层橡胶,这样,既可以提高复合材质垫板的抗冲击强度,又可以增加复合材质垫板的弹性,从而减轻车辆的车体在运行中的震动,有利于安全行车。(*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涉及童车的改进。目前所使用的童车的用途较少,再则,当儿童长大后,童车也随之报废了,这就造成了浪费。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出的多用途、携带方便的多功能组合童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童车的结构示意图,1下框架、2车底板、3套环、4轴、5夹子、6上框架、7车桌板、8弹簧、9定位销、10前U形框架、11通孔、12座板、13支撑杆、14后U形框架、15轴、16挂勾、17把手、18靠背板、19滑槽、20方形框架、21轴、22支杆、23车轮、24后轴、25轴、26支杆、27夹子、28轴、29前轴。图2是图1的剖视图,30轴夹子、31套管、32轴、33轴座、34凹槽、35布、36下U形框架。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37轴、38销、39间隔套、40固定销、41上U形框架、42定位销拉绳。图4是定位销9及有关部份结构放大示意图。43孔。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44固定钉。图6是固定销40及其有关部份结构示意图。图7是方形框架20的一个端部及有关部份的结构示意图。45支腿、46踏板。图8是本技术作为儿童卧车的使用状态图。图9是本技术作为简易推车的使用状态图。图10是图9的左视图。47网布、48定位销、49档销。图11是本技术作为旅行推车的使用状态图。图12是本技术作为旅行坐椅的使用状态图。图13是本技术作为日常坐椅的使用状态图。50脚套。图14是本技术作为简易儿童桌的使用状态图。51插销。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上框架6,下框架1、车轮23、把手17、支撑杆13、车底板2、车座,其特征在于上框架6、下框架1均是由前U形框架10及可沿前U形框架10 移动并可固定的后U形框架14所构成,前U形框架10的中部具有通孔11;下框架1的前U形框架10上具有可拆卸的前轴29,下框架1的后U形框架14上具有可拆卸的后轴24;把手17是由上U形框架41、下U形框架36、方形框架20所组成,上U形框架41的内侧的中部具有档销49,上U形框架41可绕下U形框架36上端的轴37旋转。是由下U形框架36的定位销48固定上U形框架41,方形框架20的两侧分别具有定位凹槽34,方形框架20可绕轴座33的轴32旋转,轴座33可沿下U形框架36上下移动,把手17同上框架6、下框架1是可拆卸的连接;上框架6,下框架1之间是由可拆卸、可折叠的支撑杆13连接;车座包括座板12和靠背板18,靠背板18的支杆22可绕车底板2(或后U形框架14)上的轴旋转,座板12的一端通过轴21同靠背板18的支杆22的滑槽19相连接,座板12的另一端的轴28上的支杆26同车底板2(或前U形框架10)上的轴25相连接;靠背板18同上框架6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车底板2的底面上分别具有轴夹30及夹子27。车桌板2可通过夹子5固定到上框架6的前U形框架10上;上框架6的前、后U形框架(10、14)可以下列形式连接后U形框架14上具有定位销9,前U形框架10上分别具有相应的前、后销孔43;下框架1的前、后U形框架(10、14)可以下方式固定靠背板18上的支杆22的底部以凹槽34将下框架1的后U形框架14的后轴24固定;靠背板18可以挂勾16同上框架6的后U形框架14相连接;可在方形框架20的一个端部设置支腿45支腿45上还可设置脚踏板46。为儿童安全、保暖,可在上、下框架(6、1)之间附设罩面布等。作儿童推车使用时如图1所示。作儿童卧车使用时如图8所示,首先搬开挂勾,然后使靠背板的支杆转动,使后轴离开支杆的凹槽,就可向后同时移动上、下框架的后U形框架,再将后靠背板绕轴转至车底板同一平面,则座板面也随之落到车底板的同一平面内,即成儿童卧车形式;作简易推车时如图9-10,将把手从上、下框架分离出来,再使方形框架绕轴座上的轴转至平面的位置上,将支撑杆分别固定到把手的下U形框架及方形框架上,使之形成扶手,还可在方形框架安装上支腿及踏板,即可构成简易推车;作旅行推车时如图11,将把手和后车轮部份从上、下框架分离开,将方形框架转至平面位置上,在方形框架的前端安装上支脚,即可成旅行推车;作旅行坐椅时如图12所示,将上述旅行车的方形框架上移,再使上U形框架绕下U形框架的轴向下旋转,使上U形框架的档销落到方形框架上的凹槽部内,即可成旅行坐椅;作日常坐椅时如图13所示,将上述的旅行坐椅的车轮去掉,在下U形框架的底部上安装脚套,即成为日常坐椅;作简易儿童桌时将上、下框架的前U形框架交叉连接,将插销插入到上、下框架的前U形框架的中间通孔中,然后使上、下U形框架分别同车底板的轴夹和夹子相连,即构成简易儿童桌。本技术的主要优点1.用途广本车不仅通常可作儿童的坐、卧车使用,还可以作旅行简易推车、旅行推车、旅行坐椅、日常坐椅、简易儿童桌;2.使用方便,本车大部件可拆卸,因此,可以分装携带,组装使用。3.结构简单,造价低,由于结构设计合理,在保证多功能的前提下,用料最省,加工工艺也极简单,大为降低了制作成本。4.提高使用率克服了目前童车因孩子长大废弃的缺点,当不用作儿童的推卧车时,可将本车拆装成旅行车、坐椅、简易儿童桌等,长期使用。权利要求1.多功能组合童车,包括上框架6、下框架1、车轮23、把手17、支撑杆13、车底板2、车座,其特征在于上框架6、下框架1均是由前U形框架10及可沿前U形框架10移动并可固定的后U形框架14所构成,前U形框架10的中部具有通孔11,下框架1的前U形框架10上具有可折卸的前轴29,下框架1的后U形框架14上具有可折卸的后轴24;把手17是由上U形框架41、下U形框架36、方形框架20所组成,上U形框架41的内侧的中部具有档销49,上U形框架41可绕下U形框架36上端的轴37旋转。是由下U形框架36的定位销48固定上U形框架41,方形框架20的两侧分别具有定位凹槽34,方形框架20可绕轴座33的轴32旋转,轴座33可沿下U形框架36上下移动,把手17同上框架6,下框架1是可拆卸的连接;上框架6、下框架1之间是由可拆卸、可折叠的支撑杆13连接;车座包括座板12和靠背板18,靠背板18的支杆22可绕车底板2(或后U形框架14)上的轴旋转,座板12的一端通过轴21同靠板背18的支杆22的滑槽19相连接,座板12另一端的轴28上的支杆26同车底板2(或前U形框架10)上的轴25相连接,靠背板18同上框架6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车底板2的底面上分别具有轴夹30及夹子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童车,其特征在于桌板7可通过夹子5固定到上框架6的前U形框架1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童车,其特征在于后U形框架14上具有定位销9,前U形框架10上分别具有相应的前、后销孔4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童车,其特征在于靠背板18上的支杆22的底部具有凹槽3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童车,其特征在于靠背板18上具有挂勾1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童车,其特征在于方形框架20的一个端部具有支腿4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组合童车,其特征在于支腿45上具有踏板46。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属于童车的改进。本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铁路车辆复合材料制成的心盘垫板,其特征是在复合材质基体(3)中加进钢丝网芯(1),并在复合材质基体(3)的承压表面粘附薄层橡胶(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国绪
申请(专利权)人:铁道部兰州铁路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