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的磁性元件结构及风扇马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33658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子的磁性元件结构及其风扇马达装置。该风扇马达装置包括一定子,具有一径向磁面及一感测元件位于该定子的下方。该转子的磁性元件结构包括一本体由复数个N极及S极交错配置构成,每一个N极及S极之间形成一磁力交界线,该磁力交界线包括一第一垂直部分对应一定子的一径向磁面及一倾斜部分从该第一垂直部分的一下端倾斜延伸且对应该感测元件,藉此减少磁极换相时所产生的振动,并可以让感测元件找到最佳换相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转子的磁性元件结构,尤其指一种应用于风扇马达的转子的磁性元件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习知无刷直流风扇马达的基本结构可分为定子与转子部分,因马达的转动方式是靠两个磁场体的交互垂直利作用而使之转动,所以基本上就是要有两个可以制造出磁场的来源体,基本上这两个可以制造出磁场的来源体就是用电磁铁与永久磁铁来设计,而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设计方式大致可分为静止与转动两个部分,静止的部分称为定子其包括轴、电枢心及电枢绕组,主要功用是产生磁场,以与外部永久磁铁的磁场作用,产生转矩。转动的部分称为转子,其包括永久磁铁与扇叶,经由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转矩及带动扇叶转动。由于目前的无刷直流风扇马达利用电子换相技术接收转子的转动位置信号及告知定子要换相的时间点,使转子可以持续的转动。常用来接收转子的转动位置信号的元件主要以霍尔元件为主,利用霍尔元件感应转子的N-S磁极变换时间点以令驱动电路驱动转子运转。但是目前转子的永久磁铁的充磁方式为正充磁(斜度为零)或斜充磁,较常用的正充磁要搭配移动霍尔元件的位置找出最佳效率点,但是往往受限于机构上的限制,无法得到最佳换相点,导致振动产生,因此有利用斜充磁来作改善,企以减少换相时产生的振动,却因此牺牲马达的效率,导致马达转动效率不佳。综上,目前的设计存在改善振动与提生效能二者难以两全其美之问题与缺憾。因此如何克服振动产生并兼提升转动效能以达到两全其美,是本技术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有效解决上述之问题,本技术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复合构造的磁力交界线的磁性元件结构。本技术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减少磁极换相时所产生的振动,维持马达效率,并且避免机构上所造成的结构限制,让感测元件找到最佳的换相点的转子的磁性元件结构。本技术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减少磁极换相时所产生的振动,维持马达效率,并且避免机构上所造成的结构限制,让感测元件找到最佳的换相点的风扇马达装置。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子的磁性元件结构,包括:一本体,由复数个N极及S极交错配置构成,每一个N极及S极之间形成一磁力交界线,该磁力交界线包括一第一垂直部分,及一倾斜部分从该第一垂直部分的一下端倾斜延伸。该第一垂直部分与该倾斜部分之间具有一第一转折部。该第一垂直部分及该倾斜部分之间界定一第一夹角。该磁力交界线包括一第二垂直部分,所述第二垂直部分从该倾斜部分相反该第一垂直部分的一端往下垂直延伸。该倾斜部分及该第二垂直部分之间具有一第二转折部。该倾斜部分与该第二垂直部之间界定一第二夹角。该倾斜部分朝该本体转动的方向倾斜。该本体具有一上侧及一下侧,该上侧及该下侧之间界定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在该第一区域的下方,该第一区域径向对应一定子的一径向磁面,该第二区域没有对应该定子的径向磁面,该第一垂直部分位于该第一区域,该倾斜部分位于该第二区域。该本体具有一上侧及一下侧,该上侧及该下侧之间界定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在该第一区域的下方,该第一区域径向对应一定子的一径向磁面,该第二区域没有对应该定子的径向磁面,该第一垂直部分位于该第一区域,该倾斜部分及该第二垂直部分位于该第二区域。