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60383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4 18:57
一种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1)用于在停车时使作为压缩机的驱动源的发动机临时停止的车辆的汽车空调中,在其蓄冷材料容器(15)的两容器结构板(25、26)的周缘带状部之间形成圆筒孔(32)。在圆筒孔内配置内部成为蓄热材料注入通路(33)的蓄热材料注入部件(31)的圆筒部(37)并使该部分钎焊在两容器结构板上。在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与圆筒孔相比向外侧突出的部分上形成从径向两外侧被压溃的压溃部(34)和圆筒状非压溃部(36),并通过压溃部封闭蓄热材料注入通路。使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圆筒部的外径与圆筒状非压溃部的外径相比成为小径,并使两者(37、36)的内径相等。在圆筒部的内端部上设置向蓄热材料封入部内突出的内侧突出部(37a),并在内侧突出部上设置向径向外侧扩开的卡定部(3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例如,以环境保护和汽车的油耗改善等为目的,提出了在等待信号灯等停车时使发动机自动停止的汽车。但是,在通常的汽车空调中,若使发动机停止,则以发动机为驱动源的压缩机也会停止,因此,存在无法向蒸发器供给制冷剂(输送冷能的介质)而使制冷能力急剧降低的问题。于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考虑到对蒸发器赋予蓄冷功能,当发动机停止而压缩机停止后,释放蓄积在蒸发器中的冷能从而使车室内冷却。作为这种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而提出了如下的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该蒸发器使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的多个扁平状制冷剂流通管(热交换管)相互隔开间隔地以并列状配置,在相邻的制冷剂流通管彼此之间形成有间隙,在所有间隙中的一部分间隙中配置有封入了蓄冷材料的蓄冷材料容器,该蓄冷材料作为蓄积冷能的蓄热材料,并且在剩余的间隙中配置有外散热片,蓄冷材料容器通过将两张金属板的周缘部彼此接合而形成,并且在设于两张金属板之间的蓄冷材料封入部内封入有蓄冷材料(参照日本特开2011-12947号公报)。上述公报中虽未明示,但是为了在蓄冷材料容器内封入蓄冷材料,需要预先在蓄冷材料容器上形成由圆筒孔构成的蓄冷材料注入口,并且,在使蓄冷材料从蓄冷材料注入口通过而进入至蓄冷材料封入部内之后,将蓄冷材料注入口封闭。然而,在上述公报记载的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中,为了在蓄冷材料容器上简单地形成由圆筒孔构成的蓄冷材料注入口,而考虑到如下方式是简单的,即,在各金属板的周缘部分别设置外侧突出状半圆筒部,并且在半圆筒状部的两侧缘部设置朝外凸缘,将朝外凸缘彼此接合而形成蓄冷材料注入口。另外,对于这种蓄冷材料注入口,通过在封入蓄冷材料之后向其内部压入圆柱状的塞子而将其封闭被认为是简单的。通常,构成上述蓄冷材料容器的两张金属板可以通过使用具有与最终形状对应的形状的两个金属模具来对金属原料板实施冲压加工而制造,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无法避免在两金属板的由半圆筒状部构成的圆筒孔的内周面与塞子之间产生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其无需使用另外准备的塞子,就能有效地抑制蓄热材料从蓄热材料容器内泄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由以下方式构成。1)一种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其具有多个热交换管、和在内部封入有蓄热材料的多个金属制蓄热材料容器,蓄热材料容器由周缘带状部彼此相互接合的两张金属制容器结构板构成,通过使两容器结构板中至少某一方的容器结构板的除相互接合的周缘带状部之外的部分向外侧鼓出,而在蓄热材料容器上设有蓄热材料封入部,在热交换管内流动且输送热量的介质所具有的热量传递到蓄热材料容器内的蓄热材料中,其中,通过使蓄热材料容器的两容器结构板的周缘带状部向外侧变形,而在两周缘带状部之间形成使蓄热材料封入部与外部连通的圆筒孔,在圆筒孔内,配置有内部成为蓄热材料注入通路的金属制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靠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的部分,并使该部分钎焊在蓄热材料容器的两容器结构板上,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存在于圆筒孔内的部分为圆筒状,通过从径向的两外侧将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与圆筒孔相比向外侧突出的部分中的外端侧的部分压溃来使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周壁变形,从而在蓄热材料注入部件上形成压溃部而将蓄热材料注入通路封闭,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与圆筒孔相比向外侧突出的部分中的除压溃部之外的蓄热材料容器侧的部分成为圆筒状非压溃部,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存在于圆筒孔内的圆筒部的外径,与所述圆筒状非压溃部的外径相比为小径,且所述圆筒部的内径与圆筒状非压溃部的内径相等,在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内端部上设有向蓄热材料封入部内突出的内侧突出部,并在该内侧突出部上设有向径向外侧扩开的卡定部。