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无电解电容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4790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电解电容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其电路拓扑包括交流输入、EMI滤波、电容CIN、两路并联的单级反激变换器、两个功率解耦电路、整流二极管D5,D6、输出电容C、采样电阻R和LED负载,在交错并联反激变换器的输入端加上两个功率解耦电路,平衡瞬时输入输出功率,使得所需的输出滤波电容容量大大减小,可以有效地去除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中的电解电容,从而减小了整个驱动电源的体积,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电解电容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交错并联反激变换器和其功率解耦电路,适用于开关电源尤其是LED驱动电源。
技术介绍
随着制造材料和制造工艺的迅速发展,LED在景观照明、建筑装饰、电子产品背光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普通照明以及路灯照明等领域,LED的应用还没有的到大规模的推广,其瓶颈主要在于:一是LED发热量大,温升高,导致寿命缩短;二是驱动电源中的电解电容制约了驱动电源的寿命,导致LED照明系统的寿命进一步缩短。LED的寿命一般在80000-100000小时,电解电容的寿命一般为10000小时,而现在许多LED驱动电源采用电解电容作为储能元件,这将造成LED驱动电源寿命缩短,同时也表明了去除LED驱动电源中电解电容的必要性。目前,很多去除电解电容的方法已经被应用在LED驱动电源设计中。许多研究表明,通过对电路拓扑进行改进或者使用新的控制方法,可实现LED驱动电源的无电解电容化,延长LED的使用寿命。虽然方法很多且各不相同,但都是对现有控制方法或功率电路进行改进,其思想大致可以分两类;一是保留原来的拓扑,对控制方法进行改进;二是构造新的电路拓扑。构造新的电路拓扑有三种方法,分别为用电感代替电容进行储能;在现有电路拓扑中加入辅助电路;功率解耦电路。交错并联反激变换器能够有效减小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增大反激变换器的功率等级,同时输入、输出电流纹波明显减小,EMI设计简单,电源功率密度高。但交错并联反激式LED驱动电源仍需要电解电容作为储能元件,这将严重制约LED驱动电源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中存在电解电容,影响驱动电源寿命的问题,提出一种无电解电容的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在交错并联反激变换器的输入端加上功率解耦电路,从而达到了去电解电容的目的,延长了LED驱动电源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在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主电路的输入端增加两个功率解耦电路,用于平衡瞬时输入输出功率并减小输出滤波电容的容量。进一步,所述的无电解电容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其主电路结构包括交流输入、EMI滤波、电容CIN、两个功率解耦电路、整流二极管D5,D6、输出电容C、采样电阻R和LED负载。进一步,所述两路并联的单级反激变换器,第一路单级反激变换器包括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Np1、次级绕组Ns、开关管Q1;第二路反激变换器包括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Np1’、次级绕组Ns’、开关管Q2。交流市电输入经过EMI滤波连接由二极管D1、D2、D3、D4构成的整流桥后输出正极分别连接电容的一端、变压器T1、T2的初级绕组Np1一端,变压器T1初级绕组Np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Q1的漏极,开关管Q1的源级连接电容的另一端并连接整流桥的输出负极;变压器T1次级绕组Ns的一端连接输出整流二极管D5的正级,输出二极管D5的负极与输出整流二极管D6的负极、输出电容的一端以及LED负载的一段相连,变压器T1次级绕组Np1’的另一端与输出电容的另一端、采样电阻R的一端以及输出地端相连,采样电阻R的另一端与LED负载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2初级绕组Np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Q2的漏极,开关管Q2的源级连接整流桥输出负极;变压器T2次级绕组Ns’的一端连接输出整流二极管D6的正级,变压器T2次级绕组Ns’的另一端连接输出地端。进一步,所述两个功率解耦电路,Np2是变压器T1初级侧的附加绕组,Ca是有大电压波动的储能电容,Q3是解耦电路的开关,D7是整流二极管,D9是防止反向电流流向Q3的阻断二极管,Q5是变压器T1次级侧的开关。Np2’是变压器T2的初级侧的附加绕组,Cb是有大电压波动的储能电容,Q4是解耦电路的开关,D8是整流二极管,D10是防止反向电流流向Q4的阻断二极管,Q6是变压器T2次级侧的开关。变压器T1初级侧的附加绕组Np2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9的负极,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至开关Q3的一端,开关Q3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7的负极、储能电容Ca的一端相连,储能电容Ca的另一端和整流桥的Vin端相连,二极管D7的正极则连接至变压器T1初级绕组Np1的一端,开关Q5则连接在变压器T1次级侧;变压器T2初级侧的附加绕组Np2’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0的负极,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至开关Q4的一端,开关Q4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8的负极、储能电容Cb的一端相连,储能电容Cb的另一端和整