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光宇专利>正文

以普通轮轨为基础的磁浮列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48629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普通轮轨为基础的磁浮列车系统,是在普通轮轨的基础上开发的,其包括导轨装置和磁浮列车装置。所述导轨装置就是在现有铁路路轨两侧加装两条磁浮升力导轨,该磁浮升力导轨是由设置在路基上的高强度陶瓷轨座和设置在轨座上的由硅钢片叠装而成的扁钢组成。磁浮升力导轨沿轮轨方向平行设置,磁浮升力导轨上方设有沿轨道方向开口的轨逢。所述磁浮列车装置包括车体,车体底架设有纵梁,该纵梁的下侧沿纵梁方向设置稀土永磁升力体,该稀土永磁升力体的磁极方向与纵梁方向横向设置,该永磁升力体的位置与磁浮升力导轨轨逢的位置对应,永磁升力体插入轨逢中悬浮;车体底架上设置导向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浮列车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建立在现有轮轨列车的轮轨基础上的磁浮列车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轮轨列车均是在两条钢轨上运行的,因而行驶速度受到了技术的限制,速度一般在200公里以下,即使高速轮轨列车的行驶速度也会受到速度的限制不能有很大提高,一般在时速350公里以下。而磁悬浮列车以其高速闻名,速度可达到550公里,但磁悬浮列车也具有成本高的缺陷,致使运营成本很难降低。且根本就不能利用现有铁路的设施,必须是一种全新的磁浮列车系统。如德国的磁悬浮列车、日本的磁悬浮列车以及中国上海的磁悬浮列车。不是使用EMS系统就是使用EDS系统,都是专门设置的电磁悬浮轨道,在接通电源后才能实现悬浮运行。因此,不仅需要在建造初期要建设精密的专用轨道,而且其运行也是靠不停顿的大量供电来维持的,因而初期建造和运行成本都很高昂。由于这种原因,磁悬浮列车并没有普及。再加之原有轮轨设施的不能使用,也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鉴于上述原因,人们还在对磁浮列车进行改进研究,大量的研究方向在永磁体磁悬浮列车上,既使用永磁体的磁力使列车悬浮,但到目前一直没有成功的,也没有可以直接利用现有轮轨设施的,更不能同时实现轮轨列车和磁浮列车资源共享的。为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磁浮列车系统,本专利技术人曾专利技术过一种磁浮列车系统,其结构记载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99114692.1中和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00112720.9中。该结构中的升力系统包括设置在铁轨两边的升力导轨和设置在车体底架纵梁上的稀土永磁升力体,其中每一升力导轨由二扁钢组成,扁钢之间形成空轨缝,稀土永磁升力体插入空轨缝中,从而构成新的磁浮列车的升力系统,再结合其它的转向装置、推力装置等,构成磁浮列车系统。但遗憾的是上述结构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永磁体材料以及实施方法,致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不能实现而不能授予专利权。但本专利技术人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继续研究,终于能够以具体的方法实现稀土永磁材料磁悬浮列车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普通轮轨为基础的磁浮列车系统,其是在现有轮轨列车轨道基础上开发的一种磁浮列车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磁浮列车的功能,同时不上市原轮轨设施的利用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以普通轮轨为基础的磁浮列车系统是在普通轮轨的基础上开发的,包括导轨装置和磁浮列车装置;所述导轨装置包括普通轮轨和两边加装的磁浮升力导轨,该升力导轨由两块纵向平行安装的由硅钢片叠装而成的扁钢制成,磁浮升力导轨设置在轮轨枕木上的轨座上,轨座由高强度陶瓷材料制成,磁浮升力导轨沿轮轨平行设置,上方设有沿轨道方向开口的轨逢;所述磁浮列车装置包括车体,车体底架设有纵梁,该纵梁的下侧沿纵梁方向设置稀土永磁升力体,该稀土永磁升力体的磁极方向与纵梁方向横向设置,该永磁升力体的位置与磁浮升力导轨轨逢的位置对应,永磁升力体插入轨逢中悬浮;车体底架上设置导向定位装置。上述的该导向定位装置包括车体底架下侧四角各设置的导向定滑轮,导向定滑轮的位置对应于轮轨的一侧并与轮轨之间设置微小间隙。这种结构有利于保持整体车体的导向与定位稳定。上述所述磁浮升力导轨的轨逢两侧设置硅钢片叠制而成的扁钢,扁钢之间具有轨缝,永磁升力体插入二硅钢片扁钢之间的轨缝中。以增加磁浮的升力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稀土永磁升力体可以是钕铁硼永磁材料制得,其中该材料含有32%钕;64%铁;1%硼;3%其它元素,也可以是稀土钴永磁材料制得。上述的该磁浮列车装置的推进装置可以使用设置在车头或车尾的空气螺旋桨推进器。