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江分专利>正文

车辆侧窗雨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9456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提供一种车辆侧窗雨刷结构,主要是在车辆侧窗的固定座内面设有雨刷传动装置,在固定座上设有轴孔,所述的雨刷传动装置是设有传动马达,雨刷传动装置的一侧凸设有转轴,所述的转轴是穿伸在车辆侧窗固定座的轴孔,在转轴上设有连杆,所述的连杆上设有雨刷,雨刷的刷面是贴靠在车辆侧窗外侧的玻璃上,在车辆侧窗的固定座外侧面上固设有后视镜的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向一侧延伸设有延伸段;如此,凭借雨刷传动装置驱动雨刷刮除车辆侧窗外侧玻璃上的水液,以使侧窗玻璃保持明亮,且雨刷的外端并弯折贴靠在连接座的延伸段,使雨刷可收合在后视镜的连接座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车辆侧窗雨刷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车辆在驾驶时,驾驶者须经由左、右后视镜观看后方来车的动线,以供转弯、超车、变换车道、停车等行车状况,然每当下雨时,其车辆的侧窗玻璃上会受雨水淋洒在其上,使侧窗玻璃上沾满水滴,而使之模糊不清,驾驶者无法清楚透过侧窗玻璃观看后视镜反映的后方来车状况,使能见度大为降低,易影响行车安全,故雨天的交通事故大都是因为左右视线不佳而肇事,而一般车辆设有侧窗雨刷的,在雨刷不使用时,其雨刷并无被遮蔽的设计,较不美观,且雨刷长期贴触在车辆侧窗上易产生胶合,又雨刷经太阳高温照射下易产生软化,易使雨刷的油质易因软化而渗入玻璃的毛细孔中,使玻璃产生模糊;缘此,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现有雨天驾驶车辆存在有如上述的缺失,乃潜心研究、改良,遂得以首创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清除车辆侧窗上的水滴,以供清楚观看后视镜,并可将雨刷收合在后视镜连接座内的车辆侧窗雨刷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侧窗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车辆侧窗的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轴孔;雨刷传动装置,是设在车辆侧窗的固定座内侧面,所述的雨刷传动装置设有转轴从所述的轴孔中凸伸出固定座的外侧面;连杆,是设在所述的转轴上,并位于车辆侧窗固定座的外侧面;雨刷,是设在连杆上,所述的雨刷的刷面是贴靠在车辆侧窗的玻璃上;后视镜连接座,是设在固定座的外侧面,所述的后视镜连接座的一侧设有延伸段,后视镜连接座的内面设有挡缘形成有凹室。所述的雨刷传动装置是设有壳体与盖体相对盖合,在壳体与盖体上相对设有轴孔,在盖体上设有传动马达,传动马达的转轴上设有传动蜗杆,所述的传动蜗杆是伸入在壳体内,所述的传动蜗杆是与壳体内的变速齿轮组相啮合,所述的变数齿轮组是设有二支轴交叉设置,在一支轴上设有一传动蜗轮与一从动蜗杆,其传动蜗轮是与传动马达的传动蜗杆相啮合,而另一支轴上设有一从动蜗轮与一传动齿轮,所述的从动蜗轮是与从动蜗杆相啮合,而转轴是穿设在壳体与盖体的轴孔中,所述的转轴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是与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从动齿轮上设有凹室,在凹室的内面设有嵌槽,而转轴上设有凸体,在凸体的外壁面凸设有嵌体,在转轴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的转轴上设有挡块,所述的挡块上设有凸体,而盖体的外壁面上设有挡块。所述的雨刷是软性体,且所述的雨刷内设有弹性片。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凭借雨刷传动装置驱动雨刷刮除车辆侧窗外侧玻璃上的水液,以使侧窗玻璃保持明亮,且雨刷的外端并弯折贴靠在连接座的延伸段,使雨刷可收合在后视镜的连接座内。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所示是为本专利技术雨刷传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所示是为本专利技术雨刷传动装置的平面放大示意图;图4所示是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5所示是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剖面示意图;图6所示是为本专利技术雨刷作动的动作示意图(一);图7所示是为本专利技术雨刷作动的动作示意图(二);图8所示是为本专利技术雨刷作动的动作示意图(三);图9所示是为本专利技术雨刷与镜面形成间隙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