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气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01916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3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气冷却器,包括芯体,芯体上设置有安装卡口,其整体呈半圆形结构,芯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及出气口,芯体内设置有与进水口、出水口相连的内通道,且芯体内设置有与进气口、出气口相连的外通道,内通道与外通道相接触,外通道上设置有外翅片,外翅片为波纹翅片,内通道上设置有内翅片,内翅片为锯齿翅片,内通道由第一上换热管及第一下换热管构成,第一上换热管、第一下换热管相连通,外通道由第二上换热管及第二下换热管构成,第二上换热管、第二下换热管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冷却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气冷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器,尤其涉及一种水气冷却器。
技术介绍
冷却器是换热设备的一类,用以冷却流体,其通常用水或空气为冷却剂以除去热量,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市场上的电机都需要安装冷却器进行换热,电机冷却器是电机的主要换热部件,是维持电机运行的重要产品,直接影响电机的温升、出力和寿命。然而,现有市场上电机采用的冷却器,其结构复杂,要达到一定的冷却效率,其体积也较为庞大,占用了较大的空间,且安装繁琐,由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气冷却器,以解决现有市场上电机采用的冷却器安装繁琐,难以做到冷却效率高,体积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气冷却器,包括芯体,所述芯体上设置有安装卡口,其整体呈半圆形结构,芯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上下布置于芯体的同一侧,所述出气口、进气口上下布置于芯体的同一侧,芯体内设置有与进水口、出水口相连的内通道,且芯体内设置有与进气口、出气口相连的外通道,所述内通道与外通道相接触,所述外通道上设置有外翅片,所述外翅片为波纹翅片,所述内通道上设置有内翅片,所述内翅片为锯齿翅片,所述内通道由设置在芯体上部的第一上换热管及设置在芯体下部的第一下换热管构成,所述第一上换热管、第一下换热管相连通,且第一上换热管、第一下换热管均为与芯体相配合的圆弧形结构,所述外通道由设置在芯体上部的第二上换热管及设置在芯体下部的第二下换热管构成,所述第二上换热管、第二下换热管相连通,且第二上换热管、第二下换热管均为与芯体相配合的圆弧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芯体的底部设置有便于安装的安装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块上开有螺纹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安装块为3个,呈三角形结构分布于芯体的底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水口设置于芯体的上部,所述出水口设置于芯体的下部,所述进气口设置于芯体的下部,所述出气口设置于芯体的上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水气冷却器的内通道、外通道均为双流程,且内通道设置锯齿翅片,外通道设置波纹翅片,换热效率高,进而提高冷却效率,且本专利技术进水口布置于上部,进气口布置于下部,实现对流,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冷却效率,此外,芯体采用半圆形结构,可通过安装卡口直接固定在电机上,安装方便、简单,体积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气冷却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气冷却器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气冷却器的仰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内通道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外通道截面示意图。图中:1、芯体;2、出气口;3、进气口;4、进水口;5、出水口;6、安装块;7、安装卡口;8、内翅片;9、外翅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水气冷却器,包括芯体1,芯体1的底部设置有便于安装的安装块6,所述的安装块6为3个,呈三角形结构分布于芯体1的底部,且安装块6上开有螺纹孔,所述芯体1上设置有安装卡口7,其整体呈半圆形结构,芯体1上设置有进水口4、出水口5、进气口3及出气口2,所述进水口4、出水口5上下布置于芯体1的同一侧,所述出气口2、进气口3上下布置于芯体1的同一侧,所述进水口4设置于芯体1的上部,所述出水口5设置于芯体1的下部,所述进气口3设置于芯体1下部,所述出气口2设置于芯体1的上部,芯体1内设置有与进水口4、出水口5相连的内通道,且芯体1内设置有与进气口3、出气口2相连的外通道,所述内通道与外通道相接触,所述外通道上设置有外翅片9,所述外翅片9为波纹翅片,所述内通道上设置有内翅片8,所述内翅片8为锯齿翅片,所述内通道由设置在芯体1上部的第一上换热管及设置在芯体1下部的第一下换热管构成,所述第一上换热管、第一下换热管相连通,且第一上换热管、第一下换热管均为与芯体1相配合的圆弧形结构,所述外通道由设置在芯体1上部的第二上换热管及设置在芯体1下部的第二下换热管构成,所述第二上换热管、第二下换热管相连通,且第二上换热管、第二下换热管均为与芯体1相配合的圆弧形结构。本专利技术芯体1采用半圆形结构,体积小,可直接通过安装卡口7卡于电机上,安装方便、简单,并可通过安装块6实现固定,且芯体1的内通道、外通道采用双流程及对流的方式进行换热,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进而提高了整体的冷却效率,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气冷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所述芯体上设置有安装卡口,其整体呈半圆形结构,芯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上下布置于芯体的同一侧,所述出气口、进气口上下布置于芯体的同一侧,芯体内设置有与进水口、出水口相连的内通道,且芯体内设置有与进气口、出气口相连的外通道,所述内通道与外通道相接触,所述外通道上设置有外翅片,所述外翅片为波纹翅片,所述内通道上设置有内翅片,所述内翅片为锯齿翅片,所述内通道由设置在芯体上部的第一上换热管及设置在芯体下部的第一下换热管构成,所述第一上换热管、第一下换热管相连通,且第一上换热管、第一下换热管均为与芯体相配合的圆弧形结构,所述外通道由设置在芯体上部的第二上换热管及设置在芯体下部的第二下换热管构成,所述第二上换热管、第二下换热管相连通,且第二上换热管、第二下换热管均为与芯体相配合的圆弧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所述芯体上设置有安装卡口,其整体呈半圆形结构,芯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上下布置于芯体的同一侧,所述出气口、进气口上下布置于芯体的同一侧,芯体内设置有与进水口、出水口相连的内通道,且芯体内设置有与进气口、出气口相连的外通道,所述内通道与外通道相接触,所述外通道上设置有外翅片,所述外翅片为波纹翅片,所述内通道上设置有内翅片,所述内翅片为锯齿翅片,所述内通道由设置在芯体上部的第一上换热管及设置在芯体下部的第一下换热管构成,所述第一上换热管、第一下换热管相连通,且第一上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丽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佳龙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