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装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79991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0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装车,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的工作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下部的第一物料放置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台和所述第一物料放置台之间的第二物料放置台,所述第一物料放置台的物料放置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物料放置台的物料放置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工装车,当小批量生产时,工装车可利用两种类型的物料放置台满足所有物料的放置,解决了多种物料需要多台物料车配送到生产线,也无需等上一道工序装配完成后再装配本岗位物料,可以在一个工装车装配所有的物料,大大缩减时间,避免了造成人员资源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工装车还可与流水线体结合适应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装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装车。
技术介绍
生产线是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活动所构成的路线。生产线的种类,按范围大小分为产品生产线和零部件生产线,按节奏快慢分为流水生产线和非流水生产线,按自动化程度,分为自动化生产线和非自动化生产线。现有的生产模式是每个岗位员工在固定流水线体上将对应的装配物料进行组装。员工需要等上一道工序装配完成后方能装配本岗位物料,这会存在下道工序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方能进行生产,这种生产模式耗时长,导致人员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缺陷。因此,如何缩短装配时间,避免造成人员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装车,以缩短装配时间,避免造成人员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装车,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的工作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下部的第一物料放置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台和所述第一物料放置台之间的第二物料放置台,所述第一物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装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1);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1)顶部的工作台(104);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1)下部的第一物料放置台(10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1)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台(104)和所述第一物料放置台(102)之间的第二物料放置台(103),所述第一物料放置台(102)的物料放置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物料放置台(103)的物料放置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装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1);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1)顶部的工作台(104);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1)下部的第一物料放置台(10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1)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台(104)和所述第一物料放置台(102)之间的第二物料放置台(103),所述第一物料放置台(102)的物料放置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物料放置台(103)的物料放置面积;所述第二物料放置台(103)通过第一铰接销轴(113)铰接于所述支撑架(101)上,并通过锁紧装置固定;支撑板(110),所述支撑板(110)通过所述第一铰接销轴(113)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01)上,所述支撑板(110)上间隔开设有多个锁紧孔(111),各个所述锁紧孔(111)距所述第一铰接销轴(113)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物料放置台(103)上开设有固定孔;锁紧销轴(112),所述锁紧销轴(112)穿过所述固定孔和其中一个所述锁紧孔(1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1)沿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高度调节孔(114),所述第一铰接销轴(113)插设于其中一个所述高度调节孔(114)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物料放置台(103)为两个,且分别布置于所述支撑架(101)的两侧;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物料放置台(10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15),另一个所述第二物料放置台(10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16);所述第一连接块(115)上开设有条形滑槽(118),所述第二连接块(116)上设置有插入所述条形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兆明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