辆侧窗;10-固定座;11-轴孔;12-玻璃;13-固接组件;2-雨刷传动装置;20-壳体;200-容室;201-轴孔;202-定位孔;203-定位片;21-盖体;211-轴孔;212-定位孔;213-挡块;214-马达承座;215-穿孔;22-传动马达;220-转轴;221-传动蜗杆;23-变速齿轮组;230-支轴;231-支轴;232-传动蜗轮;233-从动蜗杆;234-从动蜗轮;235-传动齿轮;24-转轴;240-凸体;241-嵌体;242-环槽;243-卡槽;25-弹性件;26-从动齿轮;260-凹室;261-嵌槽;27-挡块;270-嵌体;271-凸体;3-连杆;30-轴孔;31-固定件;4-雨刷;40-弹性片;41-刷面;5-后视镜;50-连接座;51-延伸段;52-挡缘;53-凹室;6-间隙。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为达上述的使用目的与功效,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兹举出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所示,详述如下首先,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在车辆侧窗1前端的固定座10上设有一轴孔11,在所述的固定座10的内面凭借固接组件13将一雨刷传动装置2固定在固定座10上,所述的雨刷传动装置2主要是设有一壳体20与一盖体21相对盖合(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壳体20内设有容室200,在壳体20与盖体21上相对设有一轴孔201、211,在壳体20的容室200与盖体21的内面相对设有定位孔202、212,在壳体20内设有定位片203,在盖体31的外壁面上凸设有一挡块213,在盖体21外设有一马达承座214,所述的马达承座214内设有一穿孔215,一传动马达22是组设在盖体21的马达承座214上,所述的传动马达22的转轴220上是设有一传动蜗杆221,所述的传动蜗杆221是穿设在马达承座214内的穿孔215内,并位于壳体20的容室200内,一变速齿轮组23是设在壳体20的容室200内,所述的变数齿轮组23是设有二支轴230、231交叉设置,在一支轴230上设有一传动蜗轮232与一从动蜗杆233,其传动蜗轮232是与传动马达22的传动蜗杆221相啮合,而另一支轴231上设有一从动蜗轮234与一传动齿轮235,所述的从动蜗轮234是与从动蜗杆233相啮合,其支轴230是定位于壳体20内的定位片203上,而另一支轴231的二端是设在壳体20与盖体21的定位孔202、212内,一转轴24是穿设在壳体20与盖体21的轴孔201、211内,所述的转轴24上设有一凸体240,在凸体240的外壁面凸设有数个嵌体241,在转轴24的一端设有一环槽242,另一端设有一卡槽243,在转轴24上套设有一弹性件25,所述的弹性件25的一端是抵持在壳体20的容室200内面,另一端是抵持在转轴24的凸体240侧面,一从动齿轮26是设在所述的转轴24上,所述的从动齿轮26的内面设有一凹室260,供转轴24的凸体240设入,在凹室260的内壁面设有数个嵌槽261,供转轴24的嵌体241嵌设,一挡块27是设在转轴24的另一端,所述的挡块27内设有一嵌体270卡设在转轴24的卡槽243内定位,所述的挡块27上设有一凸体271,供挡持在盖体21外壁面的挡块213上,转轴24是穿设在固定座10的轴孔11中,在转轴24上设有一连杆3,所述的连杆3上设有一轴孔30,所述的连杆3是位于车辆侧窗1前端固定座10的外侧壁上,并以一固定件31将连杆3固定在转轴24上,所述的连杆3上设有一雨刷4,所述的雨刷4是为软性体,在雨刷4内部设有弹性片40,供将雨刷4弹性撑持,雨刷4的刷面41是贴靠在车辆侧窗1的玻璃12上,另将后视镜5的连接座50固设在车辆侧窗1固定座10的外侧壁上,所述的连接座50向一侧延伸设有延伸段51,在连接座50的内面设有一挡缘52形成有一凹室53,供雨刷4收合时设入,如此,即为一车辆侧窗雨刷结构。使用时,请参阅图4~图8所示,当下雨天车辆侧窗1的玻璃12沾上水滴时,仅须启动雨刷传动装置2的传动马达22运转以使传动蜗杆221转动,传动蜗杆221则带动与的啮合的传动蜗轮232转动,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侧窗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车辆侧窗的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轴孔;雨刷传动装置,是设在车辆侧窗的固定座内侧面,所述的雨刷传动装置设有转轴从所述的轴孔中凸伸出固定座的外侧面;连杆,是设在所述的转轴上, 并位于车辆侧窗固定座的外侧面;雨刷,是设在连杆上,所述的雨刷的刷面是贴靠在车辆侧窗的玻璃上;后视镜连接座,是设在固定座的外侧面,所述的后视镜连接座的一侧设有延伸段,后视镜连接座的内面设有挡缘形成有凹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江分
申请(专利权)人:林江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