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轴离心式摩擦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82783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0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立轴离心式摩擦联轴器,底座(1)下端的中心孔中穿装电机端半联轴器(2),电机端半联轴器(2)与底座(1)之间装有轴承一(7),底座(1)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底座地脚孔(1-1),电机端半联轴器(2)外圆周的上端铰接连杆(12)的下端,连杆(12)的上端铰接离心重锤(3)的中间,离心重锤(3)的上端分别铰接摩擦传动轴(4)的左、右两侧,摩擦传动轴(4)上分别固定装有平键(4-2),摩擦传动轴(4)的圆形凹槽内装有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下摩擦块(5-1),底座(1)上端面上分别用螺钉固定连接装有上盖(6),立轴离心式摩擦联轴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安装操作,可以用于空负荷启动场合的立式主动轴与从动轴联接。(*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立轴离心式摩擦联轴器
技术介绍
目前,机械中立式的主动轴与从动轴的联接一般只采用能开槽夹紧的联轴器或带胀套的联轴器,这种联接的可选方法已很少,而且这类联轴装置都是带着负荷启动,不能完成人们所期望的空负荷启动,在横式轴的联接中所使用的液力耦合器,基于多种原因不合适用于立轴,一些功能较为齐全的联轴装置,如20140577433.3立轴耦合式钢珠介质离合器,但其结构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安装操作的立轴离心式摩擦联轴器。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立轴离心式摩擦联轴器包括底座、轴承一端盖、轴承一、轴承二、销轴、输出轴、上盖,其特点是底座下端的中心孔中穿装电机端半联轴器,电机端半联轴器与底座之间装有轴承一,并用螺钉将轴承一端盖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底座地脚孔,电机端半联轴器外圆周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用销轴铰接连杆的下端,连杆的上端分别用销轴铰接离心重锤的中间,离心重锤的上端分别用销轴铰接摩擦传动轴的左、右两侧,摩擦传动轴上180度相对分别固定装有平键,电机端半联轴器的内孔壁上180度相对分别设有键槽,平键分别在键槽中上下滑动,摩擦传动轴的圆形凹槽的上端固定装有上摩擦块,摩擦传动轴的圆形凹槽内装有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下摩擦块,输出轴活动穿过摩擦块的中心孔,底座上端面上分别用螺钉固定连接装有上盖,上盖与输出轴上端之间装有轴承二,上盖的上端面上分别用螺钉固定连接装有轴承^■端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立轴离心式摩擦联轴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安装操作,可以用于空负荷启动场合的立式主动轴与从动轴联接。【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图1是立轴离心式摩擦联轴器结构剖视图。图中,1-底座;1-1_底座地脚孔;2_电机端半联轴器;2-1_键槽;3_离心重锤;4-摩擦传动轴;4-1_上摩擦块;4-2_平键;5_输出轴;5-1_下摩擦块;6-上盖;7_轴承一;8_轴承二 ;9_轴承一端盖;10-轴承二端盖;11-销轴;12_连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照附图1,立轴离心式摩擦联轴器的底座I下端的中心孔中穿装电机端半联轴器2,电机端半联轴器2与底座I之间装有轴承一 7,并用螺钉将轴承一端盖9固定在底座I上用于轴承一 7的限位,底座I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底座地脚孔1-1。电机端半联轴器2外圆周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用销轴11铰接连杆12的下端,连杆12的上端分别用销轴11铰接离心重锤3的中间,离心重锤33的上端分别用销轴11铰接摩擦传动轴4的左、右两侧。摩擦传动轴4上180度相对分别固定装有平键4-2,电机端半联轴器2的内孔壁上180度相对分别设有键槽2-1,平键4-2分别在键槽2-1中上下滑动。摩擦传动轴4的圆形凹槽的上端固定装有上摩擦块4-1,摩擦传动轴4的圆形凹槽内装有与输出轴5固定连接的下摩擦块5-1,输出轴5活动穿过上摩擦块4-1的中心孔。底座I上端面上分别用螺钉固定连接装有上盖6,上盖6与输出轴5上端之间装有轴承二 8,上盖6的上端面上分别用螺钉固定连接装有轴承二端盖10,轴承二端盖10用于轴承二 8的限位。