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梅修专利>正文

带离合器的汽车能量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698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离合器的汽车能量再生装置,它是安装在汽车变速箱的取力窗口上经气动离合器带动的油泵和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的特征是:闭式油箱的出口经单向阀一路到油泵/油马达的进口,另一路与液控单向阀的出口相通;油泵/油马达的出口一路经两位二通电磁阀和回油过滤器回到闭式油箱,另一路经单向阀通到蓄能器,及到两位二通电磁球阀并经节流孔与液控单向阀的出口及控制口相连,蓄能器还与液控单向阀的入口及测压点P相连。在汽车制动过程中,油泵把本当废弃的惯性动能转变成压力能并存储到蓄能器中,汽车需要起步或加速时将其释放出来为其助力,蓄能器中的压力油推动油泵而驱动汽车,使能量再生并重获利用,结构简单、节能环保。(*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带离合器的汽车能量再生装置,是借助安装在大、中 型汽车变速箱取力窗口上并经气动离合器带动的油泵和液压系统,回 收汽车制动时即将废弃的动能并再利用,属机械

技术介绍
各类汽车是陆上交通的重要工具,它们以汽油、柴油、乙醇、各 类燃气、电力等多种能源为动力。是当今世界上耗能最大的用户之一。经常地起动或停车、加速或减速是汽车运行状态的共同特点,它 们行驶时的动能是靠耗费能源才获得的,但在制动和停车过程中,动 能在刹车片上转化成无用的热能废弃殆尽,而且它还将多种能源转变 成有害尾气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设计制造节能环保汽车已成为当今 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充分利用宝贵的能源,把车辆制动时本当废弃的动能回收为再生 能量并加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已有多种技术方案,经检索 发现有专利号为200320103166. 3、200420040925. 0、200420040920. 8、 200420059673. 6和200510046013. 3的类似专利。上述已公开的技术 方案各有特点,但共同的不足之处是系统较复杂,不仅制造成本较高, 而且系统故障慨率也会因装置较复杂而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就是提供一种带离合器的汽车能量再生装置, 力求以较简单的液压系统,来实现回收汽车制动时的惯性动能并再利 用,从而使汽车更充分地利用各类能源并减少环境污染,且能以低价 和可靠而有利其推广使用。该带离合器的汽车能量再生装置,是利用安装在大、中型汽车变 速箱取力窗口上并经气动离合器带动的油泵和液压系统,在汽车制动 过程中,将汽车惯性动能转化为蓄能器内的流体压力能并存储起来, 当汽车需起步或加速时再释放出来推转油泵(此时它是油马达),使 汽车获得动力或助力,以达到以往废弃的惯性动能再生并重获利用的 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安装在汽车变速箱8的取力窗口上经接收电极也呈圆周排列,两者前后布置并留有适当间距,其回转中心与圆规转轴中心重合。所述显示器壳体安装在带有容栅传感器动栅的规脚上。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圆规两规脚绕转轴转动时,固定在圆规两规脚上的容栅传感器动栅与定栅也绕着转轴转动,这种相对运动会使容栅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发生变化,该变化的输出信号经集成电路处理,最后将两规脚分开的距离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出来。本技术与传统圆规相比具有读数方便、准确、省时等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定栅线路呈扇形排列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第 一实施例中动栅线路呈扇形排列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6为图3的B-B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定栅线路呈圆周排列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动栅线路呈圆周排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1——左圆规规脚2——右圆规规脚PH断开,2DT、 J2和3DT失电,两位二通电磁阀1在弹簧作用下复位, 气动离合器9脱开,油泵2停止工作,蓄能制动过程完成。