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胜善专利>正文

环翼飞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9141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翼飞车,有一个机车车体1,所述车体前部两侧对称地装有环形前翼2,所述车体后部两侧对称地装有环形后翼3,所述的环形前翼由上翼201、下翼202及端弧段203构成,所述的环形后翼由上翼301、下翼302及端弧段303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小,车速高,运行平稳的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翼飞车,该车运行在轨道上,在高速运行时可以产生上升的浮力,减少轨道阻力,提高车速。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列车的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当车速提高到每小时300公里左右时,轨道阻力将是影响车速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减少轨道阻力的最有效的方式是采用磁力悬浮技术,但是该技术比较复杂并且投资较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投资小,车速高的轨道机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翼飞车,该机车车体两侧设有环形展翼,该展翼在机车高速行驶时可以产生升力,由此减轻机车车体对轨道的压力,进而减少轨道阻力。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环翼飞车,有一个机车车体,所述车体前部两侧对称地装有环形前翼,所述车体后部两侧对称地装有环形后翼,所述的环形前翼由上翼、下翼及端弧段构成,所述的环形后翼由上翼、下翼及端弧段构成。本技术运行在轨道上,当车速达到每小时200-500公里时,车体上的环形前翼和环形后翼将产生升力,使车体受到上的浮力,降低车体对轨道的压力,减少轨道阻力。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小,车速高,运行平稳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车头方向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参见图1、图2、图3,本技术的环翼飞车,是一个运行在高架轨道上的机车,该高架轨道可以是单轨也可以是双轨,本实施例是运行在单轨上的机车,该轨道是倒T型的预应力混凝土轨道,该机车由电力驱动,有一个机车车体1,车体长10米,可以由多个车体构成列车组运行,所述车体前部两侧对称地装有环形前翼2,所述车体后部两侧对称地装有环形后翼3,所述的环形前翼由上翼201、下翼202及端弧段203构成,所述的环形后翼由上翼301、下翼302及端弧段303构成,所述的上翼及下翼均采用与飞机机翼相同制造技术设计制造,翼展12米,上、下翼之间的间距为2.5米,翼宽3米,上、下翼之间加入端弧段可以提高上下翼的强度和稳定性。本技术在高速运行时车体上浮,可以降低车体对轨道的压力,减少轨道阻力及由此产生的车体震动,使机车运行更加平稳。权利要求1.一种环翼飞车,有一个机车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前部两侧对称地装有环形前翼(2),所述车体后部两侧对称地装有环形后翼(3),所述的环形前翼由上翼(201)、下翼(202)及端弧段(203)构成,所述的环形后翼由上翼(301)、下翼(302)及端弧段(303)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环翼飞车,有一个机车车体1,所述车体前部两侧对称地装有环形前翼2,所述车体后部两侧对称地装有环形后翼3,所述的环形前翼由上翼201、下翼202及端弧段203构成,所述的环形后翼由上翼301、下翼302及端弧段303构成。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小,车速高,运行平稳的优点。文档编号B61B13/08GK2401418SQ9925796公开日2000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7日专利技术者朱传华, 李胜善 申请人:李胜善, 朱传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翼飞车,有一个机车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前部两侧对称地装有环形前翼(2),所述车体后部两侧对称地装有环形后翼(3),所述的环形前翼由上翼(201)、下翼(202)及端弧段(203)构成,所述的环形后翼由上翼(301)、下翼(302)及端弧段(303)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传华李胜善
申请(专利权)人:李胜善朱传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