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摩托车修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033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摩托车修理架,它含有后轮(1)、拉杆(2)、保险杆(3)、踏脚(4)、放油阀杆(5)、油泵(6)、起升架(7)、机架(8)、前轮(9),其特征是:它还含有万向节(12)、手柄(10)、套筒(11),其中套筒(11)固定在机架(8)上且万向节(12)活套其内,万向节(12)的一端同手柄(10)以可拆卸的嵌合连接、另端同油泵上的放油阀杆(5)固为一体。(*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架,它可用于将摩托车提升到方便修理的高度,并在修理完毕后使其复位。
技术介绍
现有的摩托车修理架可从图6中看到,它含有后轮1、拉杆2、保险杆3、踏脚4、手轮5、放油阀杆5、油泵6、起升架7、机架8、前轮9。它的缺点是1)手轮位于油泵底部,其中心离地高度不足9cm、放油阀中心与地面的夹角约向下倾斜15°,故人们在操作时必须下蹲,使用很不方便;2)其手轮周围的空隙很小,人们只能以单手进行旋动操作,旋动力的大小很难把握,致使起升架的下降速度难以控制,尤其当起升架载有摩托车,如其下降速度得不到控制,就有可能引发不安全的事故;因此,现有摩托车修理架在结构上还存有使用不太安全的事故隐患;3)它的两个保险杆分列于机架的两侧,且两者之间无任何联系,因此在工作结束时,不仅要用双手同时按下保险杆、使它们脱开保险状态,并且还需同时操纵油泵上的手轮;故操作比较紧张,也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摩托车修理架,以使它具有操作方便、结构合理,且能确保其工作安全可靠等特点。新型摩托车修理架,它含有后轮、拉杆、保险杆、踏脚、放油阀杆、油泵、起升架、机架、前轮,其特点是它还含有万向节、手柄、套筒,其中套筒固定在机架上且万向节活套其内,万向节的一端同手柄以可拆卸的嵌合连接、另一端同油泵上的放油阀杆固为一体。在操作时,先使手柄的底端同万向节以嵌合连成一体,然后用双手操纵油泵的放油阀杆,即可准确地控制油泵的回油量,实现起升架的平稳下降;整个操作过程还因手柄倾斜向上、有适当的高度,而使操作者不用下蹲。上述的新型摩托车修理架,它还可含有一个能使两个保险杆连接成一体的连接轴。只要对两保险杆中的任一杆,或者对连接轴施力,均可实现两保险杆的联动,以方便操作。以上所述的新型摩托车修理架,它的连接轴上还可安装一套控制装置,该装置包含有连杆、压簧、顶杆、拨叉,其中拨叉安装在连接轴上、连杆以销轴连接在机架上,顶杆和压簧安装在连接轴另端的内孔中,并通过该带压簧的顶杆使连杆同拨叉铰接。当载有摩托车的起升架上升时,拨叉处于图1、图4所示的位置,亦即控制装置处于不动作状态,左、右保险杆在自重的作用下落入机架的保险扣内,确保了却起升过程的安全;在摩托车修理完毕、需要起升架下降时,则可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拨叉、带动连杆转动,当连杆转过死点后,则可通过连杆内的带压簧的顶杆自动推动拨叉,使连接轴上的两保险杆作逆时针转动,以脱开保险状态,并且因压簧的作用而使两保险杆在该下降过程中始终维持该一状态。当起升架降至所需的高度时,只要将拨叉沿顺时针方向拨转、使其复位即可,这时保险杆自动地扣在机架上的保险扣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它的结构简单合理,因此操作方便、无须操作者下蹲;2)操作安全可靠、无任何事故隐患;3)在两保险杆上安装了连接轴,且在连接轴上安装了控制装置之后,可使操作简便、有序不乱、不出差错。附图说明图1和图2分别是本技术摩托车修理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3是图1中的节点I的放大图;图4和图5是图1中连接轴上的控制装置在两种不同状态下的结构放大图;其中图4是起升架在上升时的控制装置状态,图5是起升架下降时的控制装置状态;图6是现有的摩托车修理架的主视图。对各幅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1-后轮;2-拉杆;3-保险杆;4-踏脚;5-放油阀杆;5’-手轮;6-油泵;7-起升架;8-机架;9-前轮;10-手柄;11-套筒;12-万向节;12’-方凸柱;13-连杆;14-压簧;15-顶杆;16-连接轴;17-拨叉;18-保险扣;销-19。