此时若要 继续减速以至停车,只需踩下刹车脚踏板使汽车原有的机械摩擦制动 动作即可。急刹车时,用力踩下刹车脚踏板,此时蓄能制动和汽车原 机械摩擦制动同时工作,制动虽更加有力,但回收动能较少。当蓄能器内的压力大于最低设定压力时,欲使汽车起步或加力, 则轻踩油门脚踏板,与之相连的1AT接通,使两位二通电磁球阀12 的1DT、中间继电器J1和3DT得电,两位二通电磁球阀12打开,并 使气动离合器9接合。此时蓄能器15内的高压油通过阀12并经节流 孔13到液控单向阀11的出口,使液控单向阀11的进出口压力先行 均衡,消除当压力油通过控制口突然开启该阀时因压差很大而造成有 害的液压冲击(水锤现象)。此后,蓄能器15内的压力油经开启的液 控单向阀11到油马达2的进口,推转油马达2并借助气动离合器9 和变速箱8推动汽车起步或加力,油马达2出口的低压油则经两位二 通电磁阀1和回油过滤器6流回到油箱7,构成本液压系统的放能回 路。放能过程中,当蓄能器内的压力低于设,最低压力时,测压点 P的压力传感器使触头PL断开,1DT、 Jl失电,并导致3DT断电,使 气动离合器9脱开,此时两位二通电磁球阀12在弹簧作用下复位而 关断,液控单向阀11因控制腔内的少量油被空载的油马达2带走而 复位,放能过程完成,再生能量获得了利用。汽车在正常行驶时,本装置的液压系统的状态与蓄能完成后及放 能完成后的状态相同。此时1DT、 2DT和3DT均在失电状态下,气动 离合器9脱开,本装置与汽车传动系统脱开不参与工作。本带离合器的汽车能量再生装置的液压系统可采用普通液压阀 或标准叠加阀或插装阀的组合,也可设计制造专用集成阀。根据汽车质量、常用制动前的车速、欲回收动能的多少、要求制 动的距离、汽车起步推力和放能完成后的车速等参数,进行简便的能 量转换的计算,并据此合理地设计、选择系统压力、油泵/油马达流 量和蓄能器容量等重要系统参数。本装置适用于变速箱有取力窗口和 压縮空气源的公交大客车或卡车,既可新车配装,也便于现役车加装。权利要求1、本带离合器的汽车能量再生装置,它是安装在汽车变速箱(8)的取力窗口上经气动离合器(9)带动的油泵(2)和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的特征是闭式油箱(7)的出口经单向阀(5),一路到油泵/油马达(2)的进口,另一路与液控单向阀(11)的出口相通;油泵/油马达(2)的出口,一路经两位二通电磁阀(1)和回油过滤器(6)回到闭式油箱(7),另一路经单向阀(14)通到蓄能器(15),及到两位二通电磁球阀(12)并经节流孔(13)与液控单向阀(11)的出口及控制口相连,蓄能器(15)还与液控单向阀(11)的入口及测压点P相连。专利摘要带离合器的汽车能量再生装置,它是安装在汽车变速箱的取力窗口上经气动离合器带动的油泵和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的特征是闭式油箱的出口经单向阀一路到油泵/油马达的进口,另一路与液控单向阀的出口相通;油泵/油马达的出口一路经两位二通电磁阀和回油过滤器回到闭式油箱,另一路经单向阀通到蓄能器,及到两位二通电磁球阀并经节流孔与液控单向阀的出口及控制口相连,蓄能器还与液控单向阀的入口及测压点P相连。在汽车制动过程中,油泵把本当废弃的惯性动能转变成压力能并存储到蓄能器中,汽车需要起步或加速时将其释放出来为其助力,蓄能器中的压力油推动油泵而驱动汽车,使能量再生并重获利用,结构简单、节能环保。文档编号B60T1/00GK201015988SQ20062004493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8日专利技术者张顺祥, 戴再农, 蒋梅修 申请人:蒋梅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带离合器的汽车能量再生装置,它是安装在汽车变速箱(8)的取力窗口上经气动离合器(9)带动的油泵(2)和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的特征是:闭式油箱(7)的出口经单向阀(5),一路到油泵/油马达(2)的进口,另一路与液控单向阀(11)的出口相通;油泵/油马达(2)的出口,一路经两位二通电磁阀(1)和回油过滤器(6)回到闭式油箱(7),另一路经单向阀(14)通到蓄能器(15),及到两位二通电磁球阀(12)并经节流孔(13)与液控单向阀(11)的出口及控制口相连,蓄能器(15)还与液控单向阀(11)的入口及测压点P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梅修戴再农张顺祥
申请(专利权)人:蒋梅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