流桥的Vin端相连,二极管D8的正极则连接至变压器T2初级绕组Np1’的一端,开关Q6则连接在变压器T2次级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平衡瞬时输入输出功率,使得所需的电容容量大大减小,可以使用小容量、长寿命的薄膜电容代替电解电容,从而去除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中的电解电容,减小了整个驱动电源的体积,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无电解电容交错并联反激变换器拓扑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无电解电容交错并联反激变换器在Pin<Po时开关管驱动信号;图3为本专利技术无电解电容交错并联反激变换器在Pin>Po时开关管驱动信号;图4为本专利技术无电解电容交错并联反激变换器在Pin>Po时的等效电路,其中:(a)t0~t1阶段等效电路图;(b)t1~t2阶段等效电路图;(c)t2~t3阶段等效电路图;(d)t3~t4阶段等效电路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无电解电容交错并联反激变换器在Pin>Po时的等效电路,其中:(a)t0~t1阶段等效电路图;(b)t1~t2阶段等效电路图;(c)t2~t3阶段等效电路图;(d)t3~t4阶段等效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无电解电容交错并联反激变换器结构原理图。一种无电解电容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其主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交流输入、EMI滤波、电容CIN、两路并联的单级反激变换器、两个功率解耦电路、整流二极管D5,D6、输出电容C、采样电阻R和LED负载。其中,第一路单级反激变换器包括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Np1、次级绕组Ns,开关管Q1;第二路反激变换器包括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Np1’、次级绕组Ns’,开关管Q2。交流市电输入经过EMI滤波连接由二极管D1、D2、D3、D4构成的整流桥后输出正极分别连接电容的一端、变压器T1、T2的初级绕组Np1一端,变压器T1初级绕组Np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Q1的漏极,开关管Q1的源级连接电容的另一端并连接整流桥的输出负极;变压器T1次级绕组Ns的一端连接输出整流二极管D5的正级,输出二极管D5的负极与输出整流二极管D6的负极、输出电容的一端以及LED负载的一段相连,变压器T1次级绕组Np1’的另一端与输出电容的另一端、采样电阻R的一端以及输出地端相连,采样电阻R的另一端与LED负载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2初级绕组Np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Q2的漏极,开关管Q2的源级连接整流桥输出负极;变压器T2次级绕组Ns’的一端连接输出整流二极管D6的正级,变压器T2次级绕组Ns’的另一端连接输出地端。两个功率解耦电路,Np2是变压器T1初级侧的附加绕组,Ca是有大电压波动的储能电容,Q3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电解电容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电解电容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在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主电路的输入端增加两个功率解耦电路,用于平衡瞬时输入输出功率并减小输出滤波电容的容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电解电容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在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主电路的输入端增加两个功率解耦电路,用于平衡瞬时输入输出功率并减小输出滤波电容的容量;所述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主电路包括交流输入、EMI滤波、电容CIN、两路并联的单级反激变换器、整流二极管D5和D6、输出电容C、采样电阻R和LED负载;所述两路并联的单级反激变换器,第一路单级反激变换器包括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Np1、次级绕组Ns、开关管Q1;第二路反激变换器包括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Np1’、次级绕组Ns’、开关管Q2;交流市电输入经过EMI滤波连接由二极管D1、D2、D3、D4构成的整流桥后输出正极分别连接电容的一端、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Np1和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Np1’一端,变压器T1初级绕组Np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Q1的漏极,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电容的另一端并连接整流桥的输出负极;变压器T1次级绕组Ns的一端连接输出整流二极管D5的正极,输出二极管D5的负极与输出整流二极管D6的负极、输出电容的一端以及LED负载的一段相连,变压器T1次级绕组Ns的另一端与输出电容的另一端、采样电阻R的一端以及输出地端相连,采样电阻R的另一端与LED负载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2初级绕组Np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Q2的漏极,开关管Q2的源极连接整流桥输出负极;变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凯文汤开元廖志凌徐祥邵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