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可调节刮角的双刮角刮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042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用可调节刮角的双刮角刮水器,电机与涡轮涡杆减速机构相连,其特征在于,其输出轴与连杆(1)相连,偏心的角度转换块(17)置于连杆(1)的一端,并经连接轴(2)和弹性挡圈(3)与曲柄连杆(9)的一端相连,曲柄连杆(9)的另一端经连接轴(7)和弹性挡圈(8)与摆杆(6)的一端相连,摆杆(6)的另一端与传动轴(4)的底部相连,传动轴(4)置于传动轴支座套(5)内,刮水器刮臂的一端与传动轴(4)相连,防护罩(12)、塑料垫圈(13)、密封垫(14)、防护圈(15)和紧固螺母(16)依次连于传动轴支座套(5)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车辆使用的刮水器,特别是一种车用可调节刮角的双刮角刮水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刮水器,其目的是置于车辆的挡风玻璃上往复摆动,以刮除其表面的雨水、积雪、灰尘等。其构造通常是由雨刮电机、传动机构、刮臂和刮片四部分组成。由永磁直流电机提供动力,经曲柄、连杆、摇臂、机架组成的四连杆机构传递至输出轴,带动刮臂刮片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往复摆动。其不足之处是刮角是唯一的不可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电机与涡轮涡杆减速机构相连,其输出轴与连杆1相连,偏心的角度转换块17置于连杆1的一端,并经连接轴2和弹性挡圈3与曲柄连杆9的一端相连。曲柄连杆9的另一端经连接轴7和弹性挡圈8与摆杆6的一端相连。摆杆6的另一端与传动轴4的底部相连。传动轴4置于传动轴支座套5内。刮水器刮臂的一端与传动轴4相连。防护罩12、塑料垫圈13、密封垫14、防护圈15和紧固螺母16依次连于传动轴支座套5上。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点是体积小。依需要,只要经过简单的变换即可调节选用刮角。调节的全过程方便、简单。附图说明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接线示意图。图4是偏心的角度转换块17。图5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外观示意图。图6是图5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电机与涡轮涡杆减速机构相连,其输出轴与连杆1相连,偏心的角度转换块17置于连杆1的一端,并经连接轴2和弹性挡圈3与曲柄连杆9的一端相连。曲柄连杆9的另一端经连接轴7和弹性挡圈8与摆杆6的一端相连。摆杆6的另一端与传动轴4的底部相连。传动轴4置于传动轴支座套5内。刮水器刮臂的一端与传动轴4相连。防护罩12、塑料垫圈13、密封垫14、防护圈15和紧固螺母16依次连于传动轴支座套5上。需调节刮角时,依次取下螺母16、防护圈15、密封垫14、塑料垫圈13和防护罩12。用尖嘴钳将弹性挡圈3和连杆1取下。将角度转换块17取出旋转180度后重新放入,并依次装好取下的各零件即可。可供车辆调节雨刮器刮刷角度用。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可调节刮角的双刮角刮水器,电机与涡轮涡杆减速机构相连,其特征在于,其输出轴与连杆(1)相连,偏心的角度转换块(17)置于连杆(1)的一端,并经连接轴(2)和弹性挡圈(3)与曲柄连杆(9)的一端相连,曲柄连杆(9)的另一端经连接轴(7)和弹性挡圈(8)与摆杆(6)的一端相连,摆杆(6)的另一端与传动轴(4)的底部相连,传动轴(4)置于传动轴支座套(5)内,刮水器刮臂的一端与传动轴(4)相连,防护罩(12)、塑料垫圈(13)、密封垫(14)、防护圈(15)和紧固螺母(16)依次连于传动轴支座套(5)上。专利摘要一种车用可调节刮角的双刮角刮水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刮水器刮角是唯一的不可调。其特征是电机与涡轮涡杆减速机构相连,其输出轴与连杆1相连,偏心的角度转换块17置于连杆1的一端,并经连接轴2和弹性挡圈3与曲柄连杆9的一端相连。曲柄连杆9的另一端经连接轴7和弹性挡圈8与摆杆6的一端相连。摆杆6的另一端与传动轴4的底部相连。传动轴4置于传动轴支座套5内。刮水器刮臂的一端与传动轴4相连。防护罩12、塑料垫圈13、密封垫14、防护圈15和紧固螺母16依次连于传动轴支座套5上。调节的全过程方便、简单。可供车辆调节雨刮器刮刷角度用。文档编号B60S1/06GK2752112SQ03249549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5日专利技术者王海 申请人:贵阳万江航空机电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万江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