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新型摩托车修理架的结构可从图1、图2和图3中看到,它含有后轮1、拉杆2、保险杆3、踏脚4、放油阀杆5、油泵6、起升架7、机架8、前轮9,以及万向节12、手柄10、套筒11。其中套筒11固定在机架8上,并且在操作时,先使手柄10同万向节12一端带有的方凸柱12’嵌合连接,万向节的另端同油泵上的放油阀杆5以销19连为一体。套筒11焊接在机架上,且与地面的倾角大于α(图3中α=30°),以使手柄上翘、人们无须为操作而下蹲,并且还因操作空间宽敞而可用双手进行操作、较准确控制油泵的下降,从而实现了起升架的平稳下降、保证了工作安全可靠。在不操作时可将手柄从万向节上抽出,如图2所示。实施例2.它仍可从图1、图2中看到,它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它还含有一个能使两个保险杆3连接成一体的连接轴16。只要对连接轴16或两保险杆3中的任一个进行施力,均可实现两保险杆的联动,使该项操作只需单手进行,以便腾出另一只手去操纵手柄。实施例3.它可从图1、图2、图4和图5中看到,它同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不同的是它的连接轴14上还安装一套控制装置,该装置包含有连杆13、压簧14、顶杆15、拨叉17,其中连杆13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在机架8上、另端通过在其内孔中安装的带压簧14的顶杆15同拨叉17以销轴铰接,拨叉安装在连接轴16上。当装载了摩托车的起升架上升时,拨叉处于图1、图4中的位置,控制装置不动作,左、右保险杆在自重的作用下落入机架的保险扣内,确保起升过程的安全;当摩托车修理完毕、起升架下降,则要沿逆时针方向拨转拨叉17,使之带动连杆13;当连杆转过死点(亦即连杆中心线绕过连接轴的中心),连杆内的压簧14可顶推顶杆15,继而推动了拨叉17、保险杆3,使两保险杆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脱开保险状态,即图5所示的状态,并且在起升架下降的过程中,因压簧的持续作用而使保险杆始终维持该状态。当升降架降至所需位置时,只需将拨叉沿顺时针方向拨转复位,保险杆又可自动扣入机架上的保险扣18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摩托车修理架,它含有后轮(1)、拉杆(2)、保险杆(3)、踏脚(4)、放油阀杆(5)、油泵(6)、起升架(7)、机架(8)、前轮(9),其特征是它还含有万向节(12)、手柄(10)、套筒(11),其中套筒(11)固定在机架(8)上且万向节(12)活套其内,万向节(12)的一端同手柄(10)以可拆卸的嵌合连接、另端同油泵上的放油阀杆(5)固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摩托车修理架,其特征是它还含有一个能使两个保险杆(3)连接成一体的连接轴(1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摩托车修理架,其特征是所说的连接轴(16)上还安装一套控制装置,该装置包含有连杆(13)、压簧(14)、顶杆(15)、拨叉(17),其中拨叉(17)安装在连接轴(16)上、连杆(13)以销轴连接在机架(8)上,顶杆(15)和压簧(14)安装在连接轴另端的内孔中,并通过该带压簧的顶杆使连杆同拨叉铰接。专利摘要新型摩托车修理架。它是一种升降架,可用于将摩托车提升到方便修理的高度,并在修理完毕后使其复位。它含有后轮、拉杆、保险杆、踏脚、放油阀杆、油泵、起升架、机架、前轮,其特征是:它还含有万向节、手柄、套筒,其中套筒固定在机架上且万向节活套其内,万向节的一端同手柄以可拆卸的嵌合连接、另端同油泵上的放油阀杆固为一体。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摩托车修理架操作时需下蹲、按下保险杆要占用双手故不便同时控制油泵的油量,以及它只允许单手操纵放油阀杆,致使起升架的下降速度不易控制,因而工作不安全、有事故隐患等问题。文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盛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盈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