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0210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3 18:24
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其包括电感L1、电容C3、电感L3和至少一电容C4;一射频功率放大器U1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电感L1、电容C3和电感L3接地;每一电容C4与电容C3相并联连接。上述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谐波抑制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
技术介绍
射频功率放大器是各种无线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射机的前级电路中,调制振荡电路所产生的射频信号功率很小,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放大——缓冲级、中间放大级、末级功率放大级,获得足够的射频功率以后,才能馈送到天线上辐射出去。为了获得足够大的射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不仅关注输出功率、功率附加效率;还关注其线性特性,输出中的谐波分量应该尽可能地小,以避免对其他频道产生干扰。谐波抑制是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功放的线性性能。在现代的无线通信系统如GSM、CDMA等系统中,AB类功率放大器由于功率附加效率比A类功率放大器高且线性度又能满足这些系统的要求,从而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非线性失真的影响,AB类功率放大器的谐波失真变得更加严重,通常需要在功放输出后加一带通滤波器以抑制谐波,这就使系统体积和成本增加。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飞速发展,芯片模块中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谐波抑制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谐波抑制是当今射频功放集成电路设计中最令工程师头痛的问题之一。功放的输出匹配电路对功放的谐波失真有重要的影响,采用低通或带通特性的输出匹配电路可以降低功放的谐波失真。射频功放的输出匹配电路通常在基板上实现。但是常规的LC低通滤波器匹配结构(如图1所示),匹配电容直接到地,不能形成对特定谐波频率的“陷讲”(Trap),从而达不到抑制特定高次谐波的要求。通常的做法是在接地电容COl上串一个电感L04(如图2所示),在特定阶次谐波频率上形成LC串联谐振(谐振时,到地阻抗最小)。然而,电容值的选择要满足功率匹配的要求。对于电容值选的比较大的情况下,由于电容的自谐振频率随着容值增大而减小,而当工作频率超过自谐振频率后,电容呈现感性而非容性,此时LC谐振电路不能满足串联谐振条件,因此不能对特定高次谐波形成Trap,滤波性能变差;特别是当电容值选择很大时,自谐振频率可能降到二次或三次谐波频率附近,此时该匹配结构的二、三次谐波抑制性能也会急剧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于提供一种可提尚尚次谐波抑制性能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其包括电感L1、电容C3、电感L3和至少一电容C4 ;一射频功率放大器Ul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电感L1、电容C3和电感L3接地;每一电容C4与电容C3相并联连接。优选地,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还包括至少一电感L4,每一电感L4与电感L3相并联连接。优选地,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还包括电感L6、电容C11、至少一电容C12、电感L8、至少一电感L9和隔直电容C14 ;一射频功率放大器U2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电感L6、电容Cll和电感L8接地;每一电容C12与电容Cl I相并联连接;每一电感L9与电感L8相并联连接;电感LI和电容C3之间的节点连接隔直电容C14的一端,隔直电容C14的另一端作为输出匹配电路的输出端;电感L6和电容Cll之间的节点连接隔直电容C14的一端。优选地,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还包括电感L6、电感L4、电容C11、至少一电容C12、电感L8和隔直电容C14 ;一射频功率放大器U2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电感L6、电容Cll和电感L8接地;每一电容C12与电容Cll相并联连接;电感LI和电容C3之间的节点连接隔直电容C14的一端,隔直电容C14的另一端作为输出匹配电路的输出端;电感L6和电容Cll之间的节点连接隔直电容C14的一端;电感L4的一端连接电容C3和电感L3之间的节点,电感L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l I和电感L8之间的节点。优选地,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还包括电感L2、电容C5、电容C6、电感L5、电感L15、电感L10、电容C7、电容C8和电感L7 ;电感L2连接于电感LI和电容C14之间,电感L7连接与电感L6和电容C14之间;电感L2和电容C14之间的节点依次通过电容C5和电感L5接地,还依次通过电容C6、电感L15和电容C8连接电感L7和电容C14之间。电感L7和电容C14之间的节点还依次通过电容C7和电感LlO接地。优选地,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还包括电容C22、电容C21、电感L13和电感L14 ;射频功率放大器Ul的输出端还依次通过电容C22和电感L13接地。射频功率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还依次通过电容C21和电感L14接地。优选地,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还包括电感LI 1、电容C33、电容C34、电感L12、电容C29和电容C38 ;射频功率放大器Ul的输出端还依次通过电感Lll和电容C34接地,电容C33与电容C34相并联连接;电感LI I和电容C34之间的节点连接一直流电源VCC。射频功率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还依次通过电感L12和电容C29接地,电容C38与电容C29相并联连接。上述技术的谐波抑制效果佳。【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现有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网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的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图6为本技术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的第四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图7为本技术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的第五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请参见图3,本技术涉及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其第一较佳实施方式包括电感L1、电容C3、电感L3和至少一电容C4。一射频功率放大器Ul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电感L1、电容C3和电感L3接地。每一电容C4与电容C3相并联连接。如此,通过并联方式,降低单个电容C3和C4的电容值,提高电容的自谐振频率,远离要抑制的高阶次谐波频点,以达到满足抑制高次谐波的需求。参见图4,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还包括至少一电感L4,每一电感L4与电感L3相并联连接,从而电感Q值可以进一步提高,可使得谐波抑制效果更佳。参见图5,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的第三较佳实施方式在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电感L6、电容C11、至少一电容C12、电感L8、至少一电感L9和隔直电容C14。一射频功率放大器U2的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感L1、电容C3、电感L3和至少一电容C4;一射频功率放大器U1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电感L1、电容C3和电感L3接地;每一电容C4与电容C3相并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建戴大杰岳并蒂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润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