2)在上述1)所述的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中,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圆筒状非压溃部的壁厚为0.8mm以上。3)在上述1)所述的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中,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存在于圆筒孔内的圆筒部的外周面、与圆筒状非压溃部的外周面经由朝向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外端侧逐渐变成大径的锥形部而相连。4)在上述1)所述的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中,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整体由金属片材构成。5)在上述1)所述的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中,长度方向朝向同一方向且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的多个扁平状热交换管在热交换管的厚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以并列状配置,在相邻的热交换管彼此之间形成有间隙,在所有间隙中的一部分且多个间隙中配置有蓄热材料容器,并在剩余的间隙中配置有外散热片,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存在于圆筒孔内的圆筒状部分的外径为配置有蓄热材料容器的间隙中的热交换管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以下。6)在上述5)所述的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中,输送冷能的介质在热交换管内流动,在蓄热材料容器的内部封入有蓄积冷能的蓄冷材料,蓄热材料容器内的蓄冷材料通过在热交换管内流动的介质所具有的冷能而冷却,作为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来使用。7)在上述5)所述的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中,输送热能的介质在热交换管内流动,在蓄热材料容器的内部封入有蓄积热能的蓄热材料,蓄热材料容器内的蓄热材料通过在热交换管内流动的介质所具有的热能而加热。8)一种上述1)所述的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的步骤:准备多个扁平状热交换管;通过对由具有芯材层及将芯材层的两面覆盖的钎焊材料层的铝硬钎焊片构成的两张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而在至少某一方的金属板上除周缘带状部之外还形成外侧鼓出部,并且在两金属板的周缘带状部上设有形成使蓄热材料容器的内外连通的圆筒孔的半圆筒部,而制作容器结构板;准备金属制蓄热材料注入部件,其由大径圆筒部及与大径圆筒部的一端相连的小径圆筒部构成,并且内部成为整体上直径相同的圆筒状蓄热材料注入通路,且在小径圆筒部的与大径圆筒部为相反侧的端部上,设有向径向外侧扩开的卡定部;使两张容器结构板以如下的方式组合而制作多个容器形成用组合体,其中,使至少某一方的容器结构板的外侧鼓出部的开口朝向另一方的容器结构板侧,且使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小径圆筒部位于两容器结构板的半圆筒部之间,并且使卡定部位于外侧鼓出部内;将两容器结构板的周缘带状部彼此、两容器结构板的半圆筒部与蓄热材料注入部件、以及热交换管与容器结构板钎焊;使蓄热材料通过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蓄热材料注入通路而进入至蓄热材料容器内;以及从径向的两外侧压溃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大径圆筒部中的靠外端的部分,而使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周壁变形,从而在蓄热材料注入部件上形成压溃部而封闭蓄热材料注入通路。9)在上述8)所述的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中,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大径圆筒部的壁厚为0.8mm以上。10)在上述8)所述的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中,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小径圆筒部的外周面与大径圆筒部的外周面经由朝向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外端侧逐渐变成大径的锥形部而相连。