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FT结构电容式触摸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5518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4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FT结构电容式触摸屏,包括TFT结构的面板,TFT结构的面板上覆有下电极,TFT结构的面板与下电极之间通过光学胶粘附在一起,下电极与上电极连接,下电极设有连接上电极的凸块,上电极设有连接下电极的凹槽,凸块的顶端为锯齿型结构,凹槽底部同样为与凸块上的锯齿型结构相匹配的锯齿型结构;上电极上粘连有键片,键片上覆有背板,键片与背板之间通过光学胶粘附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面板和背板可以很好的保护内部的下电极、上电极,整个触摸屏的结构紧凑而且简单;另外一方面下电极与上电极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信息传导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触摸屏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TFT结构电容式触摸屏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由于触摸屏的广泛使用,人们可以不使用键盘而直接进行手写,随着电容式触摸屏的发展,在传统的电阻式触摸屏的基础上增加了手指直接操作的能力,在现代的手机、平板电脑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手机或平板上的电容式触摸屏,大都是由ITO导电玻璃和表层钢化玻璃进行贴合实现触摸功能的。这种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虽然表面有钢化玻璃,可以具有非常好的抗摔性,但是在下层却没有钢化玻璃的保护,那么一旦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摔落,造成下层结构的破坏,手机或是平板电路就将再无法使用;另外这种结构是采用导电玻璃进行导电的,一旦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摔落,即使是有钢化玻璃的保护,但是难免ITO导电玻璃不会受到损坏,一旦ITO导电玻璃受到损坏,导电就不通畅,触摸屏就不能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TFT结构电容式触摸屏,这种TFT电容式触摸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信号传导性能,而且整个触摸屏的外部结构可以对里面的导电结构起到很好的保护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TFT结构电容式触摸屏,包括TFT结构的面板,TFT结构的面板上覆有下电极,TFT结构的面板与下电极之间通过光学胶粘附在一起,下电极与上电极连接,下电极设有连接上电极的凸块,上电极设有容纳下电极凸块的凹槽,凸块的顶端为锯齿型结构,凹槽底部同样为与凸块上的锯齿型结构相匹配的锯齿型结构;上电极上粘连有键片,键片上覆有背板,键片与背板之间通过光学胶粘附在一起。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夹覆在所述上电极与所述键片之间,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上电极电连接,柔性电路板上设有电路线,柔性电路板的端部设有接触电极。进一步的,所述光学胶为OCA光学胶,其厚度为0.02mm。进一步的,所述下电极为ITO膜或ITO玻璃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ITO膜的厚度为0.08-0.2mm。进一步的,所述ITO玻璃的厚度为0.08-0.2 mm。进一步的,所述上电极为ITO膜,ITO膜的厚度为0.04-0.1 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TFT结构电容式触摸屏,其包括TFT结构的面板、下电极、上电极、键片和背板,这些部件依次组装在一起,为下电极与上电极位于整个触摸屏的中间位置,面板位于触摸屏的上端,背板位于触摸屏的下端,面板和背板可以很好的保护内部的下电极、上电极,整个触摸屏的结构紧凑而且简单。另外一方面下电极设有连接上电极的凸块,上电极设有连接下电极的凹槽,凸块的顶端为锯齿型结构,凹槽底部同样为与凸块上的锯齿型结构相匹配的锯齿型结构,这样可以使下电极与上电极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信息传导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电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电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TFT结构电容式触摸屏,包括TFT结构的面板10,TFT结构的面板10上覆有下电极30,TFT结构的面板10与下电极30之间通过光学胶20粘附在一起,下电极30与上电极40连接,下电极30设有连接上电极40的凸块31,上电极40设有容纳下电极30凸块31的凹槽41,凸块31的顶端为锯齿型结构80,凹槽41底部同样为与凸块31上的锯齿型结构相匹配的锯齿型结构,这样可以使下电极与上电极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信息传导功能。上电极40上粘连有键片50,键片50上覆有背板60,键片50与背板60之间通过光学胶20粘附在一起。光学胶20为OCA光学胶,其厚度为0.02mm;下电极30为ITO膜或ITO玻璃中的一种,如果下电极30为ITO膜,那么ITO膜的厚度为0.08-0.2mm,如果下电极30为ITO玻璃,那么ITO玻璃的厚度为0.08-0.2 mm ;上电极40为ITO膜,ITO膜的厚度为0.04-0.1 mm。还包括一柔性电路板70,柔性电路板70夹覆在上电极40与键片50之间,柔性电路板70与上电极40电连接,柔性电路板70上设有电路线,柔性电路板70的端部设有接触电极。本技术的TFT结构触摸屏改进现有技术,TFT结构触摸屏包括TFT结构的面板、下电极、上电极、键片和背板,这些部件依次组装在一起,为下电极与上电极位于整个触摸屏的中间位置,面板位于触摸屏的上端,背板位于触摸屏的下端,面板和背板可以很好的保护内部的下电极、上电极,整个触摸屏的结构紧凑而且简单。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TFT结构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TFT结构的面板(10),TFT结构的面板(10)上覆有下电极(30),TFT结构的面板(10)与下电极(30)之间通过光学胶(20)粘附在一起,下电极(30)与上电极(40)连接,下电极(30)设有连接上电极(40)的凸块(31),上电极(40)设有容纳下电极(30)凸块(31)的凹槽(41),凸块(31)的顶端为锯齿型结构,凹槽(41)底部同样为与凸块(31)上的锯齿型结构相匹配的锯齿型结构;上电极(40)上粘连有键片(50 ),键片(50 )上覆有背板(60 ),键片(50 )与背板(60 )之间通过光学胶(20 )粘附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FT结构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柔性电路板(70 ),柔性电路板(70 )夹覆在所述上电极(40 )与所述键片(50 )之间,柔性电路板(70 )与所述上电极(40 )电连接,柔性电路板(70 )上设有电路线,柔性电路板(70 )的端部设有接触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FT结构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胶(20)为OCA光学胶,其厚度为0.0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FT结构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30)为ITO膜或ITO玻璃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TFT结构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ITO膜的厚度为 0.08-0.2m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TFT结构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ITO玻璃的厚度为 0.08-0.2 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FT结构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40)为ITO膜,ITO膜的厚度为0.04-0.1 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TFT结构电容式触摸屏,包括TFT结构的面板,TFT结构的面板上覆有下电极,TFT结构的面板与下电极之间通过光学胶粘附在一起,下电极与上电极连接,下电极设有连接上电极的凸块,上电极设有连接下电极的凹槽,凸块的顶端为锯齿型结构,凹槽底部同样为与凸块上的锯齿型结构相匹配的锯齿型结构;上电极上粘连有键片,键片上覆有背板,键片与背板之间通过光学胶粘附在一起。本技术中面板和背板可以很好的保护内部的下电极、上电极,整个触摸屏的结构紧凑而且简单;另外一方面下电极与上电极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TFT结构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TFT结构的面板(10),TFT结构的面板(10)上覆有下电极(30),TFT结构的面板(10)与下电极(30)之间通过光学胶(20)粘附在一起,下电极(30)与上电极(40)连接,下电极(30)设有连接上电极(40)的凸块(31),上电极(40)设有容纳下电极(30)凸块(31)的凹槽(41),凸块(31)的顶端为锯齿型结构,凹槽(41)底部同样为与凸块(31)上的锯齿型结构相匹配的锯齿型结构;上电极(40)上粘连有键片(50),键片(50)上覆有背板(60),键片(50)与背板(60)之间通过光学胶(20)粘附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狮文云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帝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