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彬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复混肥料的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79896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0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肥料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该肥料增效剂含有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和腐植酸铵三种组分。该增效剂充分利用三种组分的分子结构的极性特点,制成特定细度的粉末,能够有效包裹在复合肥料或复混肥料表面。使用时通过简单机械混合即可完成在颗粒表面的吸附包覆。该增效剂不仅能够有效延长肥效,提高利用率,更能够与肥料颗粒充分附和而不会损耗或造成肥料颗粒粘连,而且操作简单,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复混肥料的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物,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复混肥料的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农作物的丰收与增产。常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等。为了增加肥效和节省成本,常将多种肥料组合使用,制备成复合肥料或复混肥料。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存在着肥料分解快、肥期短(只有几周)的不足,无法满足农作物生长约一百多天的需肥期,如果为了延长肥效而频繁施肥,不仅明显增加生产成本造成浪费,肥料的分解产物在环境中过度累积还会给环境造成降解压力,导致环境污染。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现在许多肥料常与肥料增效剂伴随使用,这些肥料增效剂可以使肥效缓慢释放,一直伴随作物的生长期,不仅降低了化肥的使用次数,还有效保护了环境。但是现有增效剂使用时容易在高温下分解,降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复混肥料的增效剂,该增效剂不仅能够有效延长肥效,提高利用率,更能够与肥料颗粒充分附和而不损耗或造成化肥颗粒粘连,而且操作简单,利于推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肥料增效剂,其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粉末: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20~30份,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5~200份,腐植酸铵100~10000份,所述原料粉末的细度400~800目。优选的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25份,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30份,腐植酸铵300份。该增效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腐植酸铵经气流粉碎机粉碎成所述细度的粉末,然后按所述重量配比混合均匀而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增效剂的一种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是将所述肥料增效剂与含氮复合肥料或复混肥料颗粒进行混合以使肥料增效剂被吸附在含氮复合肥料或复混肥料颗粒的表面,所述肥料增效剂与含氮复合肥料或复混肥料颗粒的重量比为1:10~1000,所述含氮复合肥料或复混肥料颗粒直径不大于3毫米。上述含氮复合肥料或复混肥料中除含有氮元素外,一般还含有磷元素、钾元素等,为常用肥料。制备含氮复合或复混肥料时,首选尿素,还可以选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等与尿素搭配使用作为氮肥,磷肥多选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钾肥多选氯化钾、硫酸钾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选用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和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两种组分,可以使肥料得以缓慢释放,提高了氮养分利用率,延长了肥效期,同时充分利用了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和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两种分子的结构具有较强极性甚至能形成氢键的特点,使其与加入的离子化合物腐植酸铵进行较强的相互吸引,并在特定的细度下容易被含氮复合肥料或复混肥料颗粒的表面进行固体吸附,从而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包覆层,这样就能与肥料附和在一起使用。制作时,使用气流粉碎机粉碎可以避免掉在加工过程中一般机械粉碎机易温度升高而造成物料损失,同时可以达到一般机械粉碎机难以达到的细度要求。使用本增效剂,不需在高温烘烤造粒阶段加入,也不需使用有机溶剂,只是将颗粒与增效剂进行机械混合即可达到吸附包裹的目的,使用极为方便。本专利技术中关于增效剂细度的限定,以及与颗粒使用的重量配比和颗粒直径的限定,都是非常关键的,这既能保证增效剂用量合适,更能保证增效剂对颗粒包裹效果,从而有效保证肥料整体的使用效果。如果增效剂细度太小,生产过程中不仅容易起粉尘,而且包裹在颗粒外的一层过少过薄,达不到应有的剂量,增效剂的细度过大,则增加吸附难度,较难被吸附在颗粒表面,如果含氮复合肥料或复混肥料颗粒的直径过大,则吸附的一层仍相对过薄,无法满足使用需要。