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成形钢轨轨头轮廓的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6839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8 01:07
一种再成形钢轨轨头轮廓加工设备,其包括支撑基体,该支撑基体上装有移动导轨Ⅰ,该移动导轨Ⅰ连接Y向移动座,该Y向移动座上装有Y向导轨,该Y向导轨连接有提升机构,该提升机构外侧装有Z向移动座,该Z向移动座外侧装有Z向导轨,该Z向导轨与铣削主单元连接,该铣削主单元下部装有铣削组件,铣削主单元下部还装有Y向导向装置,所述再成形钢轨轨头轮廓加工设备装在运行装置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轨头轮廓加工设备不存在切削压力角,两个铣刀盘啮合传动实现对钢轨轨头轮廓再成形,成形过程受力均匀,成形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再成形钢轨轨头轮廓的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借助至少一次操作啮合的铣刀盘使钢轨轨头轮廓再成形的铣刀及用于实施上述方法的设备。
技术介绍
钢轨作为一根支承在连续弹性基础上的无限长梁,主要承受来自机车车辆的集中垂直荷载,在其断面上产生一定的弯矩,钢轨包括轨头、轨腰和轨底,在钢轨轨廓与车辆踏面接触处,随着运营时间的增加,会产生各种病害,例如波磨、飞边、接头的不平顺等,将影响运行列车的舒适性,同时加速钢轨的损耗,因此需对钢轨轨廓再成形加工,达到延长钢轨使用寿命,提高运行列车舒适性,降低运行噪音的目的,此过程中加工方法的选择对于提高再成形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是,对钢轨采用顺铣加工,使之形成平行于钢轨纵向的铣削轨迹,然后在圆周磨削时一次产生钢轨轮轨接触面、尤其是钢轨轨头横剖面的凸部,位于钢轨轨腰上的轨头设有橫剖面凸部,该凸部包括轮轨接触面,及轨头顶区,铁路车辆的车轮在轮轨接触面及轨头顶区的表面上运行,钢轨轨头磨损到一定程度时,按照高速铁路线路运行要求,钢轨轨廓需要进行修整,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使轨头的橫剖面凸部及轮轨接触面再现其原来的状态。因此,按照铁路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再成形钢轨轨头轮廓的加工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再成形钢轨轨头轮廓加工设备,其包括支撑基体,该支撑基体上装有移动导轨Ⅰ,该移动导轨Ⅰ连接Y向移动座,该Y向移动座上装有Y向导轨,该Y向导轨连接有提升机构,该提升机构外侧装有Z向移动座,该Z向移动座外侧装有Z向导轨,该Z向导轨与铣削主单元连接,该铣削主单元下部装有铣削组件,铣削主单元下部还装有Y向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成形钢轨轨头轮廓加工设备装在运行装置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成形钢轨轨头轮廓加工设备,其包括支撑基体,该支撑基体上装有移动导轨Ⅰ,该移动导轨Ⅰ连接Y向移动座,该Y向移动座上装有Y向导轨,该Y向导轨连接有提升机构,该提升机构外侧装有Z向移动座,该Z向移动座外侧装有Z向导轨,该Z向导轨与铣削主单元连接,该铣削主单元下部装有铣削组件,铣削主单元下部还装有Y向导向装置,所述再成形钢轨轨头轮廓加工设备装在运行装置内,所述铣削组件包括两个互相啮合的铣刀盘;其特征在于:采用再成形钢轨轨头轮廓的加工方法,并按步骤a1、b1、c1、d1、e1、f1、g1、h1的顺序依次进行,或按照步骤a2、b2、c2、d2、e2、f2、g2、h2的顺序依次进行,其中:a1.沿单根钢轨纵向前后布置至少一组啮合铣刀盘;b1.沿再成形钢轨轨头轮廓加工设备运行方向前方的钢轨纵向布置一组啮合成形铣刀盘Ⅰ;c1.沿再成形钢轨轨头轮廓加工设备运行方向后方的钢轨纵向布置一组啮合成形铣刀盘Ⅱ;d1.在另一根钢轨的纵向分别布置至少一组啮合铣刀盘;e1.在另一根钢轨纵向前方布置一组啮合成形铣刀盘Ⅰ,钢轨纵向后方布置一组啮合成形铣刀盘Ⅱ;f1.将啮合成形铣刀盘Ⅰ向钢轨轨头进给,对钢轨轨头轮廓粗加工;g1.将啮合成形铣刀盘Ⅱ向钢轨轨头进给,对钢轨轨头轮廓精加工,从而提高加工轨面的光洁度;h1.再成形钢轨轨头轮廓加工设备沿钢轨纵向前进,完成一段钢轨的连续加工;a2.沿单根钢轨纵向前后布置至少一组再成形钢轨轨头轮廓加工设备;b2.沿再成形钢轨轨头轮廓加工设备运行方向前方的单根钢轨纵向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昌胜方健康熊泽民胡斌李海昆韩双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