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存勋专利>正文

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0316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3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该体系包括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以及四撑柱,四种撑柱均包括竖直设置的柱管,以及至少在柱管的两个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的多条H型钢;每条H型钢的翼缘均水平设置,一端均与柱管焊接,另一端均设有水平连接法兰;同一侧中每相邻的两条H型钢之间均焊接连接有腹板组件,腹板组件的一侧边缘还与柱管焊接,腹板组件的另一侧边缘呈凹状的拱形;腹板组件呈内凹状的拱形的一侧边缘焊接有拱形翼缘板。整个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压、抗剪能力,板型件的重量轻,削减了支撑单元的自重,易于吊装和运输,节约成本;由模板式构成,构建速度快,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强度高,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提供一种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建筑多使用承重柱与承重墙用于楼层之间的连接并起到承重作用,主要类型包括箍筋约束混凝土柱、钢纤维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钢骨混凝土柱、分体柱和高强混凝土柱。上述产品使用大量混凝土与钢结构,成本高,构建效率低,且施工中需大量时间等待混凝土凝固,并且这些产品无法进行回收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房屋建设(钢筋混凝土相结合)技术的提升,到传统房屋钢结构框架式,再到近年来新兴的钢结构模板式,用于支撑建筑的钢结构发展稳步提升与前进,钢结构模板式这一些新兴的开发与研制逐渐兴起,现在虽然也有一些钢结构模板式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或建筑零部件出现,但是在设计,生产,运输,安装等环节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设计阶段的反复试制,出图,耗时耗力,生产阶段的施工缓慢,运输过程中道路的选择,安装过程,指挥人员的配备,安装人员的技术要求高,模板数量多,吊装慢,组装要求精度不高,模板构件抗弯,抗压,抗剪,性能不强,房屋结构整体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房屋的整体稳定性高,具有较强的抗弯、抗压,抗剪性能,并且能够以模板的形式快速拼装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 ( 二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由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和/或四撑柱构成,所述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以及四撑柱均包括柱管和H型钢;所述H型钢的一端与所述柱管焊接,所述H型钢的另一端设有水平连接法兰; 所述角撑柱为在柱管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 所述双撑柱为在柱管的两个相对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 所述三撑柱为在柱管的两个相对侧向及与两个相对侧向相垂直的一个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 所述四撑柱为在所述柱管的四个依次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 位于同一侧向上的每相邻的两条所述H型钢之间均焊接连接有腹板组件; 所述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和四撑柱彼此之间通过所述水平连接法兰连接。 优选的,所述腹板组件的一侧边缘还与所述柱管焊接,所述腹板组件的另一侧边缘呈凹状的弧形; 所述腹板组件呈内凹状的弧形的一侧边缘焊接有拱形翼缘板。 优选的,在所述柱管与所述H型钢的夹角之间均设有用于托放楼板的牛腿,所述牛腿的台面设有用于穿设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牛腿的台面与所述H型钢的下翼缘的下表面靠拢,并且所述H型钢的下翼缘较上翼缘宽。 优选的,所述牛腿通过牛腿固定板与所述柱管连接;所述牛腿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柱管的表面贴合并焊接,所述牛腿固定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牛腿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柱管的顶端设有上法兰,所述柱管的底端设有下法兰;位于顶部的所述H型钢的上翼缘和位于底部的所述H型钢的下翼缘均设有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柱管的底端设有导向头。 优选的,在所述角撑柱、三撑柱和四撑柱的每两条相互垂直的H型钢的夹角内侧,并位于靠近所述柱管的一端设有楼板固定板,所述楼板固定板上设有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还包括楼板,所述楼板包括钢筋混凝土板和连接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一侧的钢梁架;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包括楼板钢筋网和包覆在所述楼板钢筋网外的混凝土包覆层; 所述钢梁架包括围成矩形的四条端梁,以及连接在四条所述端梁所围成的矩形的内部的多条钢梁; 所述端梁的两长侧边均设有弯折结构,所述端梁通过其一侧的弯折结构与所述楼板钢筋网焊接;所述端梁通过其另一侧的弯折结构与所述牛腿的台面连接; 所述钢梁的两长侧边均设有弯折结构,所述钢梁通过其一侧的弯折结构与所述楼板钢筋网焊接。 优选的,在所述H型钢朝向所述楼板的一侧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焊接有钢筋网,在钢筋网与楼板钢筋网之间焊接有钢筋,并在楼板与H型钢之间的钢筋网处浇筑有混凝土。 (三)有益效果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包括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以及四撑柱,所述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以及四撑柱均包括竖直设置的柱管,以及至少在所柱管的两个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的多条H型钢;每条所述H型钢的翼缘均水平设置,每条所述H型钢的一端均与所述柱管焊接,每条所述H型钢的另一端均设有水平连接法兰;位于同一侧的每相邻的两条所述H型钢之间均焊接连接有腹板组件,所述腹板组件的一侧边缘还与所述柱管焊接,所述腹板组件的另一侧边缘呈凹状的拱形;所述腹板组件呈内凹状的拱形的一侧边缘焊接有拱形翼缘板。腹板组件呈拱形的一侧能够均匀地分担轴向拉力和压力;拱形翼缘板与腹板组件的拱形边缘焊接连接,能够对腹板组件起到防卷边的作用,提高了腹板组件的抗拉/压稳定性,翼缘板又能使H型钢在相对于柱管的轴向和周向方向上都得到强力的固定,提高了防扭转;这样,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的整体就具有了良好的抗拉、抗压、抗剪能力,并且,板型件的重量轻,极大削减了支撑单元的自重,易于吊装和运输,还能够节约成本;整个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由多样化、模板式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构成,整个体系构建速度快,且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强度高,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角撑柱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楼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楼板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楼板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柱管;2、H型钢;21、钢筋网;22、楼板固定板;3、水平连接法兰;4、腹板组件; 5、翼缘板;6、牛腿;7、牛腿固定板;8、顶端法兰;9、底端法兰;10、楼板;101、楼板钢筋网;102、混凝土包覆层;103、端梁;104、支撑梁;105、加强板;106、敲落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及其建筑支撑单元,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建筑支撑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柱管1,以及至少在所柱管I的两个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的多条H型钢2,多条所述H型钢2分别连接在柱管I的不同高度处,上下相邻的两组H型钢2相距一个楼层高度的距离,楼层高度可以是相同也可以是不同,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位于柱管I上同一高度处的H型钢2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由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和/或四撑柱构成,所述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以及四撑柱均包括柱管(1)和H型钢(2);所述H型钢(2)的一端与所述柱管(1)焊接,所述H型钢的另一端设有水平连接法兰(3);所述角撑柱为在柱管(1)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2);所述双撑柱为在柱管(1)的两个相对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2);所述三撑柱为在柱管(1)的两个相对侧向及与两个相对侧向相垂直的一个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2);所述四撑柱为在所述柱管(1)的四个依次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2);位于同一侧向上的每相邻的两条所述H型钢(2)之间均焊接连接有腹板组件(4);所述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和四撑柱彼此之间通过所述水平连接法兰(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由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和/或四撑柱构成,所述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以及四撑柱均包括柱管(I)和H型钢(2);所述H型钢(2)的一端与所述柱管(I)焊接,所述H型钢的另一端设有水平连接法兰(3); 所述角撑柱为在柱管(I)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2); 所述双撑柱为在柱管(I)的两个相对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2); 所述三撑柱为在柱管(I)的两个相对侧向及与两个相对侧向相垂直的一个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2); 所述四撑柱为在所述柱管(I)的四个依次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⑵; 位于同一侧向上的每相邻的两条所述H型钢⑵之间均焊接连接有腹板组件⑷; 所述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和四撑柱彼此之间通过所述水平连接法兰(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组件(4)的一侧边缘还与所述柱管(I)焊接,所述腹板组件(4)的另一侧边缘呈凹状的弧形; 所述腹板组件(4)呈内凹状的弧形的一侧边缘焊接有拱形翼缘板(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柱管(I)上,并位于每两条所述H型钢(2)的夹角之间均设有用于托放楼板(10)的牛腿¢),所述牛腿(6)的台面与侧面均设有用于穿设螺栓的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6)的台面与所述H型钢(2)的下翼缘的下表面靠拢,并且所述H型钢(2)的下翼缘较上翼缘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6)通过牛腿固定板(7)与所述柱管(I)连接;所述牛腿固定板(7)的一侧与所述柱管(I)的表面贴合并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存勋
申请(专利权)人:潘存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