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螺丝卡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1211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12:06
一种无螺丝卡扣结构,其具有固定件、活动件以及卡扣件;其中,固定件设有凹槽和横跨并连接凹槽的两侧的桥接部;活动件能够组装于固定件并具有凸伸至凹槽底部的卡勾,并且,卡勾具有朝向桥接部延伸的勾部;卡扣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于凹槽内并能够移动到勾部的上方从而干涉上述勾部,且卡扣件的顶面设有凹孔或凸柱;由此,使用者能够使用工具来移动卡扣件,以进行活动件与固定件的组合和拆卸,过程中无须使用螺丝,除了容易操作外,更有利于固定件的薄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螺丝卡扣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备零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产品零件之间的无螺丝卡扣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薄型化设计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的外壳被设计地越来越薄。然而传统的加工方式有其极限,当外壳的厚度小于5毫米(mm)时,利用螺丝锁附的方式来连接外壳与其它零件时容易发生连接强度不足的问题,导致外壳厚度受到限制,而且使用螺丝锁附也会影响到产品的整体外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部分产品采用了无螺丝连接设计,例如使用卡勾、超声波或者是点胶的方式来连接产品的外壳与其它零件。然而如果采用卡勾结构,外壳与其它零件在设计上则需预留空间和角度,以使二者可以组装为一体,因此将增加设计上和组装上的难度,而且也可能造成产品在后续检测和维修时产品难以拆卸的问题。但若是使用超声波或点胶等一次性的连接方式,产品在组装过后更是无法拆卸。因此,更为实用及崭新的无螺丝连接设计亟需要被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零件的无螺丝卡扣结构,其能够适用于薄件而且容易组装和拆卸。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螺丝卡扣结构,包含有固定件、能够组装于固定件的活动件、以及设置于固定件且能够在卡扣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滑动的卡扣件;其中,固定件设有一个凹槽以及一个桥接部,桥接部横跨并连接凹槽的两侧;活动件具有能够在组装于固定件时凸伸至凹槽底部的至少一个卡勾,并且,卡勾朝向桥接部延伸有一勾部;卡扣件主要为收容设置于凹槽内部的片体,且该片体中背向凹槽底部的表面上设有凹孔或凸柱。由此,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卡扣件在卡扣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滑动来决定干涉勾部或远离勾部,使用者仅需使用简单工具来施力于卡扣件的凹孔或凸柱以拉动卡扣件,使卡扣件滑动到卡扣位置或者释放位置,即可轻易地组装或拆卸壳体,因此使用上非常方便,无需使用螺丝,固定件还能够被设计得更薄。举例来说,卡扣件顶面的凹孔可以为通孔或为盲孔,这些凹孔的结构变化都能够让使用者简单地使用工具(例如六角扳手)来拉动卡扣件。优选:卡扣件的前侧具有一卡扣部,而且卡扣部的厚度实质上等于桥接部的底端至勾部的上缘的距离,由此,当卡扣件位于卡扣位置时,卡扣件能够与桥接部以及勾部紧密贴合,从而使活动件更不易从固定件分离。优选:当勾部的上缘高于凹槽底部时,能够通过在卡扣件的两侧延伸设置两个脚部,或者在凹槽底部的两侧设置两个斜块,而在卡扣件朝卡扣位置滑动时使卡扣件的前侧能够保持向上,从而使卡扣件能够顺利地干涉勾部,由此将活动件与固定件固定。优选:卡勾的底部设有一对位沟槽,用于嵌合固定件的对位框条,使固定件能够精确地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活动件的局部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固定件的局部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卡扣件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卡扣结构的组合示意图,用于说明卡扣件位于释放位置的情况。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卡扣结构的另一组合示意图,用于说明卡扣件位于卡扣位置的情况。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卡扣件的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卡扣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卡扣件的立体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卡扣结构的俯视图。(符号说明)1...卡扣结构10...壳体11...开口12...容置空间14...活动件141...卡勾142...勾部144...对位沟槽15...固定件151...凹槽152...壁面153...底部154...高段155...低段156...内侧面157...对位框条16...桥接部17...斜块18...凸块19...弹性定位块20...卡扣件21...片体22...凹孔、凸柱23...卡扣部24...脚部25...V形尾部251...尖端26...定位孔D...距离T...厚度W...工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加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所在,本专利技术提供三个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说明如下。