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防护套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9653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防护套机构,包括位于车座体空腔内的支撑台、位于座管管腔内的支撑杆和紧固在支撑台上的防护套,支撑台固接在支撑杆的顶端,且二者的夹角与车座体和座管的夹角相匹配,支撑杆可从座管的管腔内拉出,支撑杆的下部设置有用于限定支撑杆突出于车座体的高度的限位单元,支撑杆推回座管的管腔时,限位单元可回缩,防护套可展开且包覆自行车全车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护套机构,便于防护套的携带,雨雪天气可随时取出使用,且对雨雪的导流效果好,延长了防护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防雨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属于户外交通工具,无论是骑行海事存放均位于户外,当遇到雨雪天气,自行车裸露在雨雪中,势必造成自行车淋湿,而用户在骑行过程中需要接触自行车的车座、车把及脚蹬附近区域,自行车车身上的雨雪会弄湿用户的衣物,且车把由于雨雪的作用会变得湿滑,对用户掌控自行车造成不便。现有的防护方式一般是用户根据天气预报选择携带防雨罩,但是用户经常会忘记带防雨罩,造成自行车淋湿,而且防雨罩的携带也不方便,需要占用自行车的车载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防护套机构,适用于雨雪天气,能够隔离雨雪,避免自行车遭雨雪淋湿,且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防护套机构,包括位于车座体空腔内的支撑台、位于座管管腔内的支撑杆和紧固在支撑台上的防护套,支撑台固接在支撑杆的顶端,且二者的夹角与车座体和座管的夹角相匹配,支撑杆可从座管的管腔内拉出,支撑杆的下部设置有用于限定支撑杆突出于车座体的高度的限位单元,支撑杆推回座管的管腔时,限位单元可回缩,防护套可展开且包覆自行车全车身。其中,支撑杆的上端部连接有多根导流支架,支撑杆的上端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盛放导流支架的凹槽,导流支架的上端部与支撑杆的上端部铰接,导流支架的下端与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用于支撑多根导流支架向四周张开成伞状,导流支架可压缩第一弹簧至恢复到凹槽内。其中,支撑杆的下部连接有环形排布的多根限位支架,支撑杆的杆面上设置有盛放限位支架的支架槽,限位支架的上端与支撑杆铰接,限位支架的下端与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用于限位支架张开时提供拉力。其中,支撑台顶面上设置有弹性的固定带,固定带的两端固接于支撑台的顶面,折叠后的防护套夹持在固定带的弹性紧固空间内。进一步,支撑台的侧部设置有拉手,拉手与支撑台的顶面平行。进一步,支撑台的上边缘设置有圆角。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支撑台和支撑杆可上拉限位至较高位置,以实现防护套展开后,其在自行车的中部位置处于最高点,从而保证了雨雪降落至防护套表面后可顺利导流至地面,避免了雨雪的囤积造成对防护套的压迫,同时增加的导流支架可进一步保护防护套免遭雨雪压坏。总之本技术提供的防护套机构,便于防护套的携带,雨雪天气可随时取出使用,且对雨雪的导流效果好,延长了防护套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支撑台2-支撑杆,3-防护套,4-车座体,5-车座上盖,6_座管,7_导流支架,8-凹槽,9-第一弹簧,10-限位支架,11-支架槽,12-第二弹簧,13-固定带,14-拉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自行车的车座体4内设置有空腔,且车座体4包括可开合的车座上盖5,本自行车防护套机构,包括位于车座体4空腔内的支撑台1、位于座管6管腔内的支撑杆2和紧固在支撑台I上的防护套3,支撑台I固接在支撑杆2的顶端,且二者的夹角与车座体4和座管6的夹角相匹配,支撑杆2可从座管6的管腔内拉出,支撑杆2的下部设置有用于限定支撑杆2突出于车座体I的高度的限位单元,支撑杆2推回座管6的管腔时,限位单元可回缩,防护套3可展开且包覆自行车全车身。平时,限位单元处于回缩状态,支撑杆2位于座管6的管腔内,支撑台I及折叠后的防护套3位于车座体4的空腔内,而车座上盖5处于盖合状态;当遇到雨雪天气,用户可打开车座上盖5,将支撑台I及支撑杆2上拉,至限位单元张开且卡在车座体4空腔的底部,支撑杆2将防护套3支撑至高于自行车其它部分,然后将防护套3展开并包覆自行车全车身,从而可使车座体5位置,即自行车中部位置的防护套3处于最好点,便于雨水的导流,防止雨水囤积在防护套3底部而形成过大压力造成防护套3破损。