立轴离心式摩擦联轴器的工作过程是:底座I作为该联轴器载体,通过底座地脚孔1-1用螺栓螺母固定在设备机架上,电机带动电机端半联轴器2旋转,电机端半闻轴器2带动离心重锤3旋转,离心重锤3旋转产生离心力使摩擦传动轴4在旋转的同时向下移动,摩擦传动轴4向下移动带动平键4-1在键槽2-1中向下滑动。摩擦传动轴4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上摩擦块4-1向下移动,使上摩擦块4-1与下摩擦块5-1之间实现摩擦接触连接,从而实现摩擦传动轴4与输出轴5之间的传动连接,当电机端半联轴器2速度降低及停止转动时,离心重锤3离心力降低,高度下降,上摩擦块4-1与下摩擦块5-1之间自动脱开。【主权项】1.一种立轴离心式摩擦联轴器,包括底座(1)、轴承一端盖(9)、轴承一(7)、轴承二(8)、销轴(11)、输出轴(5)、上盖(6),其特征在于底座(I)下端的中心孔中穿装电机端半联轴器(2),电机端半联轴器(2)与底座(I)之间装有轴承一(7),并用螺钉将轴承一端盖(9)固定在底座(I)上,底座(I)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底座地脚孔(1-1 ),电机端半联轴器(2)外圆周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用销轴(11)铰接连杆(12)的下端,连杆(12)的上端分别用销轴(11)铰接离心重锤(3)的中间,离心重锤(3)的上端分别用销轴(11)铰接摩擦传动轴(4)的左、右两侧,摩擦传动轴(4)上180度相对分别固定装有平键(4-2),电机端半联轴器(2)的内孔壁上180度相对分别设有键槽(2-1),平键(4-2)分别在键槽(2-1)中上下滑动,摩擦传动轴(4)的圆形凹槽的上端固定装有上摩擦块(4-1),摩擦传动轴(4)的圆形凹槽内装有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下摩擦块(5-1),输出轴(5)活动穿过摩擦块(4-1)的中心孔,底座(I)上端面上分别用螺钉固定连接装有上盖(6),上盖(6)与输出轴(5)上端之间装有轴承二(8),上盖(6)的上端面上分别用螺钉固定连接装有轴承二端盖(10)。【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立轴离心式摩擦联轴器,底座(1)下端的中心孔中穿装电机端半联轴器(2),电机端半联轴器(2)与底座(1)之间装有轴承一(7),底座(1)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底座地脚孔(1-1),电机端半联轴器(2)外圆周的上端铰接连杆(12)的下端,连杆(12)的上端铰接离心重锤(3)的中间,离心重锤(3)的上端分别铰接摩擦传动轴(4)的左、右两侧,摩擦传动轴(4)上分别固定装有平键(4-2),摩擦传动轴(4)的圆形凹槽内装有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下摩擦块(5-1),底座(1)上端面上分别用螺钉固定连接装有上盖(6),立轴离心式摩擦联轴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安装操作,可以用于空负荷启动场合的立式主动轴与从动轴联接。【IPC分类】F16D3-20【公开号】CN204344720【申请号】CN201420819624【专利技术人】苏荣华, 沈洪爽, 何凡 【申请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轴离心式摩擦联轴器,包括底座(1)、轴承一端盖(9)、轴承一(7)、轴承二(8)、销轴(11)、输出轴(5)、上盖(6),其特征在于底座(1)下端的中心孔中穿装电机端半联轴器(2),电机端半联轴器(2)与底座(1)之间装有轴承一(7),并用螺钉将轴承一端盖(9)固定在底座(1)上,底座(1)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底座地脚孔(1‑1),电机端半联轴器(2)外圆周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用销轴(11)铰接连杆(12)的下端,连杆(12)的上端分别用销轴(11)铰接离心重锤(3)的中间,离心重锤(3)的上端分别用销轴(11)铰接摩擦传动轴(4)的左、右两侧,摩擦传动轴(4)上180度相对分别固定装有平键(4‑2),电机端半联轴器(2)的内孔壁上180度相对分别设有键槽(2‑1),平键(4‑2)分别在键槽(2‑1)中上下滑动,摩擦传动轴(4)的圆形凹槽的上端固定装有上摩擦块(4‑1),摩擦传动轴(4)的圆形凹槽内装有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下摩擦块(5‑1),输出轴(5)活动穿过摩擦块(4‑1)的中心孔,底座(1)上端面上分别用螺钉固定连接装有上盖(6),上盖(6)与输出轴(5)上端之间装有轴承二(8),上盖(6)的上端面上分别用螺钉固定连接装有轴承二端盖(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荣华沈洪爽何凡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