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该推进装置包括抱轴式双端输出电机、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双驱动轮、用于固定电机的等腰三角形框架、与等腰三角形框架顶端连接的十字接头、与十字接头连接的接头杆,其中接头杆固定在车体底架的后横梁中点部位,等腰三角形框架斜向前伸,抱轴式双端输出电机固定设置在等腰三角形框架内,输出轴伸出框架外,双驱动轮设置在输出轴上,双驱动轮分别放置在轮轨上表面上。通过双驱动轮的旋转驱动列车运行。上述所述磁浮列车装置还包括转向架,设置在底架下侧,通过中央轴承与底架连接,底架下固定设置前后两个圆弧形承力槽,转向架上侧对应于承力槽设置四个承力球;所述稀土永磁升力体、导向定位装置和推进装置均设置在转向架上。这种结构可以更加适应载重大、车速慢的情形。本专利技术的以普通轮轨为基础的磁浮列车系统充分利用了现有轮轨铁路的设施,同时还可以保持原有轮轨铁路的所有功能,因而可以不同单独建造磁浮列车的轨道,大大节省了磁浮升力导轨的造价。由于使用稀土永磁材料来产生磁悬浮作用,节省了大量的电力传输设施及传输损耗,节能效果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以普通轮轨为基础的磁浮列车系统的轨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以普通轮轨为基础的磁浮列车系统的悬浮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以普通轮轨为基础的磁浮列车系统的推进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以普通轮轨为基础的磁浮列车系统的推进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以普通轮轨为基础的磁浮列车系统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车体底架仰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磁浮列车系统的导轨装置是以普通轮轨列车的路轨为基础开发的。其中路基枕木1可以使用原有路基或做适应性改动,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的效果。路基枕木1上设置了两根平行的路轨2,在该些路轨2的外侧各加装了本专利技术的磁浮升力导轨3,该些磁浮升力导轨3由设置在路基枕木1上的高强度陶瓷制成的上侧中间开口的轨座和设置在轨座开口两侧的硅钢片叠装制成的扁钢8构成。使用硅钢片叠装成的扁钢的目的是尽量减小磁浮升力导轨上的涡流和涡流磁场的此阻尼力,同时保持产生较强的磁悬浮升力。该磁浮升力导轨3也沿路轨方向平行设置,并在该磁浮升力导轨3的两侧硅钢片叠装制成的扁钢之间形成了沿路轨2方向延伸开口的轨逢4。如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磁浮列车装置在磁浮升力导轨上悬浮的结构示意图。该些磁浮升力导轨3的轨逢4的两内侧各贴设硅钢片叠合而成的扁钢8,而硅钢片叠合而成的扁钢8之间仍然具有轨隙。而磁浮列车装置的车体底架7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了纵梁5,该纵梁5的下侧固定设置有稀土永磁升力体9,该稀土永磁升力体9的磁极的方向与纵梁5的方向垂直,横向设置,既沿行路轨2方向的垂直方向设置。该稀土永磁升力体9的位置则与磁浮升力导轨3的轨逢4的位置对应,并插入轨逢4中,这样由于稀土永磁体充磁具有磁性,从而可以在轨逢4中悬浮,进而使磁浮列车装置悬浮起来。如图2所示,为了保持稀土永磁升力体9不会与轨逢4两侧的硅钢片8接触,还在本专利技术的磁浮列车装置上设置导向定位装置。该转向定位装置设置在车体底架7的下侧,是分别设置在车体底架7四角的竖直设置的四个定滑轮6,该定滑轮6设置的位置位于导轨装置的轮轨2的内侧,并与路轨2内侧面之间具有极其微小的间隙。当列车稍微偏离方向致使永磁升力体9偏离原来位置时则由定滑轮6来限制其纵向位置。本实施例的磁浮列车的关键是稀土永磁材料的选用,本实施例中选用钕铁硼永磁材料制作永磁升力体,该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成分为含有32%钕;64%铁;1%硼;3%其它元素。本专利技术的磁浮列车还必须设有推进装置,该推进装置是设置在车头或车尾的空气螺旋桨推机器。而在载重大、时速低时还可以设置双驱动轮推进器,该推机器的结构如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普通轮轨为基础的磁浮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装置和磁浮列车装置;所述导轨装置包括普通轮轨和两边加装的磁浮升力导轨,该升力导轨由两块纵向平行安装的由硅钢片叠装而成的扁钢制成,磁浮升力导轨设置在轮轨枕木上的轨座上,轨座由高强度陶瓷材料制成,磁浮升力导轨沿轮轨平行设置,上方设有沿轨道方向开口的轨逢;所述磁浮列车装置包括车体,车体底架设有纵梁,该纵梁的下侧沿纵梁方向设置稀土永磁升力体,该稀土永磁升力体的磁极方向与纵梁方向横向设置,该永磁升力体的位置与磁浮升力导轨轨逢的位置对应,永磁升力体插入轨逢中悬浮;车体底架上设置导向定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宇
申请(专利权)人:王光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