该第一区域及该第二区域的一交界处为该磁力交界线的第一转折部。本技术另外提供一种风扇马达装置,包括:一定子,具有一径向磁面,该定子的下方连接一电路板其上设有至少一感测元件;一转子,对应该定子,该转子包括:一磁性元件,具有一本体由复数个N极及S极交错配置构成,每一个N极及S极之间形成一磁力交界线,该磁力交界线包括一第一垂直部分对应该定子的径向磁面,及一倾斜部分从该第一垂直部分的一下端倾斜延伸且邻近该感测元件。该第一垂直部分与该倾斜部分之间具有一第一转折部。该第一垂直部分及该倾斜部分之间形成一第一夹角。该磁力交界线包括一第二垂直部分,所述第二垂直部分从该倾斜部分相反该第一垂直部分的一端往下垂直延伸。该倾斜部分及该第二垂直部分之间具有一第二转折部。该倾斜部分与该第二垂直部之间形成一第二夹角。该倾斜部分朝该本体转动的方向倾斜。该本体具有一上侧及一下侧,该上侧及该下侧之间界定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在该第一区域的下方,该第一区域径向对应该定子的径向磁面,该第二区域没有对应该定子的径向磁面,且邻近该感测元件,该第一垂直部分位于该第一区域,该倾斜部分位于该第二区域。该本体具有一上侧及一下侧,该上侧及该下侧之间界定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在该第一区域的下方,该第一区域径向对应该定子的径向磁面,该第二区域没有对应该定子的径向磁面且邻近该感测元件,该第一垂直部分位于该第一区域,该倾斜部分及该第二垂直部分位于该第二区域。该第一区域及该第二区域的一交界处为该磁力交界线的第一转折部。【【附图说明】】下列图式之目的在于使本专利技术能更容易被理解,于本文中会详加描述该些图式,并使其构成具体实施例的一部分。透过本文中之具体实施例并参考相对应的图式,俾以详细解说本专利技术之具体实施例,并用以阐述专利技术之作用原理。第IA图为本技术转子的磁性元件结构之立体示意图;第IB图为本技术转子的磁性元件结构另一实施之立体示意图;第2A图为本技术风扇马达装置之局部结构组合剖视示意图;第2B图为本技术转子的磁性元件结构与定子的局部展开示意图;第3A图为本技术转子的磁性元件结构之充磁示意图;第3B图为本技术转子的磁性元件结构之充磁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构件名称为:10磁性元件11 本体111 上侧112 下侧114 第一区域115 第二区域12磁力交界线121第一垂直部分122倾斜部分123第二垂直部分124第一转折部125第二转折部126 第一夹角127 第二夹角30风扇马达装置31 定子311矽钢片312绕线组314径向磁面32 转子321 轮毂322 扇叶323 铁壳33 基座34感测元件35电路板40充磁器41间隔部411第一垂直部分412倾斜部分413第二垂直部分414第一转折部415第二转折部46外部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元件符号加以说明。如图1A为本技术转子的磁性元件结构之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磁性元件10,包括一本体11形成一环状具有一上侧111及一下侧112,该本体11由复数个N极及S极交错配置构成,每一个N极及S极之间形成一磁力交界线12。磁性元件10例如为硬磁、软磁或橡胶磁粉等且其材料例如但不限制为合金磁铁(Al-N1-Co)、陶瓷磁铁(铁氧体)或稀土类磁铁材质或制成。在本实施该磁力交界线12包括一第一垂直部分121、一倾斜部分122及一第二垂直部分123,该第一垂直部分121从该上侧开始垂直延伸到邻近下侧112的上方处然後转折延伸形成该倾斜部分122,该倾斜部分122再朝下侧112转折并垂直延伸到该下侧112。其中该第一垂直部分121平行该第二垂直部分123,且该第一垂直部分121与该倾斜部分122之间具有一第一转折部124,该倾斜部分122及该第二垂直部分123之间具有一第二转折部125。一第一夹角126界定在该第一垂直部分121与该倾斜部分122间。一第二夹角127界定在该倾斜部分122及该第二垂直部分123之间。可选的,如第IB图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的磁性元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由复数个 N 极及S 极交错配置构成,每一个N 极及S 极之间形成一磁力交界线,该磁力交界线包括一第一垂直部分,及一倾斜部分从该第一垂直部分的一下端倾斜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彦志何俊良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