在以下的实施例中,是以壳体10作为举例对象,且为了方便说明,以壳体10的活动件14位于固定件15上方作为基准。此外,在以下的实施例中,相同或是类似的元件都是使用相同的元件编号,以方便辨识,并且相同或类似元件的数量在本专利技术仅为举例说明,不作为限定解释,实际数量可依产品规格需求不同而进行调整。在第一实施例中,卡扣结构1的主要元件包含有一个壳体10以及两个卡扣件20,各元件的结构以及相互间的关系详述如下。请首先参考图4。壳体10呈中空状结构且包含一活动件14及一固定件15。活动件14与固定件15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12,以容置壳体10的其它零组件,并且,壳体10的前端开设有用于将容置空间12以及壳体10的外部连通的开口11。请再参阅图1,固定件15的顶面设有:相互之间隔开间隔的两个凹槽151以及邻近于凹槽151的一个对位框条157,各凹槽151的顶端都连接有一个桥接部16,桥接部16呈平板状且横跨并连接凹槽151相对的壁面152。在此说明的是,凹槽151的数量可以删减为一个或者增设为两个以上,而且,凹槽151的位置也可以改为设置在固定件15的相对的两内侧面156上,因此不应局限于本实施例。另外,为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仅说明其中一个凹槽151与其它元件之间的关系,另外一个则可对应类推。在凹槽151的底部153中的与桥接部16邻近的两侧上分别设有一个斜块17,并且,底部153中的相对远离桥接部16的一端上设有凸块18。在本实施例中,凸块18呈长条状。需说明的是,斜块17与凸块18的设置仅是作为辅助卡扣件20动作的功能,斜块17和凸块18并非必要元件。请参考图2和图4。活动件14的底部上突设有一个卡勾141,卡勾141的底面上设有一个对位沟槽144,用于嵌合固定件15的对位框条157,从而使活动件14能够与固定件15叠合并加以定位。此外,卡勾141的底部设有朝向桥接部16延伸的两个勾部142,当活动件14与固定件15叠合时,勾部142抵接于凹槽151的底部153,并且勾部142邻近于桥接部16的前端(如图4)。请接着参考图3~图5,卡扣件20包含有收容设置于固定件15的凹槽151中的片体21。在片体21背向凹槽151底部153的一面上、即本实施例中片体21的顶面上设有凹孔22,在本实施例中凹孔22为通孔,从而使用者能够使用工具W、例如六角扳手并藉由上述通孔而拉动片体21,使卡扣件20能够一前一后地在释放位置(如图4)与卡扣位置(如图5)之间滑动。片体21的前侧具有卡扣部23,当卡扣件20位于卡扣位置时,卡扣件20是位于桥接部16与勾部142之间以干涉勾部142,而使活动件14无法向上脱离固定件15;当卡扣件20位于释放位置时,卡扣部23离开勾部142的上缘而不干涉勾部142,从而使活动件14得以脱离固定件15。此外,当活动件14与固定件15叠合时,桥接部16的底端至勾部142的上缘之间的距离为D,本实施例中选择使卡扣部23的厚度T实质上等于距离D,从而在卡扣件20滑动到卡扣位置时,卡扣部23能够干涉勾部142且片体21能够同时接触到桥接部16与勾部142,由此使卡扣件20能够更紧密地卡扣勾部142。另外,在图3中,本实施例选择性地在片体21的左右两侧分别朝凹槽151的底部153的方向向下延伸而各形成一个脚部24,脚部24用于辅助性地直立片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螺丝卡扣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螺丝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固定件,其设有凹槽以及桥接部,所述桥接部横跨并连接所述凹槽的两侧;活动件,其能够组装于所述固定件并具有至少一个凸伸至所述凹槽的底部的卡勾,并且,所述卡勾具有朝向所述桥接部延伸的勾部;卡扣件,其包含有收容设置于所述凹槽中的片体,所述片体的背向所述凹槽底部的一面上设有凹孔或凸柱,所述卡扣件能够在卡扣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滑动,当所述卡扣件位于所述卡扣位置时,所述卡扣件位于所述桥接部与所述勾部之间以干涉所述勾部,当所述卡扣件位于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卡扣件离开所述勾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螺丝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固定件,其设有凹槽以及桥接部,所述桥接部横跨并连接所述凹槽的两侧;活动件,其能够组装于所述固定件并具有至少一个凸伸至所述凹槽的底部的卡勾,并且,所述卡勾具有朝向所述桥接部延伸的勾部;卡扣件,其包含有收容设置于所述凹槽中的片体,所述片体的背向所述凹槽底部的一面上设有凹孔或凸柱,并且,所述片体的前侧具有卡扣部,通过拉动所述片体使所述卡扣件能够在卡扣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滑动,当所述卡扣件位于所述卡扣位置时,所述卡扣件位于所述桥接部与所述勾部之间以干涉所述勾部,当所述卡扣件位于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卡扣件离开所述勾部的上缘而不干涉所述勾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螺丝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叠合时,所述卡扣部的厚度实质上等于所述桥接部的底端至所述勾部的上缘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螺丝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还包含有两个脚部,该两个脚部分别从所述片体中相对的两侧朝向所述凹槽的底部延伸而形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螺丝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还包含有V形尾部,所述V形尾部连接于所述卡扣件的后侧,并且所述V形尾部具有凸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彦杨镇宗林明儒叶晨羲
申请(专利权)人: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