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护套3表面对雨水的导流作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杆2的上端部连接有多根导流支架7,支撑杆2的上端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盛放导流支架7的凹槽8,导流支架7的上端部与支撑杆2的上端部铰接,导流支架7的下端与支撑杆2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用于支撑多根导流支架7向四周张开成伞状,导流支架7可压缩第一弹簧9至恢复到凹槽8内。导流支架7张开呈伞状,为防护套3提供更大的支撑面,且导流支架7起到缓冲作用,多根导流支架7可提高防护套3的强度,克服雨雪下降的重力,进一步保护防护套3免受雨雪的破坏。限位单元可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只要能张开以实现限位,且可回缩至不影响支撑杆推回座管6的管腔即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杆2的下部连接有环形排布的多根限位支架10,支撑杆2的杆面上设置有盛放限位支架10的支架槽11,限位支架10的上端与支撑杆2铰接,限位支架10的下端与支撑杆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2,第二弹簧12用于限位支架10张开时提供拉力。支撑杆2上拉至限位单元露出后,将限位支架10向外拉开,卡在车座体5空腔的底部,并依此将多个限位支架10拉开卡合,第二弹簧12的拉力将克服防护套3的重力、支撑杆2及支撑台I的重力及雨雪的压力等,保证支撑杆2稳定地支撑防护套3。为了将折叠后的防护套3紧固在支撑台I的顶面,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台I顶面上设置有弹性的固定带13,固定带13的两端固接于支撑台I的顶面,折叠后的防护套3夹持在固定带13的弹性紧固空间内。这样,保证了防护套3紧固在支撑台I的顶面上。为了方便将支撑台及支撑杆上拉,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台I的侧部设置有拉手14,拉手14与支撑台I的顶面平行。拉手14不仅可方便用户推拉支撑台1,且其与支撑台I的顶面平行,不会影响防护套3张开时支撑台I与防护套3的接触平面,避免戳破防护套3。为了进一步避免对防护套的破坏,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台I的上边缘设置有圆角。保证了支撑台I与防护套3接触面的圆滑,避免戳破防护套3。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自行车防护套机构,自行车的车座体(4)内设置有空腔,且车座体(4)设置有可开合的车座上盖(5),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车座体(I)空腔内的支撑台(I)、位于座管(6)管腔内的支撑杆(2)和紧固在支撑台(I)上的防护套(3),支撑台(I)固接在支撑杆(2)的顶端,且二者的夹角与车座体(4)和座管(6)的夹角相匹配,支撑杆(2)可从座管¢)的管腔内拉出,支撑杆(2)的下部设置有用于限定支撑杆(2)突出于车座体(4)的高度的限位单元,支撑杆(2)推回座管¢)的管腔时,限位单元可回缩,防护套(3)可展开且包覆自行车全车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护套机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杆(2)的上端部连接有多根导流支架(7),支撑杆(2)的上端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盛放导流支架(7)的凹槽(8),导流支架(7)的上端部与支撑杆(2)的上端部铰接,导流支架(7)的下端与支撑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防护套机构,自行车的车座体(4)内设置有空腔,且车座体(4)设置有可开合的车座上盖(5),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车座体(1)空腔内的支撑台(1)、位于座管(6)管腔内的支撑杆(2)和紧固在支撑台(1)上的防护套(3),支撑台(1)固接在支撑杆(2)的顶端,且二者的夹角与车座体(4)和座管(6)的夹角相匹配,支撑杆(2)可从座管(6)的管腔内拉出,支撑杆(2)的下部设置有用于限定支撑杆(2)突出于车座体(4)的高度的限位单元,支撑杆(2)推回座管(6)的管腔时,限位单元可回缩,防护套(3)可展开且包覆自行车全车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福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昌琴瑶自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