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6611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6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且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重叠,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不重叠的位置为台阶端;所述台阶端包括台阶端正面和台阶端背面,所述台阶端正面为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相对设置的一面,所述台阶端背面为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背向设置的一面;至少一个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台阶端背面;至少一条金属导线,设置在所述台阶端背面,所述金属导线包括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所述金属导线的输出端子与所述发光器件电性连接,一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外围背光柔性电路板,并与所述金属导线的输入端子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及显示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设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 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机身薄、省电、无福射等众多优点,目前,液晶显示装置作为电 子设备的显示部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设备中,而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则 是显示装置中的重要部件。大部分电子产品将发光器件置于柔性电路板上组成灯条,再将 灯条组装到背光模组中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000引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包 括;背板101,设置于所述背板101上的胶框102和反射片103, W及设置于所述反射片103 上的导光板104,所述导光板104含有一入光侧,在所述入光侧设置有光源柔性电路板112, 其上包括发光器件105,所述发光器件105包含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导光板104上 的光学膜片108,所述光学膜片108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扩散片109、下增光片110和上增光 片111,W及设置于所述胶框102、光学膜片108和柔性电路板112背向发光器件105上的 遮光胶带106,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13和彩膜基板114位于所述遮光胶带106和光学膜片 108的上面。 参考图2,图2为柔性电路板示意图,所述柔性电路板112包括背光柔性电路板 1121和光源柔性电路板1122,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发光器件105设置在光源柔性 电路板1122上,而柔性电路板112成本较高,且柔性电路板112的表面为绝缘材质,散热性 能不佳,发光器件105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造成显示不良,影响液晶显示装置的稳定 性。 【技术内容】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且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部分区域与所 述第二玻璃基板重叠,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不重叠的位置为台阶端; 所述台阶端包括台阶端正面和台阶端背面,所述台阶端正面为与所述第二玻璃基 板相对设置的一面,所述台阶端背面为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背向设置的一面;[000引至少一个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台阶端背面; 至少一条金属导线,设置在所述台阶端背面,所述金属导线包括输入端子和输出 端子,所述金属导线的输出端子与所述发光器件电性连接,一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 外围背光柔性电路板,并与所述金属导线的输入端子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金属导线还包括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 优选地,所述金属导线通过物理气相沉积设置在所述台阶端背面。 优选地,所述发光器件为L邸器件。 优选地,所述金属导线的材料为氧化铜锡。 优选地,所述金属导线的厚度不超过750A。 优选地,所述发光器件和所述金属导线通过焊接和/或压接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焊接温度在150° -300°之间。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优选地,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一入光侧,所述 入光侧设置一凹槽,所述发光器件与所述凹槽互相匹配。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一背光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玻 璃基板的外围,并与所述金属导线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相连。 优选地,所述背光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金属导线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通过压接相 连。 本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将发光器件和显示面板做 成一体化的结构,省去了光源柔性电路板的结构,节省成本的同时还可W优化显示装置的 散热性能,提高了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柔性电路板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背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背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主视示意图;[002引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玻璃 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且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重叠,所述第 一玻璃基板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不重叠的位置为台阶端;所述台阶端包括台阶端正面和台 阶端背面,所述台阶端正面为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相对设置的一面,所述台阶端背面为与 所述第二玻璃基板背向设置的一面;至少一个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台阶端背面;至少一 条金属导线,设置在所述台阶端背面,所述金属导线包括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所述金属导 线的输出端子与所述发光器件电性连接,一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外围背光柔性电路 板,并与所述金属导线的输入端子电性连接。 本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将发光器件设置在第一玻 璃基板台阶处的背面,使得发光器件与阵列基板为一体化的结构,降低了成本支出,简化工 艺步骤,且由于玻璃的散热性能较好,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了液晶显示装 置的稳定性。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做 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3和图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背面的俯视示 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主视示意图。实施例一提供的液 晶显示面板包括如下结构: 相对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212和第二玻璃基板213,且所述第一玻璃基板212的部 分区域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213重叠,所述第一玻璃基板212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213不 重叠的位置为台阶端214。所述台阶端214包括台阶端正面2141和台阶端背面2142,所述台阶端正面2141 为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213相对设置的一面,所述台阶端背面2142为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 213背向设置的一面。 至少一个发光器件205,设置在所述台阶端背面2142。所述发光器件205可W为 显示面板提供光源。 至少一条金属导线215,设置在所述台阶端背面2142,并与所述发光器件205电性 连接。所述金属导线设置于所述台阶端背面2142的表面。[003引如图3和图4所不,在第一玻璃基板212台阶端214的背面2142设置发光器件 205,将发光器件205与液晶显示面板设置成一体化的结构,并通过金属导线215连接发光 器件205最终导出至外部电路,由于光源柔性电路板表面涂有绝缘材质,散热功能不良,而 玻璃的散热功能好于光源柔性电路板,因此发光器件205设置于玻璃基板上时散热效果更 好。目前液晶显示装置呈现日益薄化的趋势,将发光器件205直接设置在台阶端214的背 面2142,可W减少一层光源柔性电路板的厚度,使得整个液晶显示装置更加轻薄。 与此同时,由于光源柔性电路板的成本较高,而将发光器件205直接设置在台阶 端214的背面2142,可W省去光源柔性电路板,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将发光器件205与液晶显示面板 做成一体化的结构,即在第一玻璃基板212台阶端214的背面2142设置发光器件205,并通 过金属导线215连接发光器件205最终导出至外部电路,可W减小整个液晶显示装置的厚 度,同时增强了的液晶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且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重叠,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不重叠的位置为台阶端;所述台阶端包括台阶端正面和台阶端背面,所述台阶端正面为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相对设置的一面,所述台阶端背面为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背向设置的一面;至少一个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台阶端背面;至少一条金属导线,设置在所述台阶端背面,所述金属导线包括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所述金属导线的输出端子与所述发光器件电性连接,一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外围背光柔性电路板,并与所述金属导线的输入端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之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