另外,腐殖酸铵还有对磷肥和钾肥的活化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肥料增效剂配方如下: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20份,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5份,腐植酸铵100份,以上三种原料粉末的细度为400目。实施例2肥料增效剂配方如下: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30份,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200份,腐植酸铵10000份,以上三种原料粉末的细度为800目。实施例3肥料增效剂配方如下: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20份,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20份,腐植酸铵200份,以上三种原料粉末的细度为650目。实施例4肥料增效剂配方如下: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25份,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30份,腐植酸铵300份,以上三种原料粉末的细度为700目。实施例5肥料增效剂配方如下: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25份,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25份,腐植酸铵260份,以上三种原料粉末的细度为750目。实施例6实施例1-5中增效剂的制作方法:将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腐植酸铵经气流粉碎机粉碎成相应细度的粉末,然后按所述重量配比混合均匀即可制得增效剂。实施例7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之一:将上述实施例1至5中任意一个配方的增效剂与含氮复合肥料的颗粒混合,其中肥料增效剂与含氮复合肥料的颗粒的重量比为1:10,肥料颗粒直径1毫米,混合过程中发现,肥料增效剂逐渐被吸附在颗粒表面并形成一层均匀的包覆层,然后用防潮袋进行包装,备用。含氮复合肥料为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复合肥。实施例8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之二:将上述实施例1至5中任意一个配方的肥料增效剂与含氮复混肥料的颗粒混合,其中肥料增效剂与含氮复混肥料的颗粒的重量比为1:50,颗粒直径2毫米,混合过程中发现,肥料增效剂逐渐被吸附在颗粒表面并形成一层均匀的包覆层,然后用防潮袋进行包装,备用。含氮复混肥料为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复混肥。实施例9本专利技术使用方法之三:将上述实施例1至5中任意一个配方的肥料增效剂与含氮复合肥料的颗粒混合,其中肥料增效剂与含氮复合肥料的颗粒的重量比为1:1000,颗粒直径3毫米,混合过程中发现,肥料增效剂逐渐被吸附在颗粒表面并形成一层均匀的包覆层,然后用防潮袋进行包装,备用。含氮复混肥料为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复混肥。实施例10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和腐植酸铵三者混合物细度与在复合肥料颗粒上的黏附度的关系:将三者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粉碎机分别粉碎至100目、200目、300目、400目、500目、600目、700目、800目。分别取各细度样品100g与2000g复合肥料进行混拌,混拌均匀后,过40目筛子,称取筛下的样品粉末,计算黏附率。黏附率=(1-A/B)×100%,其中A=筛掉的样品粉末,B=样品重量。具体数据如下表:细度100目200目300目400目500目600目700目800目黏附率62.6%69.5%77.1%97.7%97.5%98.2%98.1%98.3%由表中数据可见,当增效剂粉末细度在400至800目时,其对肥料颗粒的黏附率相对400目以下有了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增效剂对肥料颗粒的黏附包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另外,当样品100g对1000g或10000g复合肥时,也有类似结果。实施例11本专利技术对玉米的使用效果:1、验证试验:以实施例4及实施例8为例,为玉米进行施肥。试验地块为山东德州夏米田,将肥料增效剂加到复合肥料中,搅拌均匀,使肥料增效剂吸附到复合肥料中化肥颗粒表面,然后按施肥量为46kg/亩将增效剂/复合肥料作为基肥一次施入,后期不再追肥。复合肥料中养分含量为N-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复混肥料的增效剂,由如下原料粉末按重量配比混合而成: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20~30份,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5~200份,腐植酸铵100~10000份,所述原料粉末的细度为400~800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复混肥料的增效剂,由如下原料粉末按重量配比混合而成: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20~30份,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5~200份,腐植酸铵100~10000份,所述原料粉末的细度为400~800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粉末的重量配比为: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25份,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30份,腐植酸铵300份。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腐植酸铵经气流粉碎机粉碎成所述细度的粉末,然后按所述重量配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彬
申请(专利权)人:张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