根据上述1)~7)的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通过使蓄热材料容器的两容器结构板的周缘带状部向外侧变形,而在两周缘带状部之间形成使蓄热材料封入部与外部连通的圆筒孔,在圆筒孔内配置有内部成为蓄热材料注入通路的金属制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靠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的部分,并使该部分钎焊在蓄冷材料容器的两容器结构板上,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存在于圆筒孔内的部分为圆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其具有多个热交换管、和在内部封入有蓄热材料的多个金属制蓄热材料容器,蓄热材料容器由周缘带状部彼此相互接合的两张金属制容器结构板构成,通过使两容器结构板中至少某一方的容器结构板的除相互接合的周缘带状部之外的部分向外侧鼓出,而在蓄热材料容器上设置蓄热材料封入部,在热交换管内流动且输送热量的介质所具有的热量传递到蓄热材料容器内的蓄热材料中,其特征在于,通过使蓄热材料容器的两容器结构板的周缘带状部向外侧变形,而在两周缘带状部之间形成使蓄热材料封入部与外部连通的圆筒孔,在圆筒孔内,配置有内部成为蓄热材料注入通路的金属制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靠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的部分,并使该部分钎焊在蓄冷材料容器的两容器结构板上,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存在于圆筒孔内的部分为圆筒状,通过从径向的两外侧将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与圆筒孔相比向外侧突出的部分中的外端侧的部分压溃来使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周壁变形,从而在蓄热材料注入部件上形成压溃部而将蓄热材料注入通路封闭,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与圆筒孔相比向外侧突出的部分中的除压溃部之外的蓄冷材料容器侧的部分成为圆筒状非压溃部,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存在于圆筒孔内的圆筒部的外径,与所述圆筒状非压溃部的外径相比为小径,且所述圆筒部的内径与圆筒状非压溃部的内径相等,在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内端部上设有向蓄热材料封入部内突出的内侧突出部,并在该内侧突出部上设有向径向外侧扩开的卡定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1.01 JP 2013-2281681.一种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其具有多个热交换管、和在内部封入有蓄热材料的多个金属制蓄热材料容器,蓄热材料容器由周缘带状部彼此相互接合的两张金属制容器结构板构成,通过使两容器结构板中至少某一方的容器结构板的除相互接合的周缘带状部之外的部分向外侧鼓出,而在蓄热材料容器上设置蓄热材料封入部,在热交换管内流动且输送热量的介质所具有的热量传递到蓄热材料容器内的蓄热材料中,其特征在于,通过使蓄热材料容器的两容器结构板的周缘带状部向外侧变形,而在两周缘带状部之间形成使蓄热材料封入部与外部连通的圆筒孔,在圆筒孔内,配置有内部成为蓄热材料注入通路的金属制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靠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的部分,并使该部分钎焊在蓄热材料容器的两容器结构板上,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存在于圆筒孔内的部分为圆筒状,通过从径向的两外侧将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与圆筒孔相比向外侧突出的部分中的外端侧的部分压溃来使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周壁变形,从而在蓄热材料注入部件上形成压溃部而将蓄热材料注入通路封闭,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与圆筒孔相比向外侧突出的部分中的除压溃部之外的蓄热材料容器侧的部分成为圆筒状非压溃部,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存在于圆筒孔内的圆筒部的外径,与所述圆筒状非压溃部的外径相比为小径,且所述圆筒部的内径与圆筒状非压溃部的内径相等,在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内端部上设有向蓄热材料封入部内突出的内侧突出部,并在该内侧突出部上设有向径向外侧扩开的卡定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圆筒状非压溃部的壁厚为0.8mm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存在于圆筒孔内的圆筒部的外周面、与圆筒状非压溃部的外周面经由朝向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外端侧逐渐变成大径的锥形部而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整体由金属片材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长度方向朝向同一方向且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的多个扁平状热交换管在热交换管的厚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以并列状配置,在相邻的热交换管彼此之间形成有间隙,在所有间隙中的一部分且多个间隙中配置有蓄热材料容器,并在剩余的间隙中配置有外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鸭志田理信末满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